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要求通俗易懂。但有人说我写的诗是给部分人看的,部分人看懂就行了。因此历史上就出现几种只给自己看或只给部分人看的艰涩难懂的诗
.
绝弦体 又称“断弦体”,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按诗有杂体: ……,三曰断弦体”,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载:“其语似断弦而意存,如弦绝而其意终在也。”指各句诗意似断实连,如同琴弦虽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意念仍在延续一般,如汉乐府《鸡鸣》、《善哉行》、南北朝《独漉篇》等皆属此格。 鸡鸣 汉乐府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善哉行 汉乐府·无名氏 来日大难,口燥舌干。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翻翻; 仙人王乔, 奉药一九。 自惜袖短,纳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报赵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交在门,饥不及飧。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以何忘忧,弹筝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烦; 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清人沈德潜评价;“忽云求仙、忽云报恩、忽云结客、忽云饮酒,无伦无次,杳渺恍惚。”全诗意脉貌似断而不连,但细绎全诗,又有“告诫人来者难知,及时行乐,最好游仙以超脱”的连贯意脉和统一主题。 . 独漉篇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 泥浊尚可,水深杀我。 雍雍双雁,游戏田畔。 我欲射雁,念子孤散。 翩翩浮萍,得风遥轻。 我心何合,与之同并。 空床低帷,谁知无人。 夜衣锦绣,谁别伪真。 刀鸣削中,倚床无施。 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猛虎班班,游戏山间。 虎欲啮人,不避豪贤。 . 寄远 唐·僧谦 燕鸿去后湖天远,欲寄知音问水居。 七岁弄竿今八十,锦鳞吞钓不吞书。 首句言湖天空阔,次句言水滨隐居。三句似言太公垂钓郯溪之事,末句似又言欲效太公之志而不得。句意很难属连贯通,但又整体蕴函着隐居江湖,期待为世所用的主旨。句意之间虽有跳脱,但各相对独立的语句之间,意脉又一直在延续,和一味求简结果词不达意的“跳脱”自不可同日而语,大有后人所谓“潜气内转”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