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3

关于韵书的起源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0 0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韵书的起源

    诗的用韵,在原理上,应该是诗人以自己的语音为韵的,并不需要什么韵书来翻字押韵。从诗经到秦汉莫不如此。历史发展到汉魏时期,佛经传入中国,汉人从对佛经的翻译中,创造了反切原理以汉字进行注音,即用甲乙两个汉字读音反切出要注的第三个汉字的读音。有人把所有的汉字都用反切的方式注音归纳成一本书,这就是最初的韵书。最初的韵书功能主要是一本字典,但同时也可供写诗押韵之用。那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是怎样编辑韵书的呢?
    用切韵方法注音,这个人自己首先是必需知道每个汉字的原始读音的,就如现在要对汉字注音必须首先知道注音字母的读音一样。编书者自己的认字是以自己的语音为基准的,然后再扩大到他所能及的地区语音。中国之大,方言之多,各人用反切方法编成的韵书相对每个汉字的注音有可能并不一样。这可以从南北朝时代南北人对永明体诗的用韵有所不一样来证明。谢眺和沈约的用韵就有所不同(谢眺元韵可同寒韵押)。
    到了隋朝,国家从分裂归于统一,就有八个北人音韵学家认为须重编一本全国统一的韵书,那就是陆法言的《切韵》。
    陆法言编《切韵》,和历代编韵书者有所不同:他并非熟悉各地方言的发音,他只会洛阳地区的语言。陆法言祖上为鲜卑人,五湖乱华时流落到洛阳。陆法言是根据南北朝时代流传下来的韵书知道各地语音有所不同的,他采取有异则分的方式,例如“元、魂、痕”三字,在江东韵中为一部,而在河北韵中则为三部,陆法言即列为三部。本来,流传下来的各地韵书分韵并不是很多,大约也就一百部多一点,陆法言将这些韵书一综合,就成了一百九十三部之多。他这样一综合,江东人也接受,河北人也接受,各取所需。从此以后,汉字字音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就成了只是字面上的,和自己的口音发生了分离。人们写诗就只求字面上的准确,不求和自己语音一致了。例如开、回押韵,李白的口音也许是押韵的,杜甫的口音也许是不押韵的,但只要以书为准就是正确的。又例如某个字音,李白口音是上声,杜甫口音是去声,他俩写诗也都只得以韵书为准了。可以说,从唐朝以后,诗人的平仄声调字,押韵相协字,都不同程度地离开了自己的实际语音,去机械地依韵书的书面语音了。也正因为这样,即写诗主要地是依书面语音,这格律才可以成为永久不变的标准,历朝历代人就都可以遵循这个不变的标准,近体诗才因此传承至今一千三百年不衰!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0
贡献
13735
金钱
18889
发表于 2018-7-10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候金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0 1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7-11 00:12 编辑

【陆法言编《切韵》,和历代编韵书者有所不同:他并非熟悉各地方言的发音,他只会洛阳地区的语言】?

陆法言是河北人士,难道只会【只会洛阳地区的语言】,不会家乡语言吗?

点评

陆法言,隋临漳人。其祖先为鲜卑人,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遂汉化为姓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1 0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07: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7-10 19:32
【陆法言编《切韵》,和历代编韵书者有所不同:他并非熟悉各地方言的发音,他只会洛阳地区的语言】?

陆法 ...

陆法言,隋临漳人。其祖先为鲜卑人,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遂汉化为姓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