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5
注册时间2015-1-6
威望1213
金钱3670
贡献2037
金牌会员
 
威望- 1213 点
贡献- 2037 次
金钱- 367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6-4-5 2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尘 于 2016-4-5 21:17 编辑
丁翠华 发表于 2016-4-5 19:43
赞美赏读,致意问好~紫薇花瓶为离堆公园“镇园三宝”和“桩头六宝”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桩头盆景,位于一圆形花坛之中,正当清溪园的视觉中心,宛若放置一古朴的花瓶,花瓶之中一枝花亭亭玉立、形象动人。紫薇花瓶用紫薇做成,高约5米,树龄长达1300余年,是经过十几代园艺师精心培植方成今日之形貌。树干通过密植和蟠扎,形如镂空的花瓶,由于树龄长,树皮早已脱尽,树干光滑圆润,犹如一只形体富于曲线美的温润镂空玉瓶。更令人叫绝的是紫薇一株出于瓶口,形如插花。若当夏秋之际紫薇花期,鲜花盛开,此盆景就如一古色古香的花瓶插满富贵的紫色花朵放置于几案之上,贵气十足、充满祥瑞。
紫薇屏风既为离堆公园“镇园三宝”之一,又是“桩头六宝”之一,是川西盆景的代表。紫薇屏风植于宋,成型于明末清初,是难得的珍品。它位于从紫薇花瓶到水池的路口,正挡住离堆最大的水景观赏处,起着障景的作用,同时由于屏风是镂空的,又有漏景的作用,这种似遮未遮的造景手法,增添了园林景观的层次和水景的神秘感。
紫薇屏风由紫薇、银薇和翠薇三种数株紫薇密植和蟠扎而成,代表了川派盆景蟠扎技艺中平面蟠扎的精华。整个盆景上部为三株紫薇[1],下部似长方形篱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屏风的视觉焦点中心位置,由两株银薇弯曲蟠扎成瓶型,形似一花瓶,瓶口一株银薇插入其中,形似插花,形如紫薇花瓶的平面造型;第二部分为屏风的左边靠小径的部分,由一簇较粗的翠薇蟠扎而成,形成屏风的左部边缘,树干光滑,颇有质感;第三部分为屏风的右部,为一簇较粗大的紫薇蟠扎而成,形成屏风右部边缘,与左部对称。左右边缘的两簇紫薇形如两只凤凰引颈回望中间插花的花瓶,非常形象生动。花瓶和边缘为密植的细小紫薇树若干蟠扎成篱笆桩,形成镂空屏风。
紫薇屏风运用了树株大小的不同安排整个艺术造型,形象逼真、生动,富于层次感。屏风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不但具有使用功能,如分隔空间、隐蔽等,而且具有审美功能,大多屏风与书画、雕刻相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屏风的塑造素材则全部取自天然的紫薇树,经过数代园艺师的人工蟠扎、培育,构图大气、浑然天成,真正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紫薇为道教圣树,民间又称为紫薇菩萨,因此传统中国文化中紫薇具有辟邪作用。盆景大师运用紫薇做成屏风,完美的结合了屏风的隐蔽功能,加上精巧的技艺,使整个盆景形象生动、意趣盎然。
古银杏桩
堰功银杏张松植,千载风霜白鹤姿。
昂首叨翎抟振翅,欲腾似舞眄晨曦。
古银杏桩头,树高6.3米树围最宽达5米,相传是东汉末年益州别驾张松亲手所植,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支仙鹤。仔细观察,树枝和树干上长有下垂的突起,据说非有千年以上之树而不可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