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9
注册时间2017-1-9
威望549
金钱4870
贡献4059
金牌会员
 
威望- 549 点
贡献- 4059 次
金钱- 4870 枚
|
发表于 2017-8-22 17: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针水平:有诗“小河深处最钟灵,激石泉扬漱玉声。”
针改成“河源幽处最钟灵,激石泉扬漱玉声。”理由是“小河深处能有多深?”人说:“此处之深,是深溯源头,非测深浅也。”针便说:“那就是‘源头深处’,不是‘小河深处’”又有人说:“这个深处,应该是与桃花源深处的意思相近,写的就是小溪源,直接点题,并无不可。”另有一人说:“改成幽处,意境大败,幽不幽是感觉出来的,直接贴个标签叫幽处,诗意全无。或曰,曲径通幽处,难道不是名句吗?那也是和禅房花木深相对才显得妙处,疏影形容梅花是名句,后人老是用疏影,也就俗气了。”针反驳说:“那你说小河深处在何处?洞穴深处,丛林深处,海洋深处,伤口深处,天池深处,都是何处?”又咄咄逼人的说“不合语法。“河深”,指水深。即从水面到河底的距离,水深三尺。深处:深的地方。小河深处,即小河水比较深的地方。这么简单的意思,还要辩论?”有人指点说:“禅房花木深,也是带三点水的深,深秋,又是什么深?如果光能按字面理解就不叫诗了。铜雀春深锁二娇,何解?”针强辩说:“深,一,水深浅之深,指水面到河床的距离;二,即藏也,即从外到中心的距离。名词+深处。查查词典,看看古诗中深的用法...”如此读诗评诗太有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