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2

绝句十六种结尾(十三)(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58
贡献
93967
金钱
1237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8-17 13: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句十六种结尾(十三)
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七言绝句,虽然仅有区区四句,却是可在诗人笔下,极尽变化之能事。或如和风细雨,润物有韵;或如雨暴风狂,摧枯拉朽;或则风卷云舒,神定气闲;或则飞沙走石,气象万千。或景写山水,或情说人生,或咏物兴托,或论史寄言。取材既异,旨趣有别。风格可相近,结尾必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尾须依据全诗的内容和风格灵活设置,因而不可能有固定的范式可予套用。我们在这里讨论绝句结尾的技巧,只不过是拿其中一些常见的又被人说好的实例来稍加评析,这也是一种欣赏和学习。这里我们要剖析的一种结尾方法,叫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所谓盘马弯弓,就是结句时蓄势,“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方东树语)。不直说是不急于说出要说的主题,有意左右盘旋,好似在马上拉弓搭箭,但只是虚張声势,故意摇曵,不急于射出。待到一切准备停当,气氛己到极顶再一箭中的。这种盘马弯弓结尾法,可使主题的表现更为强烈,更为充实,更为完美。试看白居易《曲江忆元九》:
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
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元九是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与白居易交谊最笃。曲江是唐代京都长安城东南的游赏胜地。唐时,进士登科后,皇帝通常会在曲江赐宴。因此,曲江是官贵士人结伴游乐最常去地点。此诗题为《曲江忆元九》,当是白居易在游曲江时思念元九而写。但通篇诗文又不见忆元稹的字句。首联从抒发自已的情感起兴,感叹开春以来因“无伴”而没有兴趣出来“闲游”。接着第三句说到今天终于出来了,在曲江的杏园赏花。你看,诗文已去了四分之三,可并未提到元稹什么事。结句应该说了吧,可诗文却先露“闲人逢尽”四字故意摇曵,还不是读者急等诗人要说的主题,看来,诗人左右盘旋,有意“横断不即下”。但也就在此时,诗人已蓄足势,最终以“不逢君”三字一箭射出。神奇出现了,先头那些与元九丝毫不沾边的叙述,在“不逢君”三字射出后便全都变成忆元九的具体内容了!可见这盘马弯弓的架势还真管用。白居易此诗的结句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媲美,一个是“不逢君”,一个是“又逢君”。逢君者感伤昔日风光不再,不逢君者思忆先前友情牵怀。二者用的是相同的结句技巧:盘马弯弓法。
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翁卷有一首七绝《山雨》,结句也袭用唐人的盘马弯弓法。其诗曰: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此诗的写法正与上举白诗相似。诗题“山雨”,可入手却并不写雨,最后到了结句的句首仍不见雨,待诗人盘旋蓄势完成才一箭中的。“落雨来”三字点题,是在着力写晚晴之后暗渡陈仓,以溪流急推出有“雨”,但欲说又不直说,横断在“知是他山”的马背上拉弓搭箭,最后方把“落雨来”三字射出,使诗的主题具有曲径通幽的深味。

2614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副首版

华夏韵墨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491
贡献
28745
金钱
4239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8-18 1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武陵兄早晨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9 0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58
贡献
93967
金钱
1237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兄早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0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