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1

【转帖】《全唐诗》有关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6-13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6-13 20:13 编辑

·《全唐诗》有关资料汇总

《全唐诗》简介
1.
《全唐诗》是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全唐诗(全15册)》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该书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它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3.
玄烨为《全唐诗》所作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个数字是相当可靠的。
雨梦按《全唐诗》网上搜得资料各说不一。取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之说
唐朝及五代十国简介
1.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2.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 )与十国(891年~979年 )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唐诗收录年代范围
唐兴至五代末:618年—960年)历时342年
有关唐诗的一些资料转载                                                                   
       全唐诗共收录诗歌 50096首,全唐诗补编共收录诗歌7283首,包含句在内一共是57379首。其中五言为29105首,七言为21433首。两者共占唐代诗歌总数的88.1%。可见五言七言诗歌在唐代诗歌创作中占据主要地位。
       又,据全唐诗数据库:在五言诗歌29105首中,首句入韵的为4372首,占整个五言诗歌的15%。在七言诗歌21433首中,首句入韵的为16691首,占整个七言诗歌的78%。
       又,有关唐诗“借韵”资料:最早出现借韵的五言是盛唐王丘的《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最早出现借韵的七言是初唐郭震的《萤》。在整个唐代29105首五言诗中,首句借韵的为402首,约占1.4%;在整个唐代21433首七言诗中,首句借韵的为1278首,约占6%。在初盛唐,借韵不过是偶一为之,到中晚唐,五言七言首句借韵现象逐渐增多,分别占整个唐诗首句借韵情况的96%和99%;使这一现象成了一种风气。(见《唐诗声律研究》)
全唐诗中基本符合格律的绝句律诗含有约20万句。
其中,五言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的句式有22901句,三仄尾1923句,占8%左右。
其中,七言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有14203句,三仄尾148句,占1%左右。
其中,五言应该是仄仄仄平平”的句式有27567句,下三平256句,占1%左右。
其中,七言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有30823句,下三平87句,占0.2%左右。
雨梦按上面资料来自稻香居,而其它句式未提供。雨梦认为四种句式平均分配应各为50000句,但五言首句入韵的占15%七言诗首句入韵占78%。故仄收句少于50000句是不言而喻的。其它二种句式多少只好推测。
平平平仄仄22901+仄仄平平平仄仄14203=37104(稻香居)
仄仄仄平平27567+平平仄仄仄平平30823=58390(稻香居)
37104+58390=95494;
37104/95494=0.3885479;
58390/95494=0.611452
推算:
200000-95494=104506
平平仄仄平平仄=104506*0.3885479=40606
仄仄平平仄仄平=104506*0.611452=63900
三平调
[本文数据来源:稻香老农]
全唐诗中基本符合格律的绝句律诗含有约20万句。
其中,五言应该是“111--”的句式有27567句,下三平256句,占1%左右。
其中,七言应该是“--111--”的句式有30823句,下三平87句,占0.2%左右。
基本上可以看出,下三平算比较严重的毛病了。
雨梦按仄仄仄平平27567+平平仄仄仄平平30823=58390
[例略]
三仄尾
[本文数据来源:稻香老农]
全唐诗中基本符合格律的绝句律诗含有约20万句。
其中,五言应该是“---11”的句式有22901句,三仄尾1923句,占8%左右。
其中,七言应该是“11---11”的句式有14203句,三仄尾148句,占1%左右。
基本上可以看出,三仄尾在五言中不算很大的毛病,在七言中就算比较严重的毛病了。
[例略]
唐诗与平水韵
[本文数据来源:稻香老农]
网上普遍认为唐人用韵是《平水韵》,这似乎还要再探讨一下:
一东二冬不分的, 有几十首。
十一真八庚不分的,有十几首。
四支五微八齐不分的,在百首以上。
主要通押的韵部列举如下: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
一先十五删十四寒
四支五微八齐
十四盐十五咸
八庚九青
十二侵十三覃十三元
六鱼七虞十一尤
一东二冬
三肴四豪
十灰四支九佳
十四寒十五删
十一真十二文
十一真八庚
现大致摘出100首律诗:
[略]
唐诗词频
[本文数据来源:稻香老农]
全唐诗用词使用频率
统计方法:全唐诗约6万首,其中五言七言句约40万句,按如下方法拆成约135万个两字词,然后统计。
“举头望明月”拆成:举头/望明/明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拆成:日照/香炉/生紫/紫烟
这样的方法以照顾常用词为原则,但会多出:望明/生紫 两个词,但这样不连贯的词出现频率肯定很低,不会对前几百名的排位造成威胁。至于诗中非2-2-1或2-1-2的句子很少,忽略不计。
30位
何处 1435
不知 1286
万里 1279
千里 1138
今日 1042
不可 982
白云 981
春风 969
人间 811
不得 803
不见 770
明月 762
无人 735
故人 718
惆怅 687
秋风 663
悠悠 653
相思 624
白日 608
长安 602
李白,老杜,白居易三人用词频率比较:
如将每人前六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组合成一句,很有趣:
李白:黄金不可万里,春风白日相思。
老杜:回首万里风尘,白帝故人乾坤。
白居易:不知何处何人,不得今日人间。
好像和他们的风格很像。还有个有趣的问题:老杜常用万里,白居易常用千里。
......
唐诗字频
[本文数据来源:稻香老农]
《全唐诗》字使用频率排列表(由高到低)[雨梦按:选前500位]
1- 100
不人山无风一日云有何来天中时花上春水月相年为生君长
心自如知白归此秋行见去清夜江在空得下高未里明多金门
青是处客寒子落声玉千三家今雨事道远南朝前万出路飞入
东我城草尽深与新流烟开树别已回地酒欲将马西谁色还
101-200
应可独成闻闲光更向重同阳雪身石望香看满游海老书情
林从衣古红头歌难尘诗方楼复龙莫旧似能黄名犹分后作平
到气言当鸟叶仙过十间发几离亦王松初北起意台外五非华
竹边百然公大随故梦宫暮安吟醉少孤晚枝国露野柳汉文神
201-300
阴世终坐好霜幽碧若临绿轻逢关岁留波河问微四芳泉半连
池乡共岂九影须近小期翠因曲经庭断惊照两乐溪吹双遥动
残正曾晓寻忆物居对舟垂苦静却鹤木笑才先楚沙峰紫夕
鸣星凤常语又依和久只苍怜以鱼唯车泪忽至浮官通登景二
301-400
传恩且宿数真早听转雁合女爱堪怀散虚陵寂绝送灵丹病使
园川疏主堂恨帝吾萧寄舞秦穷其州节火昔觉窗太悠足兴死
乱皆手始亲带暗待迟田霞容往僧休珠阁凉罗会晴信兰画湖
度剑虽尚燕胜桃圣首辞征逐识隔洞群直功余斜夫士移绕亭
401-500
岸含儿伤愿步谢贤徒欢颜杯令丝浪羽倚争胡学寺结军皇卧
师解拂疑朱荒桂郎眼贵用镜殿横馀锦交吴食易便乘啼塞
命药岩钟骑定异德说臣喜映求劳兵灯洛音猿弦杨船本念著
径斗卷由他教细六冷稀阙即迎湘口折贫干都魂偏低条侯玄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字排在第一位,第二才是人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