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7

桂枝香•登明山嶂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89

帖子

92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5
贡献
212
金钱
355
发表于 2017-11-12 2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3 0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11-13 07:59 编辑

原词校验结果:本词格例词(作者 王安石):
云闲地嵴,
中平中仄韻
望几处农家,
仄中仄中平句
沟壑隔。
中中平仄韻
放眼梅花峻,
中仄平平仄仄句
逼天三尺。
仄平平仄韻
久生苔锦千岩绿,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淌清流,烟霞客。
仄平平讀中中平仄韻
鸟禽欢闹,
仄平平仄句

中平中仄句
偏安梅邑。
中平平仄韻

驱车越,艰难莫忆。
仄中中讀平平仄仄韻
有古树藤,
仄中仄平中句
林光穿室。
中中平仄韻

中仄平平句
石层田陌。
中仄仄平平仄韻
赏原始自然生态,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看今朝打造园宅。
仄平平中中平仄韻
焕然绮丽,
中平中仄句
青山似画,
中平中中句
几人谙识。
仄平平仄韻

登临送目。
中平中仄韻
正故国晚秋,
仄中仄中平句
天气初肃。
中中平仄韻
千里澄江似练,
中仄平平仄仄句
翠峰如簇。
仄平平仄韻
归帆去棹残阳里,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背西风、酒旗斜矗。
仄平平讀中中平仄韻
綵舟云淡,
仄平平仄句
星河鹭起,
中平中仄句
画图难足。
中平平仄韻

念自昔、豪华竞逐。
仄中中讀平平仄仄韻
叹门外楼头,
仄中仄平中句
悲恨相续。
中中平仄韻
千古凭高,
中仄平平句
对此漫嗟荣辱。
中仄仄平平仄韻
六朝旧事如流水,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但寒烟衰草凝绿。
仄平平中中平仄韻
至今商女,
中平中仄句
时时犹唱,
中平中中句
后庭遗曲。
仄平平仄韻


此调以此词及陈词为正体,若张辑词之多押两韵,张炎词之句读小异,周词之减字,黄词之句读不同,皆变格也。 按詹正词前段第一句“紫薇花露”,“紫”字仄声,“花”字平声。陈允平词第四句“寂寞天香院宇”,“寂”字仄声。詹词第十句“依然南浦”,“依”字平声。王学文词后段第八句“茶香酒熟”,“茶”字平声。李彭老词第九句“浮沈醉乡”,“乡”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诸词句法同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3 08: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校念,词中有几处出律,另请教一下李兄,怎么会选择情感郁勃的入声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8
贡献
21834
金钱
285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3 0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1-13 08:59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1-13 08:03
依据校念,词中有几处出律,另请教一下李兄,怎么会选择情感郁勃的入声韵呢 ...

今人只管平仄,不需管声调。没有哪本普及版的词书会讲仄声押韵还有三声之分,因此只有词谱中规定的有声调的才会注意声调。
唐人有两点与今人不同,一是仄声韵会注意声调,比如要发誓,斩钉绝铁的就用入声,一般性发誓就用去声;情感激动,就用入声,情感有波动,就用上声。唐人虽有这些不同,但绝对不是三羊所说的仍然是四声律,而是属于构思问题。
二是平声韵也会注意不同口型的韵字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用a、ang来表达欢畅激昂,用i、ü表达忧郁。
这说明唐人细腻,今人粗犷,所以今人无法胜唐人。今人也无法体会声调口型与感情表达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89

帖子

92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5
贡献
212
金钱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1: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89

帖子

92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5
贡献
212
金钱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8
贡献
21834
金钱
2856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3 15: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旨 发表于 2017-11-13 11:37
谢谢光临交流赐教。问好。

我是许传刚,本版的。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3 1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1-13 08:5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关于词情与声情,李渔早有所论,龙榆生也有所论,有空我再传些资料上来

填词,韵虽只标仄,但仄仍需区分上去入,上去可通,入声具特殊性,如无前人之词例可依是不可简单理解成入声也是仄声而用的,在读词谱时须多参看一些词例庶不致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