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1

权威起,正体兴 许传刚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28 17: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28 19:11 编辑

权威起,正体兴     许传刚
       骈体统治文坛六百年,唐宋八大家出,荡室犁庭,骈体在文学殿堂再也分不到一杯羹,可见名家的作用有多么的大。
       大家把赋的功劳归之于屈原,其实屈原只有创建之功,赋的兴盛应归功于汉朝初期的帝王们。秦末的两支造反大军的头头都偏爱楚歌,项羽好楚歌,没说的,他是楚人,所以唱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可怪的是山东人(山东:崤山以东。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设置了山东东、西二路,山东才真正成为政区名称.明代初期设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刘邦(今安徽淮北市人),史载他“好楚歌”,他唱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楚王好细腰,宫女皆饿死,于是刘邦的孩子们,一个个好楚歌,惠帝文帝景帝如此,其他的王也如此,于是天下人也好楚歌,一时楚歌遍天下,翻出汉初诗歌,你就知我所言不假。我的研究与许多专家学者不同,我认为许多“言”的诗体的来源不在诗经,而在楚歌,如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八言诗、九言诗。那么汉初赋的兴旺也就不奇怪了,环境使然也。
       四言体的盟主地位的确立。汉初,由于帝王们好楚歌,四言体并没有特殊的地位,与其他各言一样地位平等。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夫子删出来的《诗三百》提高到《诗经》的地位,武帝搞的文艺活动柏梁台吟诗活动也不用楚歌,全用七字实体字,创造了柏梁体。诗经中唯一成体的只有四言,其他各种“言”都是散句,于是四言体便成为第一个正体诗体,虽然后来作品越来越少,招牌却至今不倒。
       绝句律诗原也是杂体,汉朝时已有古绝古律,魏绝在史上还有些名气呢,但没有什么人重视它,步履艰辛地跋涉了数百年,直到唐朝的杜甫出,格律诗声望才真正提高,奠定了近体诗的霸主地位,从此格律诗由杂体一变为正宗,千年以来无人能撼动它。
       词,本是伶工之词,专门写作供乐师、歌者表演的,在茶座酒席之间演唱,纯属娱乐。因此内容也以唱美人为主,形成美人歌(由美人歌唱)、歌美人(歌唱美人)的格局,按今人政治术语叫萎靡之音、黄色歌曲。文人诗人虽为之,也只是消遣文字,不屑言之,编文集时也不愿收入,即使收入,也打入附册。笔记文集中甚至记载了利用词打击对方,说的是有一个人写了一本词集,出版时却用别人的名字做作者,目的就是给对方抹屎,使对方名声受损。虽我的乡贤晏殊父子把词编成集子,也被称之为《花间集》(花前月下之意,很暧昧的题目)。可以说,词那时确实是单纯的文字游戏。到李煜出,破国亡家,刻骨铭心,于是在拿手好戏的词中灌进了亡国之痛,凄凉之情,一反唱美人的靡靡之音,“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此,词的思想性与诗无二,到宋朝有柳永、晏殊、苏轼、周邦彦、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姜夔、陈亮等众多词人,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创作活动,词终于堂堂正正的挤入了文学殿堂。
      元曲本是舞台上戏剧演出时的曲子脚本,它本身就要服从剧本剧情的需要,独立性差,后来才有了独立的小令。戏剧是纯粹的娱乐,因此元曲曾长期处于备遭冷落的境遇,它还远不如词的风光,雅士文人也不屑写它,官僚家庭不许子弟从事戏曲,有的还被逐出家门。作者地位低下,九儒十丐,甚至还不如丐,关汉卿混得与曹雪芹一样,喝稀饭。理论研究上,“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王国维语),把元曲当成了禁区。但是自王国维出,振臂一呼,元曲声誉日盛。予今已蔚为文学研究之大宗。
      所以,无论杂体诗的兴盛,还是杂体诗的转型,都必须有名家带头。在价值观、文学观都在大转变的今天,人们对杂体的看法已日新月异,但杂体要根本改观,也必须出巨匠大家。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28 1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个新体或杂体的兴起,如果没有该体大家的出现,总是难以为继的。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