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3|回复: 28

句中韵之一 犯韵体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09: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6 09:04 编辑

我的文章都是收集加考据,又长又臭,不宜在此快餐群中发表,因梅花山人问句中韵,所以句中韵的这两篇专为梅花山人服务,嫌长文的请不要看。而且梅花山人以后需要与我讨论问题,请到我个人在某网中办的专版去讨论,那是我一个人的天地,可以尽情讨论,地址会发短消息告知。

句中韵:指韵尾之前出现同韵字。如《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与汝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与汝信宿。”诗的两章除了分别用鱼部的渚、所、处和觉部的陆、复、宿,还都在句中用了微部的飞、归。句中用韵的体式在齐梁时被视为“八病”中的小韵、大韵,但有的诗歌偏以此为特色,从而形成叠韵,甚至五连韵。元散曲中的“短柱体”,也是由句中韵形式变异形成的杂体。
一、犯韵体 (首尾叠韵诗
犯韵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犯韵”之说, 最初源于沈约四声八病之大韵、小韵。犯韵又称冒韵、挤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则是犯了大韵的毛病。
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则是犯了小韵的毛病。
后来,林正三《诗学概要》第四章强调:押韵之戒忌,第九条说:戒犯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宜尽量避免,尤以每句之第三字以下,更应注意。
逢郑三游山    唐·卢仝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诗句中有“逢”与“峰”字,俱属二冬韵之字,与韵脚同韵,即称“犯韵”或“冒韵”,“犯韵”在古风中属于八病的大韵,在格律中,唐时受古风影响,仍处于忌讳。杂体诗中却有故意犯之而成一种诗体的,此首因第三句第四句未犯韵,还不能称为体,仍属于犯规。
《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七言律绝,许多诗都有“犯韵”。后唐长兴元年进士科考试放十五人,六月详细复查其考卷,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文字错误,及第的六人中“李飞赋内三处犯韵;李彀一处犯韵,兼诗内错书青字为清字,并以词翰可嘉,望特恕此误”;复落九人中“卢价赋内薄伐字,合使平声字,今使仄声字,犯格。孙澄赋内御字韵,使宇字已落韵,又使齐字是上声,有字韵中押售字,是去声,又有朽字犯韵。诗内四字犯韵。李象赋内……此导字及错……犯韵。杨文龟……犯韵。师均赋内仁字犯韵,晏如书宴,又如河清海晏,晏字不合韵,又无理,晏字即落韵。杨仁远赋内赏罚字书针字,御勤字书针字……犯韵”(卷642《贡举部·条制四》)。此九人被复落,主要就是因为犯韵和正俗不分、文字错讹。可见五代科举考试中不仅注重字韵,而且对语句中的正字也要求非常严格(卷642《贡举部·条制四》),说明唐五代科举考试中文字、声韵错误比内容平庸还要严重。
但是,犯韵的诗词也不乏佳作流传于世。所以对犯韵不可一概而论。例如: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期、西犯韵,总之,“犯韵”之说,因诗而宜,不必强求。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二句“钟山”和韵脚“山”,这种现象就叫挤韵。而且白脚(指不押韵的句末字)“岸”是韵脚“间”、“山”、“还”的仄声,这种现象又叫撞韵。但此诗无人说不好。
犯韵体
此体最早见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中所引唐代的首尾叠韵诗。
看河水漠沥,望野草苍黄。
露停君子树,霜宿女姓姜。
第—句的‘河、漠,水、沥’,第二句的“苍黄”,第三句的“露树”,第四句的“宿、女”都是叠韵,而且四句的首字与尾字即“看沥、望黄、露树、霜姜”也都同韵,所以此诗又称“首尾叠韵体”。从全诗看,它是叠韵诗,如果仅从首尾看,首尾叠韵体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又可称为犯韵体
写诗本应当要尽量避免犯韵,但是如果故意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注意,这种体一般采取首尾叠韵,平仄不管。
犯韵体例子:
諧聲桂枝香    坚瓠集
《一夕話》有題崑崙奴傳桂枝香詞。每句首尾諧平入二聲。大有思致。其詞云。
嬌娃低叫。蕭郎含笑。映牕紗體態輕盈。描不就形容奇妙。想牽情這廂。想鍾情那廂。撩人猜料。朝來心照。巧推敲。原非紫玉藏春院。盜取紅綃夤夜逃。
此乃元人写的《仙吕·桂枝香》。
谐声桂枝香一拍   华彬
阳关风扬,章台烟障。恨春归浓锁眉痕,长惹得游丝千丈。种情根意中,种愁根望中,相攀空想。方期重访,傍谁旁。应嫌飞絮飘香影,浪说丰姿似玉郎。
谐声清江引一拍   华彬
郎心愿比做银蟾朗,香阁低徊向。幸照影傍形,觞咏陪幽赏,常相我对杨花含嚬状。
这种首尾叠韵体写的人很少,刚刚和他的团队打破了这个局面。
贺圣朝•早春(犯韵体)    刚刚
顾春盼暖寻君处,不循桃源路。风霜依旧断花红,误青山无数。赤橙蓝紫,苦经屈辱,诉冬魔嫉妒。东方举义竞茏葱,睹君临湘楚。
踏莎行•早春( 犯韵体 今音) 刚刚
春讯将闻,彼霜更厉,逆潮滚滚千山寂。青红路上快些行,气冰雪阻途骄恣。
梅绽芳菲,叱风放肆,誓冲敌阵寻同志。新芽嫩草早存心,必云集趁时伸义。
一斛珠•早春( 犯韵体 今音) 刚刚
梦春刚盛,正轻红碧青齐迸。梗枝飒爽奇英逞,香气云翔,更诱刁猴圣。
奉旨蟠桃三万整,等红熟透尝新猛。冷风吹醒霜何横,余孽应吁,骋势东风胜。
捣练子·闺思(犯韵体)    刚刚
庭院静,荡花香,放下秋千思绪长。千里出差多不便,浪平途畅助阿郎。
天仙子·春思 (犯韵体)  刚刚
听雨丝丝雷回应,陵地草伸招酒醒。春来春去又逢春,清泉镜,惊山景,青色出场多雅兴。并首鸳鸯池上鸣,莺扰树来花弄影。吟诗作对忆苏秦,卿客令,英雄静,明日看谁平楚郢?
画堂春·春望 (犯韵体) 刚刚
祥风送暖草初长,苍山牵挽斜阳。芳芯羞涩院墙香,杨柳添妆。云雀招来贤俊,江风雾锁潇湘。唐诗当酒醉罗裳,装满思量。
早春(绝句 犯韵体 今音) 刚刚
霜凌耍赖不离场,狂雪纷飞唱未央。
偶伴暗香梅品酒,窗前小草嫩芽芳。
霜场狂央窗芳同韵,偶酒同韵。
早春(绝句 犯韵体 今音)    刚刚
冬残雪虐盼春浓,同伴访春踏草丛。
绿色竟朝鞋底语,东风已赴楚王宫。
早春(七律 犯韵体 今音) 刚刚
房檐冰柱亮堂堂,琼雪扬威断走廊。
冷雨帮凶真霸横,狂风伴奏且疯狂。
腊梅屡屡徐伸杈,芳蕊频频暗送香。
地气先传春懿旨,窗前嫩绿越山冈。
七律  贺新婚 (犯韵体) 春江月
花颜似玉好年华,嫁与心仪憨厚娃。
鸾帐红烛羞粉面,霞晨早起敬姑茶。
捣练子·雷雨(犯韵体)  春江月
天变脸,吠惊雷,黑幕遮空风劲摧。翠柳劈头枝叶碎,水淹城镇四乡危!
其中天和脸,吠和雷,黑和摧,翠和碎,水和危,皆是协作韵。
画堂春·麦收时节(犯韵体) 春江月
阳光灿烂照山岗,乡间麦浪金黄,长风掠过穗飘香,郎叟痴狂。漫野机声震撼,场头垛满新粮。洋洋喜气吼京腔,唱亮农庄!
病感(犯韵体)    彩彩
沿栏移步绕庭前,残足煎熬日似年。
慨叹上苍怜彩彩,虔诚能见艳阳天。
犯韵诗    李凡
奇岩峭壁系深思,期以山林翠绿披。
夕雨微风轻润泽,疑心燕雀老相知。
夕泽未做到犯韵。
中吕·红绣鞋·隐者(犯韵体)    野谷山人
笑傲山林独乐,藐卑世俗情渺。邀鹤携鹿伴游遨。觉醒垂鱼钓,劳烦饮醇醪。高吟明月宵!
红绣鞋·四季四首[犯韵体][今韵]    惜玉斋主人
晓镜清灼淡笑,吵莺惊破红潮。老去年光自心劳,娇怯一声叫。妙笔两眉描,讨几枝滴露桃!
肩瘦窗前舞剑,汗香锋下流寒。焕烁榴花颤青鬟,山鹰博电闪。蹿虎落平川,酣然一阵喊!
芦叶清塘绽露,黍茎沙岭流酥。路涌菊花陷茅庐,屋前蒸浅雾。树下默读书,寤然秋雁舞!
蒙雨惊残碎梦,轻风撩起别情。胜却无言泪丛生,映窗梅弄影。升岭月无声,惺忪一觉醒!
仙吕•桂枝香    断云远
遥天云杳,潮生江草,静沙洲几处鸥惊。
憔悴处何人歌悄,唱桃花水长,唱梨花雨常。
韶光多少?凋零情调,料无聊。
年时旧梦谁还念,晓月当窗枕玉箫。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6 09: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认可句中韵的解释及诗例。

句中韵,诗经常见手法。如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此类诗,矣与矣及之与之不算押韵,而在倒数第二字。称作句中韵。另词中有有句中韵,一般称暗韵。

点评

这种方式应不属于句中韵,是韵字押在虚字之前的用韵方式,诗经中常见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21:26
定义只要我认可的,抄百度。不认可的,我另加说明。至于你不赞成此定义,那是你的主张,不干涉  发表于 2018-4-26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0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6 09:4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6 09:24
不认可句中韵的解释及诗例。

句中韵,诗经常见手法。如


此类诗,矣与矣及之与之不算押韵,而在倒数第二字。称作句中韵。----------长尾韵,长尾韵不是句中韵

长尾韵,我有长篇大论,不宜在此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6 1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长文章,长文章能系统、全面、条分缕析地诠释某个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6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个诗例中的岸就不要说犯韵了,岸的古音疑母翰韵,简成拼音ngon,此音同今之粤语音,跟间山还的韵无涉

点评

一是根据别人的分析,二是宋朝音离今不远,中古音的韵母估计与现在已经一样了。所谓犯韵指韵母,与韵部无涉  发表于 2018-4-26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2: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6 10:56
我喜欢长文章,长文章能系统、全面、条分缕析地诠释某个主题

你喜欢长文章,可到我的专版中去看,都是裹脚带的文章,保证让你两眼昏花

点评

王安石 此詩是押 上平15刪, 不是上平14寒,故第三句的 "岸" 字跟 "犯韻" 沾不上邊。 上平14寒--->上聲 14旱---> 去聲15翰。 上平15刪--->上聲15潸 ---> 去聲16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12: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4-26 12:2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4-26 12:17
你喜欢长文章,可到我的专版中去看,都是裹脚带的文章,保证让你两眼昏花 ...

王安石 此詩是押 上平15刪, 不是上平14寒,故第三句的 "岸" 字跟 "犯韻" 沾不上邊。

上平14寒--->上聲 14旱---> 去聲15翰 (岸字在此)。

上平15刪--->上聲15潸 ---> 去聲16諫。

点评

就是这意思,犯不犯韵连韵部的对应关系都找不准的话就易混乱,韵部的对应不同韵母就不会相同,这点是许先生没搞清楚 广韵从分不从合,普通话从合不从分,广韵分韵非常细而普通话很粗糙,古音中一些很细微差别的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5:09
你对什么叫犯韵还没吃透。不是声调问题,也不是韵部问题,是韵母  发表于 2018-4-26 12:38
王安石的詩不出采,而此詩的水平是一般般,只是第三句用了一個 "綠" 字 (從一個形容詞改成動詞), 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1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4-26 12:24
王安石 此詩是押 上平15刪, 不是上平14寒,故第三句的 "岸" 字跟 "犯韻" 沾不上邊。

上平14寒--->上聲  ...

王安石的詩不出采,而此詩的水平是一般般,只是第三句用了一個 "綠" 字 (從一個形容詞改成動詞), 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6 15: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4-26 12:24
王安石 此詩是押 上平15刪, 不是上平14寒,故第三句的 "岸" 字跟 "犯韻" 沾不上邊。

上平14寒--->上聲  ...

就是这意思,犯不犯韵连韵部的对应关系都找不准的话就易混乱,韵部的对应不同韵母就不会相同,这点是许先生没搞清楚

广韵从分不从合,普通话从合不从分,广韵分韵非常细而普通话很粗糙,古音中一些很细微差别的韵母不是被普通话合并就是直接取消,还有很多连声母韵母也变得面目全非,如岸字就是如此,古韵疑母翰韵,普通话无疑母,寒韵on也跟删韵音an相差很大,今并入删韵an成了个零声母字an

就岸字而言,粤语保存得好,客家话这个字的韵母已流变为an【可能受近代音的影响】,问好

点评

這是粵語、 客家話、閩南話的長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7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7 16: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6 15:09
就是这意思,犯不犯韵连韵部的对应关系都找不准的话就易混乱,韵部的对应不同韵母就不会相同,这点是许先 ...

這是粵語、 客家話、閩南話的長處。

点评

记得花儿是粤人,粤音韵分韵摄要就很好,四声对应关系明明白白,这又是一个天然优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7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7 1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4-27 16:19
這是粵語、 客家話、閩南話的長處。

记得花儿是粤人,粤音韵分韵摄要就很好,四声对应关系明明白白,这又是一个天然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4-2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总忘记中古音与现在很接近,你说的许多韵尾已经消失了。宋音与唐音已大不一样啦。王文的分析是别人的,但我赞同,所以取下来。

点评

事实上寒韵跟删韵的韵母明显不同,别人的观点应自己加以分析才不至以讹传讹,挤不挤韵、撞不撞韵,先找准对应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7 2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7 2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4-27 22:10
梅花山人总忘记中古音与现在很接近,你说的许多韵尾已经消失了。宋音与唐音已大不一样啦。王文的分析是别人 ...

事实上寒韵跟删韵的韵母明显不同,别人的观点应自己加以分析才不至以讹传讹,挤不挤韵、撞不撞韵,先找准对应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27.13黄庭诗古诗平仄集说云:案当时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如“关西太子杨伯起”之类,不可胜数。故句句用韵者,第四字正开展顿宕处,不可忽也。此诗“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元”字“屯”字入韵,领起通篇,音节极古。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观察。

-----------摘自王力的汉语诗律学
不知在哪个帖子上跟你聊到了腰韵,从王力的文论中也可见王力是留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但未细加考究,黄庭诗古诗平仄集我暂时找不到,不过可见腰韵黄庭诗【不知是不是黄庭坚之误】是有所论及的,腰韵现象今人多不知,唯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尚有保留

点评

壮族、侗族、蒙古族诗歌,腰韵是重要的押韵,藏族不知是不是也有腰韵  发表于 2018-4-28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25
27.13黄庭诗古诗平仄集说云:案当时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如“关西太子杨伯起”之类,不可胜数 ...

你引用的这段,倒使我想起曾读到过相似的论述,好像是敦煌文化中,但因为没明确提到腰韵,又没有取一个名称,所以看过就抛了,回去后有机会再找找,以后有机会好好研究这个腰韵。谢谢你给我出了一个好课题,我以后会留意。

点评

《诗词格律初阶》一书中有所论及,查了一下,作者是施向东,这本书我下载来看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28 16:51
你引用的这段,倒使我想起曾读到过相似的论述,好像是敦煌文化中,但因为没明确提到腰韵,又没有取一个名 ...

《诗词格律初阶》一书中有所论及,查了一下,作者是施向东,这本书我下载来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7: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54
《诗词格律初阶》一书中有所论及,查了一下,作者是施向东,这本书我下载来看过 ...

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这话我印象较深,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没看你说的书,应是敦煌文化中的论文中看到的

点评

故句句用韵者,第四字正开展顿宕处,不可忽也。 -------这几句也很重要,与‘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及句中用韵‘领起通篇,音节极古’相联系,很能说明腰韵的原理及意义 沈约说五言的上二下三并须要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9 08: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28 17:00
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这话我印象较深,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没看你说的书,应是敦煌文化中的 ...

故句句用韵者,第四字正开展顿宕处,不可忽也。

-------这几句也很重要,与‘七言歌谣上四下三,四七字相为韵’及句中用韵‘领起通篇,音节极古’相联系,很能说明腰韵的原理及意义

沈约说五言的上二下三并须要杀,延至七言则上四下三,这个杀,个人理解为煞的通假,即结束,上二和上四之杀也即是顿宕,顿宕之后再开展后面的分句,这是古诗句式结构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故,古人云,五言上二下三,七言上四下三,诗法之恒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08: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句句用韵者,第四字正开展顿宕处,不可忽也。---------这几句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还认真思考了一番,但以为不是一般规律,于是放弃了,也没有转载下来。看来要补课了。这正好与三羊的24律(八病的蜂腰)对着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0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9 09:09 编辑

这个主题贴与奇诗关系不大。只是谈及它的发展便是杂体,这是所有诗词的普遍规律----任何一种诗词,最后的归宿都是杂体,格律诗也不免俗。我的研究就是杂体,只有与杂体能挂上钩的我才回去研究。别以为帖子中谈及杂体便是杂体诗帖,这个帖是谈古诗的押韵,读得无聊的人可以不看,也不勉强你看,但不要乱泼脏水。真正的知识都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9 21: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6 09:24
不认可句中韵的解释及诗例。

句中韵,诗经常见手法。如


这种方式应不属于句中韵,是韵字押在虚字之前的用韵方式,诗经中常见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就句子用韵的位置而言,施向东归纳为三种方式,1,押在句末,这是最常用的,2,押在虚字之前即句末倒数第二字,3,句中韵,如远亲不如近邻,年年如社燕,亲和邻,年和燕互为韵,韵字位于中间的叫腰韵;句中韵,词中多见,暗韵、协韵,叫法不一,实质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30 06: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韵是有规律的,若无,实为犯韵。而词中暗韵,是按词谱规定,如无规定,亦属犯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30 07:0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及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下片六字句,有采用暗韵的规定,暗韵现因用标点符号隔开,词谱又称之短韵。是规定要按谱填写的。词中误用同韵字,不能自吹为暗韵而否认犯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30 07:1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犯韵者多,只要不影响诵读,谈不上病,也用不着刻意规避。近体诗无句中韵说法,若用,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