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十二年(组织救贫会) 【词林正韵 第十一部】 中国旧时黑暗,得华寻觅光明。 初交公略在兵营,志趣相投共命。 团结穷人好友,暗中组织同盟。 救民救国不为名,除恶安良血性。 【注释】同盟:即救贫会。 彭得华结识了营部文书兼团训练队语文教员黄公略。黄是湖南湘乡县人,原名汉魂,字家祀。少年好学,喜读兵书,对张良受书于圮上老人黄石公得以精通韬略,后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故事甚为喜爱,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黄公略,又自号石。彭得华把同班士兵李文彬介绍给黄公略。李是湖南宜章县人,高小毕业,品学兼优,因家境穷困弃学从军。3人志趣相投,同抱爱国热忱,遂成好友。李文彬写信告诉家里人说:“我要追求光明,扫除邪恶,已将文彬之名改为灿。”彭得华还结交了20多个学生和贫苦出身的士兵做朋友,同黄公略、李灿一起,相约“以救国救民为宗旨,不做坏事;不贪污腐化(包括不刮地皮,不讨小老婆),不扰民”。1920年夏,彭得华与李灿、王绍南、张荣生、席洪全、祝昌松、魏本荣共7人秘密组织了“救贫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