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試析二(關於喝火令詞譜別體)2015.06.13
雨夢按:詞人在填詞時,或因一時差誤,或傳抄至增字損字,遂成別體。 有些個例,實不足法。
1.第4句由6字句減2字為4字句。 例1:□■■□□■變為■■□□ 喝火令 春日攜建章大兒上粵秀山望朝漢台(清·陶淑) 絕頂初登也,雄風亦壯哉。 三城霸氣望中開,想見當時,(此句少1和6字)奉使賈生來。 何處任囂墓,空余朝漢台。 蠻夷大長果奇才。 四十九年猶記抱孫回。 今日紅棉青草,祗有鷓鴣哀。 ... 例2:□■■□□■變為[size=15.7894735336304px]□■□□ 喝火令(近現代·李叔同) 故國鳴鷤鵒,垂楊有暮鴉。 江山如畫日西斜。 新月撩人,(此句少3和6字)透入碧窗紗。 陌上青青草,樓頭豔豔花。 洛陽兒女學琵琶。 不管冬青一樹屬誰家,不管冬青樹底影事一些些。 ... 例3:□■■□□■變為□□□■ 喝火令(近現代·許寶蘅) 隔院銀虯滿,空房寶鴨殘。 箏弦凝澀不成彈。 簾旌生潤,(此句少2和3字)翠袖薄生寒。 往事何須說,當時太等閒。 匆匆扶醉上雕鞍。 幾度荒村月子照彎彎。 幾度風風雨雨愁煞大刀 環。 此譜可記為: ◆■□□■,□□◆■○。 ◆□◇■■□○。 ◆◆□◇, ◇■■□○。 ◆■□□■,□□◆■○。 ◆□◇■■□○。 ◆■□□,◆■■□○。 ◆■◆□□■,◆■■□○。
注:◆◆□◇句2與4字不可同平或同仄。 (即異收置換句)
2.第5句由5字句少2字成3字句。 □■■□○變為■□○ 例1: 喝火令(清·劉炳照) 酒醒詩魂瘦,燈昏旅夢殘。 孤眠已覺客情單。 底事東風猶作,十分寒? (此句少二字) 陌上蘭期緩,堤邊柳色閒。 誰教孤負豔陽天? 惆悵萼開,惆悵月將圓。 惆悵無人攜手,同倚畫闌看。 ... 例2: 清初·陳維崧《喝火令·偶憶》: 架上紅鸚鵡,簾邊玉辟邪。 兜娘懶上卓金車。 倭墮一窩濃綠,未成鴉。 (此句少二字) 嬈我春吹笛,邀人夜鬥茶。 而今庭院隔天涯。 記得沿街一樹粉梨花,記得花陰微露,幾扇綠窗紗。 ... 例3 喝火令 題扇(清末民國初·奭良) 砑紙調鉛粉,凝妝卻翠鈿。 不知雕飾本天然。 祝取千紅萬紫,讓伊先。 (此句少二字) 華月三更影,行雲一朵鮮。 春光已是十分妍。 記否銀丸,晶燭在當年。 記否當年,百花頭上意綿綿。 (斷句不一,百花由上句後2字平仄改為仄平) ... 其它個例: 例1:缺第4句 喝火令 五日頤居清華園,依秋體十日詞之八(當代·魏新河) 綠靜深如夢,青涼儼入門。 白荷花影上衣巾,(少一6字句)清極不宜聞。 境異思能共,情真劫更純。 幾番叮囑即深恩。 莫問行人,莫問送行人。 莫問這輪終始,莫問果和因。 ... 例2:下片起句大拗,下句未救 民國·秋瑾《喝火令·題魏春皆看劍圖小照》: 帶月松常健,臨窗卷屢翻。 吳鉤如雪逼人寒。 想見摩挲三五,起舞白雲摶。 短袷豪挫地,長歌笑劃天。 王蘊知己托龍泉。 似此襟懷,似此襟懷難。 似此高風雅韻,幸有畫能傳。
例3:上片6字日增1字為7字句。 喝火令 春晴(清末民國初·潘榕) 宿雨開新霽,烘晴愛豔陽。 困人天氣晝初長。 鎮日懨懨無個事,(此句增一字)暮色又昏黃。 病豎偏難遣,愁魔竟未降。 朝朝藥鼎伴茶鐺。 孤負良辰,孤負好時光。 孤負年來詩酒,減盡昔時狂。 ... 例4:上,下片6字句均增1字為7字句。 喝火令 秋夜寄外(清末民國初·鄭元昭) 夢遠疑無准,愁多恐廢眠。 菊花時節薄涼天。 只恨花從愁裡發,(此句增一字)月向別來圓。 轉瞬秋將老,含情夜似年。 詩心一縷嫋爐煙。 記否憑肩,記否碧窗前。 記否燈青人睡後,(此句尾增一字)昔昔教調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