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4

打油诗的本质意义诠说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39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
贡献
122
金钱
182
发表于 2014-10-15 1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杨豪 于 2014-10-16 13:49 编辑

打油诗的本质意义诠说
——为打油诗平反
杨 豪


  如果“歪打”都可以“正着”,那么“平反”当可以“昭雪”,所以我想说说关于打油诗的话题。很多嘴上说打油诗的人并不懂得什么叫打油诗,他们往往是对自己以为不好的诗送一个贬称而已,全然不知道打油诗的本质意义,更不懂得这打油诗其实也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支并不另类而趣味丰饶的耀眼奇葩。
  一方面我们今天还把打油诗这个概念挂在嘴上,另一方面的确还有很多文学人士或文学爱好者在不遗余力地创作这种诗歌,别的不说,如今很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就在很大成分上使用了打油诗,如赵本山、黄宏、郭达、巩汉林等广受观众所喜爱的这些表演艺术家,如果他们的小品中真的没有了打油诗,可以说就了无趣味,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不可能如此大红大紫。因此我想说,与一些几近于失传的诗歌体裁如回文诗(倒读顺读皆成诗,文辞可谓优美,非一般人所能为,但几近于文字游戏,不管从诗歌形式上还是从创作要求上都缺乏应有的所谓心底情澜、笔端诗花的抒情功能)相比,打油诗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恒久弥新的生命力。由是可知,打油诗不是没有水平就可以写得出来的诗,不是胡来的诗。话说回来,胡来又怎么能叫诗呢?
  中国的打油诗可谓渊远流长,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宋钱易著《南部新书》载:“有胡订(音dǐng,原字为“饣”旁加“丁”字的左右结构,电脑未能输入——笔者注)、张打油皆能为诗。”据传,此诗体即为唐代张打油先生所创,故而得名,如明杨慎《升庵外集》即载有张打油先生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地品味一下这首打油诗是多么的了不起:目的是写雪景,但诗中却没有一个雪字,而是写江、写井、写白狗、写黄狗,通过这四者的形象来反衬雪的情状,一片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象跃然纸上,如在目前;而那“一笼统”、“黑窟窿”、“身上白”、“身上肿”又是多么的栩栩如生!雪大得只能看见一口井,大得黄狗变成白狗,大得白狗的身上也肿了,如此的形象,岂是等闲之辈所能为之?短短四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黑白相间,疏密结合,完全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写真图画,不可谓不经典!
  打油诗之所以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原因又是什么呢?一个社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我们的文学作品严格地说并不是为这一小部分人所创作的,而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写的,如果连他们也看不懂,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得到精神食粮,那么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谓曲高和寡是也。说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演说家,就是因为他在演讲的时候善于运用老百姓所喜爱的浅显语言来讲述深刻的道理,如用“王大妈的裹脚——又臭又长”这样的歇后语来让人知道什么是记流水帐的毫无意义又令人反感的文章;启功先生之所以是国学大师,与他那些学养丰厚的论文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一般人说不清楚的深奥学问不无关系,先生在谈到有些人总是说读不懂古文时,他说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形成习惯了就什么都好懂,如人人都会讲都懂得意思的“之所以”这三个字,其实恰恰是一个很不好讲清楚的文言文,但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就没有人说读不懂它。而打油诗,正是用这种老百姓听得懂的喜欢听的语言来写诗,多用俚语,诙谐幽默,暗含讥嘲,通过这样的手法让人们明白一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又未必人人注意的生活哲理与人生趣味,因而没有人不喜爱它,也因此历经一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依然一支独放,而且得到了广泛的继承与弘扬。
  打油诗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乃是因为它剔除了平仄韵律的限制,与一般旧体诗形成相对的阵营,体现为“无拘无束”的“随意性”,一读就懂,一懂就知其深意。但所谓没有拘束并不等于没有艺术手法,它同样需要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说不受平仄韵律的限制也是相对的,因为一首诗读起来必须是朗朗上口的,而朗朗上口就必然包含有平仄韵律的因素。如黄宏的小品《打气儿》里的句子:“苦不苦,想想人家萨达姆;顺不顺,想想人家克林顿。”首先它必须是押韵的(第二句换韵,对于律诗而言一般是不允许的——笔者注),其次两句的平仄重叠为“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如果是另外一种平仄关系,就不可能顺口;又如“妇联工作很高尚,身边可以搞对象;文联工作很清闲,动动笔杆就挣钱”,它的平仄体现为“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其上下句的平仄总是有一定规律性,或重叠,或相反,而且在关键字眼上与律诗七字句的平仄是相吻合的,这足以说明,打油诗的平仄虽然比较随意,但不等于没有平仄。我们平常曾读到一些不通顺的“诗句”,如“天上明月满又缺,你我何时能团圆”这样的句子,艺术性姑且不说,一是没有押韵,再是它的平仄体现为“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就是乱的,如果改成“天上月儿缺又满,不知伊人几时还”(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就会顺口得多,而且意味深长了,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押韵与平仄处理得好了。
  其实打油诗这种诗体并非中国所独有,外国类似的诗体称为doggerel,但它通常是指粗糙马虎、佶屈聱牙的诗,意思是因作者无能所造成的,但有时很有才干的诗人也偶尔为之,并且获得讽刺、滑稽的喜剧效果,此不一一。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打油诗其实是一种世界性的诗体,它同样是诗人(非通常意义所指)才能写好的诗,在我们平时说打油诗的时候,我们最该先了解的是什么是打油诗,而不能把不好的诗统统贬为“打油诗”,一则是缺乏起码文学常识的反映,再则是对打油诗这种诗体的无情亵渎。当然,我们不能认为说打油诗的人都是不懂打油诗的,更不能否认说别人的诗是打油诗有时乃是一种深情的赞美。

304

主题

7617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乌蒙诗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54
贡献
8079
金钱
9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10-15 2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最美的语言,最美的语言必须要有节奏有韵律,还要有味道。符合此者即为诗也!

12

主题

191

帖子

6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
贡献
195
金钱
242
发表于 2014-10-15 22:4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说作打油者无才!作诗本是文人相约成俗的游戏,打油诗一般被排斥不在游戏规则内,任何事理皆无绝对,入乡随俗,依规矩而成方圆,岂谓规与矩无以替焉,而方与圆标准何来!如君所言,不限游戏规则亦有可登大雅之堂者,此当别论!

34

主题

118

帖子

569

积分

栏目嘉宾

乌蒙诗韵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
贡献
80
金钱
272
发表于 2014-10-15 2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善打油者多见机趣,故写人写物入木三分,写情写景诙谐鲜明,往往能够雅俗共赏,走了以诗为用的路子。至于后来将口水文字全部归到打油诗里,似有糟蹋打油诗之嫌。
一己拙见,抛个砖。

点评

赞成, 打油诗,着一诗字,共性本也是诗,只是个性是打油而已,分类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6 11:55

72

主题

2179

帖子

7906

积分

常务管理

乌蒙诗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6
贡献
2346
金钱
2744
发表于 2014-10-16 1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天流云 发表于 2014-10-15 23:12
个人觉得,善打油者多见机趣,故写人写物入木三分,写情写景诙谐鲜明,往往能够雅俗共赏,走了以诗为用的路 ...

赞成, 打油诗,着一诗字,共性本也是诗,只是个性是打油而已,分类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2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