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2

再回首虔诚拜师欲学平水反挨板砖之我见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9 1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回首虔诚拜师欲学平水反挨板砖之我见

看过再回首先生的“拜师学平水音未果反挨板砖有记”及其相关链接后简直无语,本来不想置喙,因晓风轻送先生跟帖把我也扯进去了,不得不站出来简单说说我对此事的看法。
事情的过程大致如下:再回首发了一帖“恳请各位老师为我指点迷津”,自言是华北人,因缺乏东南一带类平水韵方言基础,为方便选平择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下平水韵表,结果却连他/她自己的平水韵作品也不会读,非常苦恼,几度拜师未果,才公开发帖求助。
屏间交流时,再回首先生对潭州雨梦先生说:“老师若有学平水音捷径,恳请不各赐教!”潭州雨梦先生大概是自忖能教,乃踌躇满志地答曰:“难倒不难,教请移步成都诗词楹联学会。”过程中,学堂窝人、植杖叟等多位平水韵资深诗友也曾临帖交流指导。诗友建议请他们到呱呱聊天去教,未果。或许考虑到跟帖太多,检索不便,有碍大家共同受益,再回首乃另发主帖“恭请潭州雨梦老师教我平水音”,请潭州雨梦先生先行教授一些预备知识并简单示范一下平水音。
再回首先生的态度不可谓不虔诚,言语不可谓不谦恭,比如,他/她曾对学堂窝人先生说:
学堂窝人老师玩笑了。还请先生正面指点迷津!
或许吧,我不清楚。恳请老师正面赐教!
回学堂老师,我是学了五四老师在14楼推荐的链接资料后才知道这一情况的。
哦,听说老师是平水韵资深诗友,请您不吝赐教,介绍一下学平水音的经验好吗?谢谢老师!
再如,他/她曾对金筑子先生说:
"金老师好!多谢您惠临指导!"
"字音是死的,正音怎么规定就得怎么读,押韵是活的,有宽严之别。
我不关心押什么韵,只求金老师等各位老师教我中古洛阳读书音呢。"
又如,他/她曾对植杖叟先生说:
植杖叟老师好!请您不吝赐教、指点学平水音途径和窍门为盼!谢谢!
蹊跷的是,回了植杖叟先生这帖后,再回首的相关主帖便被莫名其妙地先沉后锁了,同时惹了一身不是。此际锁沉帖虽被解开,但个中原委颇耐玩味,不禁想起那首蒙受不白之冤的《梦游寒山寺》以及被肆意曲解的《学诗有感》等等。
窃以为,这里毕竟是自由世界的诗词理论版,不仅面向全国,而且可以辐射全世界,还是别让全球华人和他国汉学家们笑话咱们的器宇比针鼻儿还小为宜。诚如北山首版对金筑子先生所言,“现在提倡双轨制,老金你说平水韵不是用来读的,再回首偏要读,那就让他读去好了,各行其轨,为何你不让他读?”说实话我也觉得金筑子先生锁沉再回首正常求教性研讨帖实属不宜。
至于深层次原因,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只可意会不宜言传,那就索性再凑几句,提请有关人等对照那则百万重金悬赏启事一并玩味吧。


闻再回首拜师未果反挨板砖有寄
   天下名师枉自多,终留话把与人说。
   诸公若有金刚钻,何事不接瓷器活。


附韵乃声韵先生百万重金悬赏原帖: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悬赏启事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2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中华新韵吟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9
贡献
11054
金钱
11887

勤勉版主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0-9 2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美吟,美文,章法娴熟,运笔精微 ;律韵谐焕,泼墨绮丽 。 激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9 2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10-9 22:47 编辑

关于中古音韵,现在有书可查的就只剩广韵了——我们不妨称他为平水音吧。各地方言中都保留着一些,同时也丢失了一些。但或各方言音系的内部修正,以致于许多地方都认为自己的方言音是符合平水音的,这也正是平水韵能够存在至今的理由。当然平水音是不应有多种读音的,但各地方言音并不统一,这是个很矛盾的地方。谁敢保证自己的方言音才是正确的平水音呢?!既然如此,那就不妨以语音学家们的拟音来代替平水音吧。有拟音,也就说明,平水音还是有人会读的,只是读的不那么标准罢了,就象一般人所讲的普通话那样,也是不够标准的吧。
吟者的用韵之争,可以歇歇了。如果认为自己还是有点诗才的,那就不妨多多写些诗来,特别是好诗是靠写出来的,而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这是新韵版的管管对吟者五四讲的话。我就借来劝劝他吧。希望他能够明白。
(附新派词人老大(常务管理)在你的主帖《怎样理解“全唐诗只有一千多首是诗”之说》的跟帖:诗的阵地不要乱,本来就是负偶顽抗,还打内战。好诗好词,是写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说实在的,你耗在这个上时间太多,是不是太可惜了?我真替你不值啊。新韵最终代替平水占据主流,只是个时间问题,你何必急在一时呢?我是讲吴语方言的,平水韵的拟音我自然基本会读,同样的你也会读的吧。但因为受众的因素,我们就是读了,人们听得懂吗?各教课书以及注音读物,也是将古诗文的读音定格在今音上的,这显然是对的。只是在平仄和押韵上,若与格律有违时,才作出适当的解释吧。
好了,对新旧韵之争,你争也这样,不争也是这样,等用旧韵的人死的差不多了,不就是新韵占据主流了吗?你就这么等不及,你怕等不到这么一天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5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