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胡毓菁 通讯员 俞正阳)铺着毛毡的古典书案,精致的文房四宝,桌上摊开的赵孟頫字帖……走进十梓街107号菊斋私塾,时光仿佛穿越回古代。在浓浓的文化韵味中,书斋主人薛岩汲读书、吟诗、临池,追逐着内心的文化梦。北京联盟 http://www.010lm.com/ 薛岩汲生在书香世家。年少时,父亲的藏书成为他最好的伙伴,从一本《唐诗三百首》开始,他迷上了写诗填词,每当心有所感时,他便学古人的样子赋诗一首。凭借这一爱好,薛岩汲在中学时代就经常在校刊上发表诗词,并得到了诗坛前辈们的指点与鼓励。上世纪90年代末,他率先开始在互联网上弘扬诗词文化。通过网上交流,他与全国各地许多诗词爱好者成了知音。北京联盟 http://www.010lm.com/ 2000年,薛岩汲与网络上“菊斋文化论坛”的版主、来自浙江的姑娘经波认识并成为好友。共同的爱好,让他们从诗友成为恋人。为了追寻心中的国学梦,他们毅然放弃自己原有的事业来到苏州。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他们创立的苏州首家国学私塾“菊斋私塾”挂牌成立。当时,薛岩汲在备受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一时间,对现代私塾这种形式,肯定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对此,薛岩汲十分坚定。“将传播国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完全是出于自己对国学的热爱。”薛岩汲说,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菊斋私塾配合经典诵读,相继推出了古琴、书画、插花、茶道、香道等各种传统技艺的教学内容。薛岩汲和经波既是授课老师又兼任校务,讲学之余则研习琴棋书画,诗词唱和。北京联盟 http://www.010lm.com/ 从最初的饱受争议到经历“国学热”,薛岩汲始终秉持着自己弘扬国学的初心,坚定地朝着促进国学融入生活的方向积极努力。他的行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家住双塔街道望星桥附近的陈博同学是菊斋私塾最早一批的学员之一。如今已经上初二的他,在两岁时就进入私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今,陈博每周日依然会准时来到菊斋私塾,跟着薛岩汲学习古文。“菊斋私塾从创办到现在,已有11年了,看到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变得知书达理,我由衷地高兴。”薛岩汲表示,他将在国学传播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北京联盟 http://www.010lm.com/ 从痴迷诗词到传播国学 新苏州人薛岩汲坚守现代私塾弘扬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