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8-21
威望521
金钱7451
贡献6693
金牌会员
 
威望- 521 点
贡献- 6693 次
金钱- 7451 枚
|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21 07:17 编辑
曲曲折折历经千年的平仄律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格律文体流行最广的律句理论口诀。从依据现在的可见史料来看,这个律句理论口诀,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真空和尚《贯珠集》,其相关的上下文是:“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与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由南齐永明年间(483—493)沈约律句理论,五声四元化的四声律,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真空律句理论,五声二元化的平仄律,也即:从沈约,到真空,曲曲折折历经千年之久。
声律,是节奏的伴奏;声律,是节奏的歌喉。所谓声律,无非就是:两点的声律,两个节点的声调不同。所谓声律理论,无非就是:节点的定位和声调的分类。
从六朝的永明体,到唐朝的近体诗,其律句理论,唯有五声四元化的四声律,并无五声二元化的平仄律。唐近体和永明体的五言句子:不是【平仄律】,而是【蜂腰法】!
唐近体和永明体的五言句子:不是【平仄律】,而是【蜂腰法】!既可以依据元兢诗髓脑的范例作证,又可以依据王昌龄诗格的诗格作证,还可以依据科举省试帖的正规部队作证!
沈约的蜂腰法则,虽然依据【上二下三】的五言诗句命名的,但是,蜂腰法则的使用范围,不但局限于【上二下三】的五言句,还可以使用骈赋文体中多种节奏格式的句子。可由《文镜秘府论 文笔十病得失 蜂腰》章节作证。如,
得者:
刺是——佳人(四言)。
〇⊙——〇⊙。
〇去——〇平。
失者:
杨雄甘泉(四言)。
〇⊙——〇⊙。
〇平——〇平。
得者:
云汉——自可——登临(六言)。
〇⊙——〇⊙——〇⊙。
〇去——〇上——〇平。
摩赤霄——而理翰(六言)。
〇〇⊙——〇〇⊙。
〇〇平——〇〇去。
失者:
美化——行乎——江汉(六言)。
【三羊注:本例句无病合律,疑为错用】
袭元凯——之轨高(六言)。
〇〇⊙——〇〇⊙
〇〇平——〇〇平。
得者:
高巘——万仞——排虚空(七言)。
〇⊙——〇⊙——〇〇⊙。
〇上——〇去——〇〇平。
盛轨——与三代——俱芳(七言)。
〇⊙——〇〇⊙——〇⊙。
〇平——〇〇去——〇平。
犹聚鹄——之有——神鹓(七言)。
〇〇⊙——〇⊙——〇⊙。
〇〇入——〇上——〇平。
失者:
三仁——殊途——而同归(七言)。
〇⊙——〇⊙——〇〇⊙。
〇平——〇平——〇〇平。
【三羊注:仁/途,同平。】
偃息乎——珠玉——之室(七言)。
〇〇⊙——〇⊙——〇⊙。
〇〇平——〇入——〇入。
得者:
雷击——电鞭者——之谓天(八言)。
〇⊙——〇〇⊙——〇〇⊙。
〇入——〇〇上——〇〇平。
失者:
润草——沾兰者——之谓雨(八言)。
〇⊙——〇〇⊙——〇〇⊙。
〇上——〇〇上——〇〇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