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77

沧浪书院赋三期第十四讲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62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27
贡献
1059
金钱
6208
发表于 2025-6-20 1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赋三期,第十四讲作业题:

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方水土中的灵草,是国人的喜好。其通天地,是自然与生命的共生;其载人文,是雅俗之间的精神传承;其喻人生,含淡泊中生命的哲思。

请写一篇律赋《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韵。按所学的“骈律赋篇法”,用韵、换韵、安排句式。300—400字之间。

作业要求:

1、需切题,力求出新。不离题,不违背传统的道德观念。

2、用平水韵,个别仄韵在韵字不合适的情况下,可借词林邻韵一个。平仄韵交替换韵。

3、按“字少者居上,字多者居下”原则,合理安排各种句式。

4、散句使用得当且不宜过多,作为律赋来讲,尽量不要安排散句。即使要用散句,建议大家使用古偶句,且最好押韵。

5、节奏应合乎骈句的特点,最后一个节奏为2字或4字,不可3字。

6、关于骈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要有平仄的交替,对句相同序位上的字要平仄相反,句脚字平仄相反,同一节奏内不可出现三连平、三连仄。注意句前领字和句中领字的合理使用。

7、超出4字需加虚词,不可以用“兮”字。同时还要注意虚词、提引词的正确使用。

8、提倡切题用典,用典应带注释。

作业截止时间,2025.7月4日晚七点半。

1

主题

18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1
贡献
77
金钱
149
发表于 2025-6-24 1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橄榄 于 2025-6-24 23:25 编辑

沧浪赋三期第14讲作业: 20-沐青

《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乾坤毓秀,岁月涵奇。孕山川之灵气,承雨露之甘滋。嘉木倚云雾以立,吐翠流曦;灵芽破岩岫而萌,含英吐【溢】。汲天地之精魄,萃日月之华质。盖其禀造化之玄机,得自然之偏嗜也。


尔其灵根初植,瑞气方荟。承晨露以凝鲜,沐夕岚而蕴著。春山叶展,聚丘壑之清悠;晓雾枝摇,含烟霞之翠翡。采撷时当,撷尽雅趣于林间;得法焙蒸,蒸就盏中之佳【味】。


观其韵含雅正,性本清【醇】。涤尘嚣于盏内,养浩气于星辰。陆羽经传,载千年之妙理;卢仝诗赋,吟七碗之风尘。文人品之,文思泉涌;禅客啜此,禅意通真。市巷传情,三盏话人间冷暖;林泉寄兴,一壶纳物外奇珍。其味也,淡中藏韵,口感醇厚,恰似君子之德,蕴藉而无垠。


至若制法精工,匠心独享。揉捻成绻,宛转如参道禅;入味烘焙,氤氲似悟方丈。注水时,玉乳翻花,恰似春泉漱石;举杯处,清香绕齿,顿觉神清气【爽】。乃知匠者以心传艺,以手运神,使嫩叶成珍,奇香飘荡。


故乃茶之为物,含天地之精,蕴古今之【源】。饮之可涤尘虑,品之能悟真玄。一盏之中,纳乾坤之气象;半生以外,守淡泊之心原。若夫竹炉松火,清泉注鼎,坐对青山,闲观云岫,斯时也,物我两忘,何羡浮名之繁。


是以春丛采撷,火候陶烜。揉霜搓雪,炒月烘烟。匠心独运于精细,裁云为绻;况味深谙于窨制,酿露香【远】。故能跨山海而香传,历春秋而味衍,其道也,如江河行地,生生不息而愈见沉绵。


于是唐砖宋瓦,汉月秦游。承七碗之遗韵,续千年之雅悠。一瓯相斟,可通今古幽怨;百代同饮,犹见乾坤长【流】。今日香雪瓷瓯,贯连西遥之域;昔者茶马古道,漫溢东洲之柔。此非独草木之灵,实乃文明之脉相酬。


嗟乎!禅客临轩,骚人浅尝。啜来齿间回甘,悟得杯中珍藏。淡中识途,何论世路之荣辱;静里观外,细品茗清之绵【长】。是以茶韵悠悠,如长河之万古;道心清冽,共明月而永光。



感谢老师悉心指导!

点评

洋洋洒洒写尽了茶之色味美,史韵长,饮者真情,为你点赞,但是律腻通篇对句不工,散句多,最要注意是段与段平仄韵交替。加油,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6-26 16:04
③第5段开段句子错误。段中不换韵,无故使用若夫提引词不正确。这四个紧句中间标点不正确  发表于 2025-6-26 15:48
②第2段紧句失替失对。 第2个隔句,失替失对。③第三段长句失对,盏内,属于方位名词,星辰合成名词,其结构不对。第3个隔句,后分句没有虚词。  发表于 2025-6-26 15:31
①第1段隔句前分句夫替“嘉木/倚云雾/以立”三个节奏点均为仄声。长句尾节“精魄”“华质”失对,魄与质在词林正韵中均为入声字。  发表于 2025-6-26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24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9
贡献
611
金钱
929
发表于 2025-6-25 1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纳百川巢湖 于 2025-6-26 14:01 编辑

《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赋三33 海纳百川巢湖  
余观茶者,天然馈赠,山巅灵草。悠悠千载,皎皎八方。其通天地,乃自然生命之共生;载人文,历雅俗阶层之传承;喻人生,含淡泊睿智之哲思。茶文化,中华文明之魁宝也。
夫其灵株擢秀,嘉叶朴实。承紫岩之雨露,沐青霭之四节。若夫鱼目连珠,阳崖阴林之殊质;松涛叠响,早采晚撷其精毕。尔乃成初材。曝以竹筥,杀其菁则香浮兰蕙;焙以荆铛,捣其末则色映琼漆。注以三沸之水,成乎五色之蜜。然则烟袅沉浮,芳津暗溢。
若夫品鉴殊伦,蒙顶含三春秀气,武夷孕九畹灵汇。赵州示禅,七椀通仙之域;鸿渐著经,三篇立范之贵。肎慢斟细嚼,甄陶至味。  
古有陆羽之规存焙法。金膏凝盌,玉乳酿醇。尝闻其解酲阮籍,岂假觥筹之乐;破睡陶公,自甘茗荈之珍。何哉,卢仝真趣于喉唇。
至若三沸鱼目,一旗枪幌。注瑶泉而腾雾,转碧瓯而生泱。观其澄心涤虑,逸兴遄飞。涤烦子之六腑,醒骚客之思罔。润彻心脾,醒开神爽。
嗟夫品茶之道,气清则实;修心修行,心诚则惇。原夫渚烟霞而蒸紫笋,蒙山日月以护灵痕。金沙涌玉,常伴云腴之润;明月涵珠,永滋雪芽之蕃。盖因高山流韵,待忆霞枞;玉液酌花,心香以温。神农尝草,鸿渐探精,人亦知之,乃悟妙源。
中华茶茗之流传四海,梯航绝域,星槎荒坂。远播扶桑,荣西衍其宗脉;长传英土,凯瑟嗜以为本。史曰蜃市鲸涛,荣西袖里之东瀛渡;驼铃丝路,马可囊中之欧陆返。泱泱大国,千载茶烟而未散;落落荒夷,万里茗战则遄远。
                                                                                                      
观夫茶文化之所以流传甚广,盖因其通天地,顺自然,悟人生,了因由也。把盏于手,闲煮细赏; 寄情于茗,慢品神游。乃精茶素味,淡然心境;桑苎家风,玉川仙流。
呜呼,清茗一杯,人生百方。遣累健身,寿域淳风;养心致远,调气增阳。斯则味夺醍醐,虽九酝未能比爽;功齐麴蘖,纵百卉孰可争芒。自古人喻,三千年后,犹带昆仑月色;九万里馀,尚含禹甸春芳。是以跨纪弥珍,历劫愈长。
诗云
《七律咏茶》  
灵芽带露撷云腴,素手轻翻文武炉。  
松火初调泉脉活,雪涛乍涌腋风苏。  
漫斟烟岫澄怀远,细啜风檐逸兴孤。  
涤尽尘襟真味在,何须浊酒换醍醐。  

点评

③隔句句子要工对,要走马蹄。加油,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6-26 18:56
构思巧妙,文思若泉,赞了。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律赋段落中使用散句开头太多。②段落中不换韵,不使用壮句,句前不可加提引词。  发表于 2025-6-26 18:54
⑥第七个段落散句开头不入韵,应句号,隔句太多,还未走马蹄。⑦第八个段落使用观夫提引不正确。开头散句长而乱,第二个隔句前不应使用“乃...  发表于 2025-6-26 18:47
④第五个段落中,使用观其多余。⑤第六个段落隔句开段不正确,隔句未走马蹄。长句前使用原夫提引词是错误的,长句两分句不对。  发表于 2025-6-26 16:55
③第三段此处使用若夫提引不正确。开段句式不正确。3段,4段隔句,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5-6-26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155
金钱
231
发表于 2025-6-25 2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文/妮妮
观夫灵草呈奇,仙芽显质。倚翠岭以含情,沐丹霞而凝蜜。采撷朝云,揉捻暮日。制妙品于精研,焕珍馐而芳【溢】。

若乃炉烧雅静。水选甘【醇】,金花沸波之起涌,香气画屏之沉沦。盏中翠影于轻摇,舌底甘津于暗孕;浅品慢啜而养性,清香润肺而怡神。

尔其佳茗初开,清泉乍沸。沉浮叶展于风姿,浓淡香含而意【味】。似听陆羽之遗音,如品卢仝之句慰。悟得真性于悠然,静享人生而情贵。

原夫经传陆疾,茶起神园。汲清泉而问祖,探深山以寻根,叶萌灵壤之春,香漫高天之宇。千载华焕之彩,万朝脉汇之【源】

至于静坐厅堂,闲围案上。邀明月而频来,伴清风于共享。驱尘世之纷扰,神气清明;涤心灵之垢尘,襟怀豁【爽】。

且夫五洲品秀,四海传留。载道载情于非旧,入诗入画而皆优。自上古以绵延,迄当今而广授。文化趣之长留,美誉名之远【流】。

况乃茶韵悠悠,禅心宛宛。品岁月之沧桑,悟人生之深浅。敬天地以感恩,思古今而怀暖。传承万代而情长,香播千秋路于【远】。

嗟乎!千秋逸响,一盏清香。聚日月之英华,汇古今之嘉赏;融雅俗于赞美,蕴哲思于弘扬。佳茗馥郁,永世悠【长】。

点评

二段和尾段隔句,实是长句。隔句相对偏少。 余尚好。  发表于 2025-6-26 09:32
个别标点符号有错,每段最好是紧长隔句依次相随。  发表于 2025-6-26 09:30
问好友友!押韵平仄交替,主题清晰,赞。  发表于 2025-6-26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529
贡献
35056
金钱
369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27 14: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午阳光 于 2025-7-3 20:26 编辑

沧浪赋三期第十四讲作业
文/02春霖
《茶赋》
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观夫奇山弄影,雅室生香。汲云岚以冶色,承日月而流光。仙芽宿雾以灵姿,天心契合;灵雨新晴之逸态,韵味绵[长]。

至乃寄世云丘,修身衡泌。呼灵气,化物于诗魂;沐仙风,予人以鹤质。吮石泉而蓄势,茂密繁枝;衔晨露以酿香,芬芳四[溢]。纤手妙裁于半空,碳炉慢煮则六出*。

斯则凭临物景,探秘真[源]。普洱茶名,实则孔明杖树;碧螺春誉,因之少女报恩。论白茶‌,学士著书于墨迹;识龙井,乾隆赐命以精魂。

诚知叶注砂壶,香凝瓷碗。盛夏斟之半盏,避暑消炎;严冬品以三杯,驱寒御暖。于是倾心烹茗以宵深,投迹田园之路[远]。

既而旧醅酬客,新茗敬宾。一杯之佳茗,满室以香[醇]。酒后行茶,解渴生津则醒醉;花前食味,清心润肺且宜人。

是则有幸登临,无穷胜赏。造化依然,风光别样。春季采茶,当以芽叶嫩鲜;夏时取叶,在于茶旗品象。酌情食之体健身康,应季饮之神清气[爽]。

此固几多佚事,些许由头。王濛茗之水厄,众贤生怯;孙皓茶以代酒,韦曜无羞。单道开茶之辟谷,陆羽君典以承[流]。

嗟乎自可清贫,何为富贵。临水看山,乐世外以安居;围炉煮雪,享人间之美[味]。晚亭秀句乎喜于夕阳,曲径寻幽乎爽之岚气。
注:
1.唐·苏廙《十六汤品》原文:"茶有六出之华,汤分十六之目。六出者:造时精,藏时燥,烹时洁,器时雅,水时活,饮时宜"

2. 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1249年):
将茶事分为"六出":采、制、藏、烹、饮、思

3.六出:即雪花呼应围炉煮雪

点评

好的,这篇《茶赋》立意高远,辞藻典雅,典故运用娴熟,整体结构完整,是一篇不错的骈赋。押韵基本遵循了“溢味醇爽,源远流长”的韵脚要求,但在句法、用词、典故细节和个别韵脚对应上存在一些可推敲之处。   发表于 2025-7-3 09:07
老师问好这篇《茶赋》立意高远,辞藻典雅,典故运用娴熟,整体结构完整,是一篇不错的骈赋。押韵基本遵循了“溢味醇爽,源远流长”的韵脚要... !   发表于 2025-7-3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帖子

33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60
贡献
809
金钱
1304
发表于 2025-6-27 19: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赋》
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22-福胡
昔者神农初出,草木遍尝。百株生毒,一萼理肠。漫漫芳氛,识嫩芽之药异;澄澄清气,知灵叶之源(长)。
夫其雨露润滋,山川育养。叶纤而喜阳崖,株壮而栽瘦壤。陆羽一经,吟时杯里而烟生;卢仝七碗,饮罢腋间而气(爽)。
及夫碧生雾谷,翠出云山。吐幽丛以才半,绽嫩色而将翻。谷雨晴光,舒纤手而攀玉;春风晓露,揽清香以聚(源)。
是以高品法殊,上乘物鲜。色以杀青而观火,汤因发酵而入选。竹叶松针,因揉炒而形同;凤饼龙团,以焙烘而香(远)。
至若烹泉试火,注碗生云。鼎起松风之腾沸,座升兰气之氤氲。坐酌泠泠,觉荣枯之有数;看煎瑟瑟,弃尘虑以归(醇)。
故而可以清心,亦能明志。惠聪得之于杯中,浮躁弃彼于物外。攒眉千虑,难知尘世之道场;对月一瓯,顿悟人间之禅(味)。
于是言甘莫近,杯淡可求。友林中之麋鹿,亲江上之沙鸥。一念收,待高朋之共泛;三碗尽,与明月而同(流)。
噫!一叶虽微,五湖俱惜。风烟蕴蓄,纳天地之极珍;日月精华,藏山川之芳泽。此味谁能自私?当教人人嘉赏,处处香(溢)。

点评

(白雪)“昔者”不是提引词。有的长句平仄失替,隔句没能全走马蹄律。 押韵平仄交替,文脉畅通,层次分明,从茶中悟出哲理禅意。学xi了。  发表于 2025-7-2 2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8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3
贡献
190
金钱
330
发表于 2025-6-29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怡萍 于 2025-6-29 13:29 编辑

第十四讲作业
文/秋雨
《茶赋》
以“溢味醇shuang,源远流长”为韵

    原夫灵根嘉木,(1)地脉仙【源】。雾淬武夷之石髓,云蒸蒙顶以山痕。瑞草肇生,承三光之雨露;(2)清风初汇,接九曲以甘泉。
        
     至如春雷破蛰,露染新穗。采一芽而凝翠色,盈七篓则染芳媚。(3)素裳沾绿,粉靥微娇;竹篓摇青,灵泽欲【溢】。

    于是杀青去色,焙火存真。捻千回龙脊(4)之曲,煃九转雀舌之【醇】。炭炙松烟,暗合阴阳之道;叶藏岩骨,自成金百之身。(5)

    故而蟹目翻雪,鱼鳞叠浪。(6)注三沸而泉鸣涧,煮一瓯以汗生【shuabg】。方冰泮而喉生冽润,似嚼梅实;始雾澄则神得虚明,如聆佩响。

    是则玉盏初倾,金波暗浮。碧浪翻腾而游龙戏海,素烟缭绕以仙袂 飘柔。三巡过喉,觉肝肠以澄澈;七碗入腑,(7)生腋下乃风【流】。

    观其陆羽穷经,(8)神农辨【味】。(9)泉畏甘霖,火尊寤寐。淡若松间其积雪,(10)皎皎凝寒;浓如石上以凝青,沉沉含醉。煎雪乳乃生岩髓,淪云华方琢精粹。(11)

    夫其云根水脉,地质茶汤。乾坤润泽,佳树生香。吐山川以毓秀,饮星汉而腾苍。松下汲泉,共青山而寿永;篱边抱瓮,偕明月以年【长】。

    嗟乎!泉冽云涧,火尽星晚,饮之可涤尘虑,品之能返真【远】。一叶曾栖鹤渚,杯底犹藏雪滩;半瓯自鉴冰魂,壶中已纳星苑。愿持此味同消长于春秋,永契斯魂共往返于霄汉。  



注释:(1)《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明代朱权《茶谱》"天地灵根"
(2)《白虎通义》"天有三光日月星",暗合《茶经》"阳崖阴林"生态哲学。
(3)宋代北苑贡茶"七宿火"焙制古法(见赵汝砺《北苑别录》)
(4)双重隐喻:
武夷茶山"九龙窠"地理《周易》乾卦"九四,或跃在渊"的转化哲学。
(5)双重基因:
地质学:武夷丹霞地貌岩韵特征。
佛学:《楞严经》"金刚不坏身"的物性升华
(6)陆羽《茶经》"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演变: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的文学化转写。
(7)卢仝《七碗茶歌》"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
(8)《新唐书》载陆羽"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
(9)《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10)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禅茶意境。
(11)唐代煮茶加盐称"育华救沸"(见《茶经·五之煮》)
暗合《淮南子》"天地袭精为阴阳"的混沌哲学,将茶事升格为宇宙生成论的微观演绎

点评

主题明确,意脉清晰。辞彩华丽,笔力不俗!点赞!  发表于 2025-7-2 10:41
第二段的马蹄可酌,色-媚。  发表于 2025-7-2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6
贡献
36
金钱
62
发表于 2025-6-30 1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讲作业
45——念汐
茶赋(律赋)
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物华不尽,天宝长留。乾坤作鼎,山岳为瓯。一叶破苍崖之寂,万芽承星露之幽。蕙馥凝香,赋尘寰以雅静;繁枝积翠,绣山水之悠游。钟灵毓秀,珠玉含羞。撷阴阳之灵性,纳天地之风【流】。雾谷云峦,承良畴而滋润;清风朗月,受嘉澍‌之春秋。

若夫瑞草肇生,鸿蒙初汇。接四野之清英,蕴九霄之秀气。神农辨叶,遇奇得解之惊;轩辕录方,入药济人之智。是以巴方纳贡,宗周栽培;西汉流通,吴越传递。卢仝咏句,启万古之禅机;陆羽著经,显千秋之意【味】。定鼎阆苑之松烟,生风东瀛之竹卉。

观其根盘箐谷,枝覆云烟。舒如舞凤,蜷若栖鸾。虬蟠藏太古之苍劲,珠缀吐浮生之蹁跹。嫩叶含光,裹春山之翠色;纤毫带露,映朝日之金兰。此乃立峰头而逸兴,卧隰地而欣欢。望云霞之烂漫,喜星斗之阑干。作客人间之珍品,引来世外之清【源】。

至于茶垄纵横,丘峦叠嶂。新绿自生,晴岚常往。近观深壑之玲珑,远眺碧波之荡漾。柔荑轻捻,取几片之兰馨;玉指翻飞,摘数枚之蕊浪。山醉茶香,篓盈神【爽】。疑仙子之妆,经勤劳之盎。蝴蝶飞舞,行路影落之清风;迁莺穿梭,遏云光摇之歌唱。

逮至‌碾雕白玉,罗织红巾。烘若焰心煎雪,焙则细雨润尘。绿雪初翻,化云霞之旖旎;青锅乍裂,迸珠玉之氤氲。香清条紧,色秀形神。紫芽连于纤蕊,炒杀作之佳珍。翠叶轻,经千揉而色焕;红炉慢,历九转以温【醇】。犹见匠心之独特,更闻雅淡之馥芬。

是则泉水煮茗,浅瓯泛碧。低斟缓注,似夕霭之归来;宛转腾翻,如蛟龙之跃出。甘液三杯,香盈四【溢】。读芸帙于明轩,托劳躯于斗室。寻常巷陌,烹雀舌以待知交;达贵门庭,沏云华而谋伟绩。竹舍听风,菊篱坐日。解孤闷以遣愁怀,息喧嚣而开智识。

故而荣枯兴替,茶事悠【长】。饮之可知岁月,品之可悟沧桑。墨客文人,润其口则文思泉涌;王候将相,尽余杯而韬略胸藏。浮华一梦,意味无双。茶之踪影通今古,味之甘饴入衷肠。居易听禅,雅趣盈怀吟之诗韵;东坡醉月,幽情满纸赋而墨香。

嗟乎!茶者,草木之英,乾坤之焕。人间甘美乃香,天地丰收且满。载承文脉,融儒释之精微;叶蕴山川,纳四时之聚散。生幽谷而情浓,制慧心而味冠。九万里群英之灼,瑰宝泽遗;五千年后土之殷,精华灿烂。愿共沉浮于世事年光,持淡泊于轻飔致【远】矣!
 

点评

例如“乃知”。个见,说错莫怪。  发表于 2025-7-2 18:13
唯一不足,第二段四字平隔您用了“是以”,我想您可能是文中“提引”词,这里表达“承果”。但似乎还有更好的表达“承果”之意的词,  发表于 2025-7-2 18:13
问好念汐同学,本文用韵正确,紧长隔交替应用流畅,整体平仄交替有度,隔句走马蹄正确。赞!  发表于 2025-7-2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15

帖子

137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
贡献
362
金钱
49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7-1 0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和百合 于 2025-7-3 20:26 编辑

赋三期第十四讲论坛作业
011 和百合

茶赋
       茶者,灵木也。生于云雾,秀与山原。鲜于霞彩,渥于泉【源】。得高天之灵气,妆大地之春园。侠骨泠泠,绾绿云而凌霄汉;虬枝叠叠,摇翠玉而展芳繁。

       至若仙种繁多,灵根尤贵。不尽风怀,无穷韵【味】。福鼎美颜,茯砖贵气。武夷岩骨染其丹青,蒙顶仙株呈其玉翡。宛如春之清露,龙井怡神;恰似秋之暖阳,滇红养胃。碧螺吴越之香盈,普洱云山之霞蔚。

        若夫春至之时,雀舌初伸,春光乍仰。秀丽林园,清明景象。葱葱嘉木乃烟含,嫩嫩鲜芽则霭享。黄莺枝上,弄瑶曲而弦张,茶女林中,摘新茶而气【爽】。

       至乃春裁其嫩,秋醉其【醇】。香飘幽室,韵漾香屯。清泉煮之雾缭,玉盏盛之汤珍。味同鸟鸣乃适兴,茶随笑语而怡神。月下独酌,人伴清风则弄影;花前相聚,香染衣袂而爽身。

       及夫妙方烹茶,明教多笔。茶具宜精,鼎炉自弼。山泉汲水则流觞,砂紫投茶奈盎吉。汤煎绿蚁,红泥小火之烟腾;壶出碧云,清气香风乃室【溢】。

        原夫,观其茶色,若金黄云液,如碧绿琼浆。初尝之略苦,细品则幽香,恰似人生之道,先苦后甜,回味悠【长】。

       嗟夫茶也,流传千年,奇绝悠【远】。登其大雅朝堂,入尔清风幽苑。樵夫渔父,盏中之暖春;王榭华堂,宴上之缱绻。五湖四海同怡尔香醇,三教九流共喜其良伴。

        嗟乎,茶之一物,世之千秋。饮茶之道,浮蚁以缪。茶韵盈怀,方领人间之冷暖;茶香观色,始查尘世之沉【浮】。墨客文人与其为友,凡夫俗子赖其解忧。歌赋诗词,哦吟茶之神魅;琴棋书画,礼乐茶之风流。唏嘘!愿此香韵绵绵而千古,愿此茶道鼎鼎乃九州!

点评

有些段落句式的安排运用上,不够规范。  发表于 2025-7-3 07:15
第二段:“誉”不在“味”的韵部。第四段用了重韵字:醇。  发表于 2025-7-3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8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99
金钱
337
发表于 2025-7-2 2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赋》
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35--若曦

至今溯起万年,始于上古。天然馈赠,人间灵草。承日月而流光,汲云岚以冶色。采一芽而凝翠色,盈七篓则染芳媚。得法焙蒸,蒸就盏中之香【溢】。壶出碧云,清气盈香乃佳【味】。
斯乃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草木遍尝,一萼理肠。漫漫芳氛,识嫩芽之药异;澄澄清气,知灵叶之源【长】。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承七碗之遗韵,续千年之雅悠。一瓯相斟,可通今古幽怨;百代同饮,犹见乾坤长【流】。茶茗久服,有力悦志。
观其叶嫩含光,裹春山之翠色;纤毫带露,映朝日之金兰。葱葱嘉木乃烟含,嫩嫩鲜芽则霭享。黄莺枝上,弄瑶曲而弦张,茶女林中,摘新茶而气【爽】。
是则泉水煮茗,浅瓯泛碧。低斟缓注,似夕霭之归来;宛转腾翻,如蛟龙之跃出。故乃茶之为物,含天地之精,蕴古今之【源】。饮之可涤尘虑,品之能悟真玄。作客人间之珍品,引来世外之清【醇】。
嗟乎!清茗一杯,遣累健身。啜来齿间回甘,悟得杯中珍藏。况乃茶韵悠悠,禅心宛宛。品岁月之沧桑,悟人生之深【远】。

点评

一个段落可以转韵。转韵时请加堤引词。  发表于 2025-7-6 22:23
继续努力,期待佳作!  发表于 2025-7-6 21:48
句式最好按紧句、长句、隔句排序为好。  发表于 2025-7-6 21:46
紧句宜放在长句前面。  发表于 2025-7-6 21:44
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请修正  发表于 2025-7-6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1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6
贡献
399
金钱
710
发表于 2025-7-3 0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赋
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为韵

步珂月

灵芽焕彩,嘉木含章。
承三光之雨露,毓千峰之幽芳。  
翠笼春山,玉指撷烟霞之秀;香萦晓雾,筠笼承星月之霜。  
杀青揉捻,幻作玲珑螺钿;焙火封藏,凝成坚润金汤。  
素涛翻雪,绿云浮而香欲溢!  

若夫蟹眼初生,松风乍起。
移铛竹院,分乳芸庭。  
始含岩壑之清涩,终化兰蕙之甘饴。  
润枯肠如沆瀣,涤尘襟若冰澌。  
卢仝七碗,腋下清风自生;鸿渐三篇,寰中玉律始立。  
神归碧落,岂惟口颊之欢?实契烟霞之味!  

原夫神农辨毒,荼荈始彰。
周贡瑶匣,名镌《尔雅》;汉传雪浪,利溥遐疆。  
杜育挥毫,首开茗赋;陆羽修经,始立茶纲。  
皎然三饮,顿破禅关;子瞻半瓯,长吟玉光。  
薪传百代,火焙千春而愈醇!

至如竹里煎冰,蕉窗试雪。
沉浮一叶,阅尽沧桑;浓淡半瓯,参明圆缺。  
偶效鲍君扫玉,自汲春涧;每怀闵老鉴漪,独守寒冽。  
陶铛素手,长萦鸿渐遗风;玉盏朱唇,永驻清昼禅悦。  
涤烦襟而生逸爽!

溯其瑶草灵根,云腴玉液。
《禹贡》载珍,蒙山肇迹。  
唐殿分香,宋坊斗碧。  
丝路驼铃,载芳泽于绝域;海舶帆影,传嘉木于殊国。  
九脉汤汤,其流何远?

观夫紫笋凝膏,碧霞流韵。
沉壶则江海腾波,注盏则烟云生润。  
卢仝乘月欲仙,鸿渐临泉得骏。  
禅房永夜,清话常伴瓯香;墨案晴窗,玄思每因涛振。  
浩浩汤汤,与世同流!

至乃千秋典则,万古精魂。
融雪乳而通大道,瀹云华以接昆仑。  
陆羽遗规,永铭陶灶;皎然妙偈,长印松门。  
市廛可隐林壑,盏底自生乾坤。  
愿共江河,悠悠无尽;  
与偕日月,历历恒存。  
斯道泱泱,其泽绵长!

点评

继续努力期待佳作  发表于 2025-7-4 22:39
散句不宜过多使用。  发表于 2025-7-3 21:40
问好学友。请注意虚词的运用。譬如:杀青揉捻,幻作玲珑螺钿;焙火封藏,凝成坚润金汤。 卢仝七碗,腋下清风自生;鸿渐三篇,寰中玉律始立。等  发表于 2025-7-3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34
金钱
224
发表于 2025-7-3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再 于 2025-7-3 23:13 编辑

沧浪赋三期第14讲作业:
茶赋
32—鹰击长空
     良田孕秀,大地含章。撷灵芽于山地,凝瑞露乃峦冈。吸云霞之灏气,承星斗乃晴光。传至九州,清香鲜美;来于上古,异品優長。
     终有不尽嫩芽,收成冈坂。观踪迹乃高低,其来回之早晚。竹筐犹有,新芽纷落于浅深;晨露未晞,采女穿行于近远。
     加以欢声几处,香气满园。历杀青而增味,经摊晾以逢源。掌干燥烘烤之弱强,恰轻柔揉捻之重繁。日久有方,工夫不尽;年来适意,功业立言。
     乃云境静香传,神清气shuang。茶葉入瓯,殊形视掌。叶形舒展,上下嘉声;雾气蒸腾,沉浮妙像。
     若乃良朋对坐,佳句不休。启兴言而对酒,谈高谊而凝眸。純厚绵长,若祥光之绕舍;鲜醇甜爽,如甘液之润喉。涤烦襟之逸兴,释尘虑之清流。
     加复缅想前修,常怀尊貴。①太白句乃清芬,庭坚词之感慰。著经陆羽,阐述初基;尝草神农,躬行藥味。
     然其驅馳古道,商贸功臣。骏马之声连故里,香茶乃温暖比鄰。②马球健身,历千秋而未艾;工程技艺,经万代乃深醇。
    斯乃颜色清新,声名俊逸。寓大道乃茶林,寄精忠于經術。一盏在手,可通天地之玄;七碗入肠,便觉蓬莱之吉。骚人墨客,寄语繁多;韵士高贤,詩情充溢。
注:①太白句—指太白写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庭坚词指(满庭芳·茶)
       ②马球—专有名词不计平仄。


谢谢点评老师!

点评

布局谋篇,虚实结合不太明显,少了点情。  发表于 2025-7-5 21:27
缺少壮句,全篇要有一、二个壮句。  发表于 2025-7-5 21:25
学友好!按要求写作,基本上都做到了。  发表于 2025-7-5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4424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55
贡献
6123
金钱
21056
发表于 2025-7-4 05: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口心雨 于 2025-7-4 05:45 编辑

赋三第十四讲作业
01—诚心
                      茶赋
           物华天宝,香郁浓醇。吸收天地之精气,造福万千之庶民。文化象征,承载文明之底蕴;和平使者,联通四海之邦邻。(醇)
           观其历史悠长,绵延深广。起始于神农时期,植根于中华土壤。 亲尝百草,药物性能则洞明;叶落树傍,咀嚼入怀则凉爽。(爽)
        至若墨客品茗,赋笔春秋。苏轼咏茶而写雅词,陆游颂茗而驱苦忧。天地之间,聚日月精华而成佳品,人间尤物,赋诗词雅韵而永传流。(流)异彩纷呈,无穷韵味。绿茶清淡则安神,黄茶柔和则养气。白茶淡雅,如冬日雪野之晶莹,红茶浓香,如晚霞满天之美丽。(味)                  
         好茶入怀,清香溢远。沏茶则丰富情趣,品茶则传递温暖。清风阵阵,共饮良茶乃人生之缘;朗月高悬,同品佳茗乃生活之愿。(远)
        茶旅融合,富甲一方。科技赋能则茶兴旺,品牌铸造则业绵长。勇于创新,助推产业之升级;繁荣兴盛,共享发展之荣光。(长)
        探研茶道,追根溯源。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元。融汇精华,儒学贯通于其内;天人合一,道家发乎于其言。(源)
        四季常青,清香四溢。低调而性柔,贵和而守一。坚守清静,顺应四时而隔绝喧嚣;谦逊大方,遇水舍身而香远雅室。(溢)

点评

3、段落之间缺少提引词。  发表于 2025-7-4 16:08
继续努力期待佳作  发表于 2025-7-4 12:51
不足:1、段与段之间平仄未 交替使用  发表于 2025-7-4 12:48
不足:1、段与段之间平仄为交替使用,2、对仗不工稳,应注意词性结构统一。  发表于 2025-7-4 12:47
整体读之,此赋扣题,隔句对走马蹄。  发表于 2025-7-4 12:42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2
贡献
37
金钱
68
发表于 2025-7-4 07: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杯月色 于 2025-7-4 07:43 编辑

赋三期第十四讲论坛作业
37号 一杯月色

                                                               茶赋
观夫群山翠玉,万亩灵根。微风扶之锁雾,嘉木散之清芬。玉叶沐阳,纳地天之灵气;晨曦凝露,滋质体之年轮。藏自然之精魄,呈毓秀之良醇。(醇)

观其娇嫩新芽,柔和晴日。小手之纤纤,芽尖之律律。听漫山笑语,频频小手之英堆;感扑鼻芬芳,缕缕传风之香溢。一枝一叶之香,一篓一人之疾也。(溢)

尔其原色原香,堆篮堆气。精品杀青,精芽凝味。轻捻之灵芽,翻腾之仙卉。华丽之转身,往来礼之贵也。(味)

然则一壶泉水,几叶清香。支炉乃煮雪,盛碗而沸汤。涤世尘,风生之腋下;除烦恼,神醒之茶堂。畅怀之诗托,寄意之情长。芸芸众生,何不疏狂也。(长)

是则造化自然,精神清爽。甘露润滋,春光哺养。壮志之长虹,豪情之万丈。时时之邀友,悠悠荼韵之翻腾;每每之怡情,缕缕香风之共享。看春色之融融,怡月光之朗朗也。(爽)

况乃寻根问底,捧卷追源。卢仝之句赋,陆羽之茶魂。茶道精神,奠基茶圣;茶经理论,继世子孙。神农种之百草,仙茗解之无烦。神奇馈赠而乾坤也。(源)

故而,轻品轻斟,香飘香远。草木之奇,神情之焕。登歌舞之大堂,涌文思之雅苑。品茶健体,四季流连;敬老感恩,一杯缱绻。五湖四海乃知音,三教九流乃同本也。(远)

嗟乎!物华繁茂,珍品长留。呷香岁月,赖茗旅游。歌赋诗词之沉醉,琴棋书画之风流。沉淀禅心,利禄功名之看淡;清明思路,行为品德之需修。唏虚,茗香之千古,茶韵之千秋也。(流)

点评

些许不足,瑕不掩瑜。期待下一篇更精彩。  发表于 2025-7-4 20:17
说明学友基本知识与技能很好。赞一个!  发表于 2025-7-4 20:16
用语自然流畅,对仗整体平仄交替有度,隔句走马蹄正确。  发表于 2025-7-4 20:16
问好一杯月色同学,用韵正确,紧长隔句交替应用较好。  发表于 2025-7-4 20:15
(长)段,提引词"然则"乃转折词,合适否?  发表于 2025-7-4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1
贡献
103
金钱
164
发表于 2025-7-4 1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期第十四讲作业
26-清秋
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方水土中的灵草,是国人的喜好。其通天地,是自然与生命的共生;其载人文,是雅俗之间的精神传承;其喻人生,含淡泊中生命的哲思。
    请写一篇律赋《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韵。按所学的“骈律赋篇法”,用韵、换韵、安排句式。300—400字之间。
   《茶赋》以“溢味醇爽,源远流长”韵。
 观夫笼雾含烟,浮青叠翠;纤枝凝碧,嫩叶飞黄。盘根野陌,集天地之灵气;擢秀荒原,沐日月之神光。祛病消毒,生津止渴;味甘色淡,唇齿留香。发自神农,恩深德厚;始于秦汉,源远流【长】。
至若后世传承,发扬光大;人工种植,品种纷繁;龙井锋尖,螺春索卷;萝花利胆,薄荷消烦。世事新奇,千古情怀无可议;山川绝胜,百般况味有其【源】。
不尽情怀,无穷雅【味】。品嫩叶之杯浮,赏清泉之鼎沸。恰似春之清露,醒脑提神;宛如秋之暖阳,清肠养胃。更有吴越之香盈,云山之霞蔚。
   若夫冰消雪融,春光乍现;雀舌初生,纤枝初长。看红袖之穿梭,任春光之荡漾。朱唇轻启,传笑语而讴歌,玉手翻飞,展英姿而飒【爽】
倘若春和景明,知交促膝。炉鼎温煎,清香四【溢】。一樽在手,五体飘逸。咏茶经而得趣,感陆羽而无匹。
况复沁心醒脑,颐养精神。清香透腑,入口生津。月下独酌,伴清风而弄花影;花前相聚,舞衣袂而醉其【醇】
故而高韵长存,茶事悠【远】。陆羽著经,大道三杯;卢仝赋诗,清风七碗。唐宋千煮,存古意而韵浓;明清一泡,见清灵而香暖。
  嗟乎,饮茶之道,世事浮瓯。茶韵盈怀,方觉人情之冷暖;茶烹于鼎,始查尘世之沉【浮】。呜呼!茶之道,亦人生之道。沉浮之间,尽显百态;浓淡之际,尽是风流。愿国之瑰宝,彰显华夏,润泽九州!

点评

把这些小瑕疵小细节完善一下,不失为一篇文采飞扬的好赋。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25-7-5 15:40
长句偏少了点  发表于 2025-7-5 15:37
要注意虚词的运用。  发表于 2025-7-5 15:35
唐宋千煮的隔句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5-7-5 15:35
陆羽若狂的四字隔句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5-7-5 1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2
贡献
37
金钱
59
发表于 2025-7-5 17: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期第十四讲作业
12-藜火
茶赋
        凭天地之灵气,山水之滋养,与莽莽丛林,巍巍山峦,默默扎根,葳蕤生长。朝饮玉露,暮浴金风。与云雀为伴,山泉为邻,新月为友,孕育精华,自成名萃。
        且看春风拂过,绿意盎然,山叠翠,万木迎风,生机蓬勃,活力无限。青壮劳力勤耕种,白发翁媪喜收成。孩童嬉戏绿野仙踪,游客赏识天然生态。空气之清新,呼吸畅通;绿色之鲜活,视觉舒适。乃人间胜境,流连忘返。
       及至采摘季节,村中老幼皆乘兴而去,携水壶,背着篓,兴致高涨者唱采茶舞曲,茶山情歌,茶香夜雨,以助兴采茶,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愉悦心情难以言表。
        茶乃自然馈赠之灵韵。随地理不同,而各具特色。白茶,红茶,黑茶,绿茶乃其色系;云雾茶,普洱茶,龙井茶,毛尖茶,乃其品系其。更有各种制茶工艺,品茶茶道,内容之丰富,文化之深厚,难以一一道尽。
        而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则更令人深刻思考。茶,其品位之高雅非酒肆可比,其气韵之平实非饮品可及。文人墨客文,沏一壶香茗,填一阙新词,弹一支雅曲雅,乃风趣文雅之极。看似平淡,实则丰盈。寺院禅宗,亦爱清茶,如洗俗尘,清心寡欲,澹泊疏朗。
        嗟夫,茶者!饮之苦涩,稍后回甘,回味无穷。例如世事人情终有顿悟。饮之可附风雅,品之可悟人生。淡泊之心,宁静之情,从容率性,拙朴天真拙,乃人生之大境界。固有诗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点评

以下几段皆是相同问题。写赋,不是写古体散文,建议同学认真回看讲义,按老师给的作业要求来写。  发表于 2025-7-6 15:39
第三段中的状句前要有引导词。散句不能用在段中。押韵混乱。  发表于 2025-7-6 15:36
第二段中的三字句和四字句怎么成对,七字句和八字句都没有虚词,且多处失规失对。看不清押得什么韵字。  发表于 2025-7-6 15:34
第一段句式单一,多处失替,没有押韵。  发表于 2025-7-6 15: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9
金钱
67
发表于 2025-7-8 12: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赋
03-水珠
嘉木孕于烟霞,灵苗滋于涧壤。吸川岳之精,含日星之朗。春抽雀舌,初呈嫩黄;秋结龙团,渐凝清壮。
逮夫采及清明,焙经赤炭。蒸以香笼,捻成玉段。碾则尘飞,筛而屑散。注水则珠跳,扬汤而浪涌。釜中声作松风,盏里色凝云绛。其味何似?清甘溢。
若乃幽室闲居,幽人雅集。泛瓯则雪乳翻,举杯而清芬袭。轻呷则齿颊皆芳,细啜而心魂俱适。非关厚味,独取真醇。
追溯源流,肇自上古。神农试草,得之而疗疾;陆羽著经,论之而垂录。由是传于四海,流于千古。自唐及宋,形制递更;由南而北,风尚相续。其脉何若?绵远长。
至若水选金沙,火烹石鼎。或伴琴歌,或随诗咏。观浮沉则悟世情,辨浓淡以明心性。不逐时华,唯存素爽。

点评

1、不是律赋,没有将韵字使用到段落中。八字韵脚一般是四个平四个仄。 八个韵部不分前后,但段落里必须有题韵规定的字。  发表于 2025-7-9 10:02
、韵字要求平水韵。每段句脚有的不在同韵部。相邻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不交替的地方很多。第二段六字句没有虚词。第四段“肇自上古”四连仄。第...  发表于 2025-7-9 10:02
3、里句型单一,散句太多。没见隔句,四、六句型。  发表于 2025-7-9 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4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2
贡献
356
金钱
549
发表于 2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三期第十四讲作业
06-桃之妖妖
《茶赋》
嘉木植于烟峦,灵芽孕于云岫。承霁露以含滋,沐晴光而擢秀。春采其旗枪,秋撷其雀舌;蒸以竹簟,焙以松篝。匪独草木之微,实乃天地之精也。

若夫素瓯初涤,活火新烹。投碧屑于寒泉,泛绿华于玉英。香徐来以绕幔,色渐凝而照楹。一盏入唇,味兼甘洌;三瓯下肚,气贯清明。昔者陆羽诠茶,分其品类;玉川赋茗,状此神情。

至如幽窗月落,静院风停。二三子围炉而坐,论古今以遣兴。泉鸣石罅,助吟思之悠悠;竹影庭阶,添谈谐之永永。其性醇和,能融块垒;其质清通,可鉴心灵。

考夫神农遇毒,得茶而解;相如涤器,守道而宁。自唐而盛,由宋以兴。北至幽燕,南及滇海,风行而无远弗届;上达宫廷,下逮闾巷,爱重而历久弥馨。此非源远之明验乎?亦流长之显证也。

嗟乎!茶之为用大矣。萃山川之秀,凝日月之精。浅尝则悦其芳馨,深品则悟其至理。故能溢芬馨于四表,爽神志于万民。斯诚灵物,岂独饮品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