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词副首版
精华80
注册时间2015-6-24
威望1583
金钱4643
贡献2327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威望- 1583 点
贡献- 2327 次
金钱- 4643 枚

|
本帖最后由 兰亭郡主 于 2016-11-1 10:48 编辑
第36法: 一缕相思缘绮琴,红尘难得有知音。 不须海誓山盟约,锦字情深醉我心。 第37法: 轻吟了悟远贪嗔,褪尽铅华塑洁身。 浮利虚名无暇问,清源归本俗归真。
第38法: 娑婆世界悟因缘,物欲横流不测渊。 都说人生如梦了,几人未被利名圈?
第39法: 锦字骚怀暗自骄。一身清气脱尘嚣。 兰亭隐逸闲无事,赏月观花晚境瑶。
第40法: 明月送秋红叶题,故园留梦问兰池。 无端一阕相思引,陷此深情怨向谁?
第36法: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如唐杜牧《题城楼》:“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宋陆游《杭头晚兴》:“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第37法: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元宋元《讨柴》:“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山人指点长松说,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38法:“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如唐张祜《退宫人》:“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清朱凤翔《村外闲吟》:“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第3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如宋苏轼《春日》:“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元高明《题青山白云图》:“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如唐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宋张咏《雨夜》:“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