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从古风到律诗的创立,诗的篇幅逐渐缩短。律诗一个起句,一个结句,中间加了两个对子,逐渐模式化,其实就是为“风月体”量身定做的。因为“风月体”多表现“风花雪月”及一些琐事,不需要大量的篇幅就可以展现。
而“咏颂体”(老干体)则不同,它所展现的尽是一些重大的、严肃的历史事件。“风月体”中的一些律诗创作手法在“咏颂体”(老干体)中很难展现出来。“咏颂体”(老干体)的取材大多时候必须采用严肃的直白形式表现,如果强行采用创作“风月体”的一些技巧,成功概率显然要低。所以如观个人认为,要使咏颂体”(老干体)律诗的“艺术性”能够普遍达到“风月体”的水平难度要大得多。既便让经常创作“风月体”的诗人来创作“咏颂体”(老干体)难度也同样会增大,其“艺术性”也会大大降低。
所以说:“咏颂体”(老干体)普遍缺乏艺术性和它的取材本身也有关联,并不是单纯地属于它们的创作人员的语文功底差所造成的。因此,“咏颂体”(老干体)可以考虑尝试多用古风、乐府等体裁去展示,在律诗中虽也时常有佳作,但是就整体而言在律诗的领域与“风月体”去“争锋”显然容易落于下风。
老干体的创作人群虽然以老干部为代表,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出于各种原因也在尝试着去写。国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一些国家领导人、一些英雄人物,社会中的一切“正能量”需要我们去传颂。这是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因为受到个别“风月体”诗人的一点嘲讽就裹足不前。我们有此志向的诗人应坚定信心,不可因受到一些挫折而动摇信心。
我们现在所学的英语是属于英国的“官方语言”,其实在英国的平民阶层不会去那样说,他们有专门的“英语地方方言”或是“俚语”。如果在英国,某个普通人突然哪天去说“英语官话”,那个人就会被认为有向上爬(升迁当官)的动机。
同样在中国,如果某位普通诗友经常去写“老干体”,也很容易被嘲讽为“假大空”,易被扣上“想走上层路线”的帽子。所以,我们一些有志于此的诗友不要受这些言论的影响。个别讽刺“老干体”的诗友并不是他们自身就没有问题,他们所归属的“风月体”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他们的作品比起“老干体”普遍立意不高,有些诗人的作品过度庸俗或是诗文中经常体现着“黛玉葬花”式的哀怨。长时间地沉溺于此也会给精神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那些短小的律诗仿佛成了一颗颗的水果糖,虽然乍尝起来很甜,但是由于立意都普遍平庸,终究缺乏精神营养,不能当饭吃。
所以说,无论是当今的“咏颂体”(老干体),“风月体”还是新兴的“国风体”都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都应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不可再“五十步笑百步”而相互攻击,要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的诗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