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9

摘抄:“诗性思维”可休矣

[复制链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3 0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izhairen 于 2017/7/11 16:02:58 发布,诗性思维实际上是原始思维。中国古代文化几乎都是诗。诗经、楚辞、论语、唐诗、宋词……全是诗性语言,模糊不清,没有逻辑。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也就是说,“不学诗经的跳跃式联想思维方法,就没有悟性,就无法在社会上说话。”中国人对任何事情都是采取一种情感态度,包括新闻联播,动不动就是移情,有时候是滥情,好像不是在播新闻,而是在播一首顺口溜,播一首韵文、对偶句、抒情诗,没有客观的、科学的语言。中国是一个诗化的国度,这诗不是古希腊的史诗,而是“诗言志”的抒情诗。唐朝开科取士,诗做得好就可以当官;因为诗做得好,就可以讲出一番打动人心的道理来,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导民化俗。朝廷不是以法治国,而是是以德治国,以情治国,因为中国人的德就是诗情画意的情啊。

    诗性思维,又称原始思维,意指人类儿童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思考方式。其特征为主客不分,运用想象力将主观情感过渡到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从而创造出一个心物融合的“天人合一”的主体境界。弗雷泽认为人类思维经历了“巫术一宗教一科学”三个阶段,原始思维仍停留在最低级的巫术阶段。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原始人的思维重心是繁殖和食物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列维·布留尔在其《原始思维》一书中把诗性思维的心物融合的思维方式称为“互渗律”思维。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论”:一切存在物、人工制品都有神秘的力量,这神秘力量可通过接触、传染、转移等活动对其他存在物产生渗透作用。互渗即相互作用,譬如:写作中的“情景交融”,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都是这种互渗式的巫术思维的产物。

    国人的思维就是巫术诗性思维,把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天人对应”的手段硬扯到一起。譬如:“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就是把毫不相干的事硬扯到一起。这种乱比思维的特点就是跳跃式的联想,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乱比思维起源于《周易》。《周易》是本算命书,算命的“比”没有任何原则约束,完全是天马行空,像说相声般的随意。当人类大脑被“算命的乱比思维”占领了后,人类唯一可靠的“形式逻辑思维”便无立足之地。譬如:《本草纲目》记载:知了声音嘹亮,所以嗓音哑了,中医让病人吃蝉蜕。其实,知了无嗓门,那是腹部抖动发出的声音,所以,吃了知了壳,也治不了病。整个中医及其文化都是臆想,没有逻辑。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语法学、逻辑学,都是19世纪引进的。连语法、逻辑都没有的民族,就是非理性的半野蛮民族。说什么“东方理性”,完全是自我贴金。

    诗性思维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诗歌思维导致中国人言行两极性跳跃,缺乏理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情绪跌宕起伏,行为忽左忽右。

6

主题

303

帖子

13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375
金钱
466
发表于 2017-7-13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问候先生!

点评

同享此文,问好楼主!问好小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3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5
贡献
13723
金钱
18870
发表于 2017-7-13 09: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薛雪妹梅 发表于 2017-7-13 09:38
感谢分享!问候先生!

同享此文,问好楼主!问好小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5
贡献
13723
金钱
18870
发表于 2017-7-13 15: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周易》是一本算命的书真是无知之谈。同意林版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3 15: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疯人语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诗人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