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远客常来,沿道欢声桂子开。
未见千年皇帝果,细窥十粒岭西梅。
店东长袖诓高价,川汉掏囊叫破财。
投诉公门机影动,新闻早纸已成堆。
(綜合報道)內地有媒體亦報道旅客在港懷疑被逼以天價購買「皇帝果」事件。一名成都遊客聲稱在尖沙嘴一藥房,在不知情下被刷信用卡,購買六十錢「皇帝果」,金額高達二萬二千八百元,「黑店」亦施以「先斬後奏」手段,將「皇帝果」製粉,旅客無法退貨,後來在警員交涉後以二萬元簽帳。但所買的「皇帝果」更可能只是已經價值便宜的「西青果」,大部分更已發霉。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在發生遊客遇襲死亡事件同一天,成都遊客許先生於尖沙嘴加連威老道一間藥房打算買一支一百二十六元的止咳藥給兒子。店員拿 許先生信用卡一邊刷卡,一邊拿出一瓶標註為「皇帝果」的中藥材推薦,指磨成粉後治療咳嗽特別有效。許先生指當時店員指是送點給他試用,效果好再來買。 疑為平價西青果 但他在簽名時看到店員遮住的消費金額竟變成二萬二千八百元,立即提出異議。但店員語氣強硬,指「皇帝果」是三百八十元一錢,他買了六十錢,已經有八折,更送他止咳藥。許先生指自己從沒有要求買「皇帝果」,但店員已經「先斬後奏」磨成藥粉讓他不能退款。 許先生其後報警,兩名警員到場調停,他因趕飛機,以二萬元簽帳離去,惟心有不甘,再買了一錢即九粒完整的「皇帝果」,結果在回到內地後發現這應是常見中藥的西青果,售價約兩元一 ,價格相差一千三百多倍。九粒「皇帝果」中,也僅有一粒表面正常,其他都發霉。 有關藥房反駁指許先生事先已知價格,又指沒有遮住帳單金額。消委會指在收到投訴後會按既定程序處理,與有關商戶聯絡及調停。消委會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執法,保障消費者權益。 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