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回复: 5

[国学纵横] 五律 释永信

[复制链接]

1195

主题

423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66
贡献
4984
金钱
1015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5-8-2 19:25 编辑

五律   释永信
方今变异多,古刹辟禅说。剃度脱俗寡,披袈贪欲卓。
声名传宇内,因果报阎罗。和尚无踪影,奸充布袋佛。

130

主题

631

帖子

4360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6
贡献
898
金钱
177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少林寺的存在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也给千年古刹和中国佛界招来巨损。
过分商业化,使少林寺迷失方向,修行让位于赚钱,佛文化被市场化占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3

帖子

5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26
金钱
21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戒成无戒,袈裟变掩体,和尚不和尚,主持真秃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1513

帖子

76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95
贡献
1911
金钱
304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佛,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尊重;作为一种信仰,可以忽略;作为一种祈愿,应该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42
金钱
5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与尚

"和"指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僧团准则。‌‌
"尚"体现修行者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志向。
两者构成"和尚"完整语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1513

帖子

76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95
贡献
1911
金钱
3049
发表于 昨天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四圣六凡,看完才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成败因果皆由自己决定


佛教中的四圣六凡,是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
一、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有自觉(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令他人觉悟)、觉行圆满(自己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三种含义。具此三觉名之为佛,如释迦牟经佛、阿弥陀佛等。佛教以佛为四圣中最高者,谓对宇宙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明了。学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二、菩萨。著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即觉悟的有情,有自觉、觉他两种含义,但缺“觉行圆满”。故次于佛。佛和菩萨皆是大乘圣者。
三、缘觉。辟支迦佛陀之意译,亦作“独觉”或辟支佛。据佛教解释,多出在无佛之世。因根性较利,自己观察当前事缘而能悟道,故名缘觉。又因不待师友指点,自然悟道,亦称“独觉”。在三乘中属中乘圣者。

四、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声闻,一般又可分为四级,即须陀洹果、斯陀江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通称为四果圣人,以阿罗汉为最高。在三乘中属小乘圣者。
六凡,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虽同为凡夫,但因善恶业果境地的不同,又分为六种,名为六凡,亦称六道天道。即天界众生。有三界二十八重天。从人间往上有六重,名“欲界天”,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
欲界以上有四禅十八天,名为“色界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只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四禅中初、二、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合为十八天。
色界之外另有四重,名“无色界天”。因没有色身形相,故名无色界。它只有精神心识的存在,通常还都处在寂静定境,故又名“四无色定”,也称“四空天”。


二、人道。指人类众生。诸佛贤圣多出在人间。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辦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能明理祛惑,转凡成圣。
三、阿修罗道。属于非天道,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统率夜又、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
四、畜生道。包括牛羊豕马及一切虫禽兽等。此等众生,生活住处多受自然的支配,无改造环境的能力。有的依附人类生活,如牛羊鸡犬等;有的弱肉强食,如虎狼之于獐兔,鹰之于雀虫。
五、饿鬼道。是一种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在饥渴历千百年不闻浆水之声者,常受饿渴痛苦,故名饿鬼。
六、地狱道。即地下牢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

佛教认为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奉行上品十善业,修四弹定及四空定等,可分别生三界诸天道:修五戒或中品十善业可生人道:作下品十善业可生于阿修罗道;作下品十恶业者,多堕畜生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于饿鬼道;造上品十恶业及五逆罪者,即于地狱道。

看完佛教的四圣六凡后便可明白,修佛者虽然全希望自己可以得四圣福佑,但同时也要注意严于律己,千万不要道貌岸然。人即使高明到极致可欺骗终生,但却欺骗不了内心还有满天神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今日种下的因早已埋下了日后之果,所以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天注定,而是由己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3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