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8

[转载] 中国抗战诗词精选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630

帖子

433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1
贡献
892
金钱
176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7 19:2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琴 于 2025-7-7 19:29 编辑

中国抗战诗词精选

系由杨金亭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诗词选集,属“纪念卢沟桥事变六十周年丛书”之一,旨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景。全书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为时间背景,收录齐白石、沈钧儒、郭沫若、毛泽东等200余位政界、军界及文艺界人士创作的近600首诗词作品。

作品涵盖律诗、绝句、词牌等古典体裁,主题聚焦民族危亡中的爱国精神,既有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等重大战役的纪实抒写,也包括《长征》《沁园春·雪》等经典名作。部分诗稿如王冷斋《卢沟桥抗战纪事诗》、戴安澜远征军诗作直接记录战时场景,呈现全民抗战的历史脉络。


作品目录

齐白石 四首
见当局毁城售砖有感
题《螃蟹》图
题《鸬鹚图》
商衍鎏 一首
戊寅除夕
沈钧儒 四首
自由
晓闻炮声
闻克百灵庙刘团先
入城
从军乐
陈叔通 一首
日寇乞降喜而不寐
枕上作
黄祝渠 一首
女壮丁行
黄炎培 五首
义军行
吴玉章 五首
和印泉老兄七七抗战三年
纪念感赋原韵
何香凝 四首
致黄埔学生将领
香港沦陷后赴桂林有感
感怀
于右任 十首
长歌复短歌
鹧鸪天三首
诗人节
战场的孤儿四首
满江红
叶恭绰 一首
好事近・卢沟桥
杜 衡 一首
卢沟桥衅起
杨沧白 五首
十九路军上海御倭
感赋
闻热河陷
喜闻宋哲元军大捷
闻南京夷军屠杀至数十万人
悲愤有作
闻黄河大决,
骇然有赋
邵力子 一首
满江红・挽张自忠
将军
程 潜 二首
秋风辞
抗战四十二韵
霭 � 一首
平型关大捷
冯玉样 一首
长期抵抗
陈树人 一首
元日同王志远登
黄鹤楼 …
谢觉哉 三首
浪淘沙・谒黄陵二首
抗日战争胜利
邢 端 一首
浑和面谣
钱来苏 二十一首
九一八国难后有所见闻
愤而赋此
雪耻日
满江红・感怀二首,用
岳武穆韵
悼梅畹华
延安新年口号四首
马叙伦 十首
闻警
遥吊佟麟阁赵登禹
两上将
闻廊房丰台之捷
闻丰台再失平津继陷
九月十八日正望
前一日
李木庵 十九首
感时
延安新竹枝词录
十七首
南征曲
宋哲元 四首
杀敌救国歌
杨树达 二首
和弘度观演苗君可秀事
有感作
林伯渠 一首
和朱总出太行韵
李济深 一首
诔张自忠将军
叶楚伧 一首
庐山闻卢沟桥之变
柳亚子 五首
题救国画展会合作
为人题词集
酹江月
八月十日夜电传倭寇乞降,
十二日补赋一首
戏改放翁临终示儿诗一绝
示无忌、无垢,兼寄
无非海上
熊瑾玎 一首
毛泽民同志来牢监
探望
董必武 一首
西安得林老信再次
前韵
朱德 七首
寄语蜀中父老
太行春感
赠同袍战友
出太行
我为陈毅同志而作
游南泥湾
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
汪辟疆 一首
清明
刘永济 一首
满江红・东北大学抗日
义勇军军歌
朱蕴山 一首
喜闻红军胜利到陕北
陈中凡 二首
晤蔡廷借将军口占
奉赠
闻日寇败退
欧阳予情 四首
《梁红玉》剧本脱稿弁以
四绝
陈铭枢 一首
挽张自忠将军
汪 东 一首
声声慢・读涉江词和其闻
日本投降之作
李家钰 一首
七绝
张治中 一首
挽张自忠将军
陈寅恪 五首
七月七日蒙自作
广州湾舟中作
用义山无题韵
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
日本乞降喜赋
九月三日日本签订降约于
江陵感赋
南朝
高崇民 三首
矢志报中华
七绝二首
刘 异 一首
满江红
王冷斋 五十四首
国耻
随军抵济南亲值五三
惨案感赋
卢沟桥抗战纪事诗
五十首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晚
八时闻爆竹声乃知日敌
乞降狂喜书感
哭亡女一秀
郭沫若 九首
又当投笔
登衡岳
抗日抒怀四首
祝《新华日报》五周年
纪念赵一曼
续范亭 二首
绝命诗二
毛泽东 四首
念奴娇・昆仑
长征
沁园春・雪
悼戴安澜将军
梅兰芳 一首
题自画《达摩》像
叶圣陶 一首
长亭怨慢
许伯建 一首
满江红
唐玉虬 十五首
名夫子书犒军歌
大刀队歌
关东志士歌
哀南苑
战上海
战南口
南口一卒
南口恨
娘子关歼贼歌
沈烈士崇诲
台儿庄大捷二首
赠第十九路军蒋蔡戴
三将军
龙沙一首・赠马占山
将军
今代木兰辞
吉鸿昌 二首
进攻多伦训誓
就义诗
张恨水 七首
《弯弓集》补白诗
咏史
健儿词
过东单
茅 盾 二首
无题
桂渝道中杂诗寄桂友
胡厥文 三首
匹夫责
台儿庄大捷
郁达夫 五首
过岳坟有感时事
满江红・题戚继光祠
郭沫若氏自长江战线归来
谈及寒衣与文人少
在前线事
离乱杂诗
叶 挺 钱俊瑞 一首
皖南重围中口占
罗卓英 二首
卢沟桥
王陆一 二首
卢沟桥始击敌
叶剑英 五首
登祝融峰
看方志敏同志手书
有感
满江红・悼左权同志
刘伯承同志五十寿祝
二首
陈兼与 一首
八月十日夜即事
王统照 一首
南北
田 汉 一首
重返劫后长沙
陈国柱 九首
号外
天津东车站候车遇雪
新四军四支队集结
金寨
吊刘志丹同志
周恩来 一首
千古奇冤
林散之 四首
淫雨五首(选三)
都中
大 可 二首
飞将军歌
哀姚子青将军
老 舍 六首
流亡
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成立
自励
多情最是卢沟月
村居
乡思
潘伯鹰 四首
祝融峰
七月二十八日晨七时我军克复
丰台廊坊喜纪
闻天津战事惨烈感愤
成诗
何处难忘酒效白乐天
易君左 一首
“七七”二周年口号
易安华 一首
示子女
钟 毅 二首
抒怀
断句
黄樵松 一首
无题
王子壮 一首
闻日寇投降狂喜书怀
李竹侯 二首
墨索里尼被枪决,法西斯
领袖多人被处死
苏联对日宣战,红军
向满洲进攻
夏承焘 二首
长亭怨慢
浣溪沙・九月九日温州
观祝捷
王蔗常 一首
大刀勇士
冰 心 一首
七绝
王劲哉 一首
感怀
林啸鲲 四首
读丘沧海先生《割台湾诗》
有感
马本斋 一首
七绝
陈 毅 八首
登大庚岭
生查子・国共二次合作
出山口占
闻八路军大捷
卫岗初战
记遗言
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
中有十年不见者
延安宝塔歌
过太行山书怀
王礼锡 二首
到剑门关
雷鸣万壑
徐向前 一首
忆响党铺之战
唐圭璋 一首
望海潮・七七抗战
纪念献词
丁 宁 二首
扬州慢・南行道中
一萼红・芦雁
姚伯麟 一首
沪战发轫
李一氓 三首
七七纪念三首
戴安澜 二首
七绝二首
唐天际 二首
抗日救国保家乡
缪 铖 一首
京阙篇・廿六年秋作
哀北平之沦陷也
谢晋元 一首
七绝
卢 前 二首
鹊踏枝・读报知
北平危矣
水调歌头・七月八日得
宛平之警
吕正操 一首
桑园突围
李少石 一首
寄母
华钟彦 一首
“八一五”日本投降
感赋
王季思 九首
关山月
小令
钱小山 一首
八百壮士
宛敏� 一首
抗战胜利交通梗阻
感赋
俞大文 二首
神州国耻须长记
观《四世同堂》电视剧
有感
刘克生 二首
盟军胜利日本投降
罗芳� 二首
为台儿庄战役而作
粟 裕 一首
卫岗初胜
萧 军 四首
惊讯
悼念关向应同志
胡希明 一首
除夕临县
王沂暖 一首
湘中猛士歌
李贯慈 一首
哭辽东
陶 铸 二首
狱中
大洪山打游击
苏渊雷 一首
战局
萧 克 二首
北渡拒马河
七绝
刘田夫 二首
抗日战争胜利
五十周年
魏传统 一首
五绝
钱仲联 三首
中秋月蚀
雁门太守行
闻平型关大捷喜赋
沈祖� 七首
浪淘沙
西平乐慢
一萼红
鹧鸪天
声声慢・闻倭寇败降
有作
许宝� 一首
浣溪沙・题《卢沟晓月》
摄影
张平凯 一首
平型关战斗颂
萧向荣 六首
红军东征诗
钱钟书 四首
故国
哀望
将归
巴黎归国
文怀沙 一首
五绝
邓 拓 九首
晋察冀军区成立志感
读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
狼牙山五壮士
赠边区参议会诸老
步皓青老人原韵
题聂荣臻同志像
清平乐・庆祝抗战
胜利
欧阳文 二首
七七事变
开赴前线
文家驹 一首
长沙大火
端木�良 一首
纪念王冷斋
王建中 二首
临江仙并序
七律
范子瑜 一首
抗战回忆
李 桢 一首
江城子・援绥抗战
沈信夫 二首
七律二首
孔凡章 一首
酉阳秋兴
刘力生 三首
纪事诗
回顾平北根据地战斗
往事
吴天任 一首
七七
黎兑卿 一首
清平乐・寄远
陈 雷 三首
歌抗联战士
悼张兰生
赵尚志将军之歌
曹大铁 三首
水调歌头・悼四行孤军
谢团长
水调歌头・讨汪逆还都
满江红 抗战胜利凯歌
刘逸生 一首
喜悉日寇无条件投降
乐时鸣 四首
长春伪宫看日寇罪迹展
念奴娇・一二九运动
五十周年
青玉案・访皖南新四军
军部旧址
访水西江南指挥部旧址
李 锐 一首
愤时
曾 理 二首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五十
周年(二)
胡 绳 一首
过南京夜闻东北流亡学生
唱“松花江上”
阎学增 一首
述志
宋槐芳 一首
孤儿行
娄师白 一首
题牡丹图
吴丈蜀 一首
风人松
韩 雪 五首
挺进敌后组词
清平乐二首
王和政 一首
纪念抗战胜利,
追悼阵亡烈士
邓 铣 一首
望海潮・斥日本文部省在
教科书中篡改侵华
历史
陈邦炎 二首
踏莎行・秋登香山
金缕曲
刘初鹏 一首
时局有感
谢东藩 一首
驳日人非侵略论劝战赔
认罪
王谈芳 三首
“九一八”事变后街头听
东北流亡同胞唱《流亡三部曲》
霍松林 七首
卢沟桥战歌
哀平津,哭佟赵二将
闻平型关大捷,喜赋
八百壮士颂
喜闻台儿庄大捷
惊闻南京沦陷,日寇
屠城(二首)
陈一虹 二首
日寇投降后由平西奔赴
张家口
水调歌头
江洪涛 一首
满江红・痛檄日军南京
大屠杀暴行
孙轶青 一首
七绝
郑 直 七首
卢沟桥七咏
刘廷良 一首
过无人区
何 松 一首
忆营救美国飞行员
脱险
郭小湖 五首
清平乐・抗战支前
清平乐・麻雀战
浣溪沙・埋军粮
浣溪沙・灭蝗蝻
浣溪沙・采榆钱
陈一民 二首
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感怀
叶元章 一首
念奴娇・忆南京
大屠杀
熊 鉴 五首
中日战争反思
路志霄 一首
中华健儿歌
徐 康 一首
往事萦怀五十秋
丁 芒 一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汪民全 一首
卢沟桥
李寿冈 一首
短歌激越识芳名
王光伦 一首
宛平城歌
刘 征 二首
夜雨暴至兼发信雷,起坐,
悚然赋此
方夜欲睡,惊闻洛阳
陷贼
盛绳武 一首
颂卢沟抗敌将士
李曙初 五首
书愤八首(选五)
刘华� 一首
后梅溪曲
焦琴颐 一首
忆北平沦陷
石理俊 一首
家祭
林从龙 一首
“七七”过卢沟桥
萧永义 一首
六州歌头
张旭初 二首
日寇阿部规秀中将
被击毙
点绛唇・俘日天皇表弟
赤木大佐
欧阳中石 一首
五绝
陈莱芝 二首
诗四首(选二)
廖平波 一首
满江红
曾有才 二首
前事不忘后事师
鹧鸪天・血泪啼痕
白 坚 三首
诛奸篇
项 榕 一首
闻日寇宣布投降
李汝伦 四首
八・一五日寇无条件
投降
街头
李 铎 一首
七绝
余光荣 一首
六州歌头 屠城恨
王春霖 一首
过卢沟桥
沈 鹏 一首
七绝
杨金亭 二首
寄儿童团旧友
谒宁津烈士祠
封 敏 一首
抗日儿童团
段天顺 六首
登喜峰口长城怀古
听万人黄河大合唱有感
平西抗日烈士陵园
老帽山六壮士碑
王家台抗日烈士公墓
河北乡革命烈士碑亭
欧阳俊 一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题南京大屠杀
血泪图
李仲元 一首
七律
方淑慎 一首
渔家傲・乡思
王 � 一首
满江红・悼左权将军
邱鉴波 六首
保卫黄河
百团大战
太行烽火
冀中反扫荡
斥篡改侵略史者
五十年生聚,
五十年教训
丁纲之 一首
八女投江
马祖熙 一首
金缕曲
王 龙 一首
�字捐金救国自题
王羽翔 一首
卢沟桥壮士歌
石颜也 一首
黑马歌
辛际周 二首
书愤
李宗膺 四首
书愤
李�生 三首
天津之变步持大韵
相答
听 风 一首
胡烈士沉车杀敌歌
吴其昌 一首
水龙吟・哀居庸关
希 鲁 一首
日本人寇东三省感赋
陈振鹏 一首
六州歌头
张文瑞 一首
七七抗战纪念日感赋
张寿龄 一首
清平乐・赵登禹将军喜峰口
雪夜击日寇
佚 名 二首
满江红二首
周又赉 一首
赠二十九军
耐 之 一首
自强歌
星 槎 一首
慰马占山将军
钦 人 一首
疯汉歌
唐润民 一首
七七事变
钱振� 一首
北来
姚 萍 一首
贺新郎・欢庆八一五
日寇投降
龚诗模 一首
同仇敌忾话抗战
葆 馥 一首
百字令
谭 锋 一首
闻郁达夫南洋遇难诗以哭之
(二首录一)
戴 坚 一首
碧云深・卢沟桥事变
濮智铨 二首
日军侵入宛平书此以
�我国人
南苑之役赵登禹佟麟阁将军
死之书以致悼


107

主题

278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44
贡献
3321
金钱
4928
发表于 2025-7-7 2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朱德《寄语蜀中父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278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44
贡献
3321
金钱
4928
发表于 2025-7-7 2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630

帖子

433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1
贡献
892
金钱
176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2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两首《满江红》(金台随感)----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师北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国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争。为了这个胜利,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付出血的代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完全是事实的写照。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每当想起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相继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我就常常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两首《满江红》,两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挽歌!
  
      一首是叶剑英同志的《满江红·悼左权同志》: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试看那,Z枪满地,汉家旗帜。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崦嵫日,垂垂没;先击败,希特勒。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这首词作者标明作于1942年7月7日。左权,湖南醴陵人,1905年3月15日生,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后到中央苏区,参加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所部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朱德称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1942年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七岁。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抗日名将左权》,生动表现出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朱德悼诗说:“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叶剑英这首《满江红》,“风起云飞怀战友”,更是情深意切,气势磅礴,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另一首是邵力子先生的《满江红·挽张自忠将军》:
      “澒洞烽烟,听鼙鼓,声声未歇。惆怅忆,将军百战,死绥壮烈。叱咤恍闻戈指日,光明共见心如月。叹中原父老望旌旗,同悲切。/寇患亟,仇待雪。殁犹视,恨未灭!问谁能忍金瓯残缺。黄土萋萋宿草泪,沙场汩汩军人血。是丈夫,皆应继风徽,收京阙!”
       这首词作于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之后。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生,山东临清人。1933年任长城抗战前线总指挥,1937年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同年10月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枣宜战役中率领部队对日军作战时中弹殉国,终年四十九岁。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惟一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朱德、彭德怀挽联称其“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周恩来为纪念碑题写的悼词称“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两首《满江红》,堪称抗战词史上的双璧。
       前人论词,以为小道也,末技也,不知词亦载道,更不知词亦史也。读此二词,雷霆之声轰然于纸上,悲壮之风激荡于心头,岂附庸风雅者所能信笔涂鸦哉。义帜高张,总是英雄争先;国难当头,人道匹夫有责。开卷见人,勇者已成烈士;睹词思义,知音千古风流。由此观之,炎黄子孙肩负重任之形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事业,尽在其中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630

帖子

433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1
贡献
892
金钱
176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2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觉哉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转自:党史网

谢觉哉,中共“延安五老”“长征四老”之一。作为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的数十载革命生涯可谓波澜壮阔,与之相伴一生的是他饱含深情的诗词创作。这些诗词不仅承载了他的战斗足迹,更凸显了其革命壮志和豪情。今年是谢觉哉诞辰140周年,重新体悟他诗词中的炽热情怀,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也有助于感召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振志气、昂首向前。

载得东风归故里。在中国,乡土是革命孕育成功的沃土,也是革命者们时刻萦绕心间的生命之根。在谢觉哉诗词中,家乡湖南省宁乡萧家湾的山水草木与故人村舍,都在字字句句中化为田间风光,寄寓着浓浓的怀乡之情。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谢觉哉离开家乡,矢志不渝投身革命,这一去就是整整10年。这期间国共两党处于敌对状态,他不能也不便给家人写信。直到1937年春,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区恢复通信,谢觉哉才得以发出第一封家信,该信以一首五古长诗《诗·简》代之,诗中写道:“家乡时入梦,风景依稀中。园韭绿如褥,庭松苍似龙。”思乡难归,家乡院子里绿韭成片、苍松如龙,只有院子的主人不知归期是何年,怀念家乡的深切与苦楚力透纸背。同年,在《菩萨蛮·讯邻》中他写道:“堤柳庭篁永苍碧,勺园双井都陈迹。卌载记依稀,远游人未归。未必便桑海,只愁音貌改。魂梦幻耶真?驰书问比邻。”诗中一方面借用《神仙传》中“沧海化桑田”的故事比喻离家已久,世事变迁;另一方面化用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诗意,表达自己离家多年未归的境况,更显情真意切。

在早年求学过程中,谢觉哉与故乡的师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也对他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他在《感赋答国仁》中写道:“女峰螺岭记寻春,竹翠桃红掩映新。应识殷生昔栽树,难逢向氏旧游人。长溪鱼跃花飞柳,夹岸莺啼芽绽春。载得东风归故里,青山白发两情亲。”诗题中的国仁,即姜国仁,是谢觉哉的老乡,曾写信给谢觉哉说来年要回故乡庆祝生日。山河收复,故友仍在,10余载在云山生活的点点滴滴立刻涌上心头,于是作诗一首,既表现了他对家乡故友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在抗战胜利后欲回故乡、与故乡山水相见的急切心情。

衣冠何日葬梅花。在血与火的革命生涯中,在追求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历程中,谢觉哉与战友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的不少诗词以战友情为主题,赞颂了战友们崇高的革命信仰与风范。谢觉哉悼祭和怀念亡故战友的诗词颇多,这些诗词感情浓重、真切深挚,形象地再现战友的笑貌音容、性格特点以及与诗人之间的至真情谊。与他同为“宁乡四髯”之一的何叔衡于1935年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对于这位志同道合的挚友,谢觉哉多次作诗怀念。如1943年,他在《感旧》中写道:“叔衡才调质且华,蹊径独辟无纤瑕;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暗用史可法守扬州壮烈牺牲典故,歌颂何叔衡虽衣冠不在,但浩气长存。

革命之路,道阻且长。彼时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报国争先的真实境况在谢觉哉的诗中再现。挚友毛泽民、陈潭秋被军阀盛世才杀害两年后的1945年,方得到消息的谢觉哉悲愤至极,奋笔写下《闻毛泽民、陈潭秋被害》一诗:“又是严冰至,难羁白日驰。卷帘观雪积,展卷诉灯知。天际明如火,寰中乱似糜。友星边塞陨,愤泪忽横滋。”此诗蕴含了诗人在挚友遇难后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情感,表达了对挚友崇高心灵、坚贞品格的赞颂之意。唯有这些革命先辈们无私的牺牲与奉献,才有今天的朗朗乾坤与天地清明。谢觉哉诗歌中对于战友情谊与革命战斗的书写,记述了那一段革命岁月里的人与事,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行经万里心犹健。“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谢觉哉的一生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终其一生始终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奔波操劳。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先任内务部长10年,后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3年多,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辛勤工作,甘当人民公仆。他经常教育子女:“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帮助广大人民能过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入新阶段,各类民生工程成为建设重点,其中水利工程事关百姓福祉,尤其重要。针对各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谢觉哉经常不辞辛劳地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足迹踏遍晋、鄂、湘、陕、川等省。在探访中,他对黄河治理情况更是尤为关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曾在暴日下行程180公里查看灾情、视察堤坝、慰问军民。1959年11月3日,谢觉哉来到正在施工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工地,看到千百年来的梦想终于在人民奋斗下变成美好现实,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写下一首《西江月·参观三门峡》。词中写道:“斩断神牙鬼爪,镶上一串明珠。出山蛟与跃门鱼,至此完全约住。陆上水愁不足,河中水患有余。而今装入净瓶储,听我杨枝挹注。”这首词气势磅礴,满怀着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指导下改造自然成功的喜悦。从古到今,人们梦想着将黄河变害为利,如今三门峡水库拦蓄大量黄河水,坝上的闸门可以控制流量,用于分洪、发电、灌溉。在人民的奋斗下,一朝天地改,旧貌换新颜,一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画卷在诗中铺展开来。

“行经万里心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给人看。”谢觉哉晚年所作的这首诗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回顾一生,谢觉哉以其炽热的革命情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其充满才情的笔触将思乡之情、战友之情、人民之情寄寓在诗词之中,一腔热血,兢兢业业。奠基革命路,文艺亦巍峨,谢觉哉诗词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至今仍鼓舞着一代代奋斗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504

帖子

76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7
贡献
1896
金钱
3021
发表于 2025-7-8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香凝:
《为中日事赠蒋介石及中国军人的女服有感而咏》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香港沧陷回粤东途中感怀
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504

帖子

76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7
贡献
1896
金钱
3021
发表于 2025-7-8 11: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過南京夜聞東北流亡學生唱“松花江上”
胡繩

木落山空夜更涼,石頭城下唱松江。沃原千里無顏色,志士如何不斷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504

帖子

76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7
贡献
1896
金钱
3021
发表于 2025-7-8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场的孤儿(四首)
于右任

举国愁兵火,流亡何处归?孤儿点点泪,湿透母亲衣。

东村屋煨烬,西郭人逃亡。吾父征胡去,何时死战场。

左邻小妹妹,右邻小弟弟。狂寇虏之行,居心不能计。

战场几孤儿,祖国几行涕;何人卫祖国?中华此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504

帖子

76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7
贡献
1896
金钱
3021
发表于 2025-7-8 1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寇投降 其三
李汝伦
大豆高粱十四年,八千里地一愁颜。田园寥落从头理,流浪歌悲驾鹤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0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