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倦客依韻賡酬兩首詩,問我怎麼看,我如此答覆--- 四年級這樣看-----五律 詩家見功力,一日發三翰。 面面都俱到,洋洋盡可觀。 遣詞多講究,讀者半闌殘。 檢點青蓮賦,哪篇毋簡單。 第一名(原創-雕虫倦客) 索句近于殚,春分已半阑。 浮名终转薄,瑰质驻应难。 和璧昏眸弃,隋珠俗客弹。 梁园诚叹赏,戛玉尽琅玕。 (我評)這首感同身受,能不按讚?------ 第二名(原創-雕虫倦客) 一日發三翰,推敲夤夜阑。 搜肠惭獭祭,放棹喜鳞欢。 雪点今宵白,肤皴曩昔丹 慵慵疲倦态,羞与四君看 (我評)這首前三聯甚好,尤其中二聯令人激賞。 只是尾聯稍弱-------- 雕虫倦客-附註 獭祭鱼被作为一种季候现象来描述节气,是雨水的第一候。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的獭开始出来活动。《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 引申 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后来就有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比如宋代的笔记《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 这个词虽然是嘲讽,但意味并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来自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