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扇对(网校)

[复制链接]

158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6
贡献
21769
金钱
2841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1 17: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扇对
  1.什么叫扇对?一般的对仗是单句对(合璧对),由出句和对句构成对仗。但诗词中却有一种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前联与后联却形成对仗,这种对仗便是扇面对。即奇数句和奇数句相对,偶数句和偶数句相对,也就是说以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者。这种对仗属于双句对。指在一组文句中两句两句地隔句对偶。
  2.别名。这种对仗俗称“扇对”,又叫隔句对(“唐上官仪曰:‘诗有八对,八曰隔句对。’”)、扇面对(白居易的《金针诗格》将其命名为“扇对格”:“诗有扇对格: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扇面对,《调笑令》第四句对第六句,第五句对第七句,《驻马听》起四句是也。”)、开门对(清·冒春荣在《原诗说》:“(律诗)有以第三句对首句,第四句对次句者,谓之开门对。”)等。
  3.历史源头。这种对仗历史悠久,早在《尚书》中就用到了扇对,如:“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皋陶谟》)
  4.扇对的功能与特点
它打破了单句对偶的限制,把两联四句扩展开来,当作一联两句使用,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句子长度,扩大了对偶容量,增强和丰富了对仗的内在表现力。
  扇对的特点是横不对(联内不对)而竖对(联间对)。单从一联上看,不存在对偶关系;两联合到一起,才能看出整饬工稳的对仗隐藏其间。
  扇对的对句和出句要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句式(结构)相同。
  一个成熟完美的隔句对,首先要一联两句的句子结构有较大差异,不能相近或相同;
  其次相对各句还要用上一些较为明显的工对词语,如叠音对、人名对、地名对、数目对、时间对、颜色对等,以醒人耳目。
  扇对常用在律诗的首联与颔联上,形成对仗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即隔句体。这种体式的近体诗,既合对仗变格的用法,又不失律诗颈联该用对仗的旧例,十分精巧。从修辞上说,扇对是一种拉长了的对偶。
  曲中分为隔句对和扇对两种,不同在于隔句对为长短句,扇对为字数整齐句,这里不予分开。
  5.词中的扇面对例
  词中扇对比诗中多。在词里面,如《沁园春》、《望海潮》等长调中扇对是最常见的。有不带领字的扇对,也有带领字的扇对,带领字的都是一字逗。根据词谱的平仄的要求,有的扇对是对仗句,有的只能说是对偶句。
  扇对是词中特色之一,因此这里大量举例,加深印象。并作适当的注音注释,有助于大家消化。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上片。第六、七、八、九句。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下片。第六、七、八、九句。
  望/一川暝霭(ǎi),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第四、五、六、七句。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上片。后四句。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zhù“”的异体字)还垂。(宋·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下片。第五、六、七、八句。
  渐/月华收练(白绢),晨霜耿耿,云山摛(chī铺陈)锦,朝露漙漙(tuán tuán露多貌。一说为露珠圆貌)。(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上片。第四、五、六、七句。
  甚/云山自许(自夸;自我评价),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双调。上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稀疏的篱笆)护竹,莫碍观梅。(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双调。下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记/我行南浦(南面的水边),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宋·辛弃疾《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古地名。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县县境;泛指游览胜地。)好景,不负缘明(明了因缘,知晓万法都是由因缘而生,并无自性,因自性本空故。亲证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是悟道成佛了。)。(宋·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宋·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gōu)山(缑山,即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指修道成仙之处)鹤舞,仙样翻新。(宋·陈著《沁园春·寿吴竹溪》)○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更/凭高□远,沈(沈约)腰不瘦,怅今怀昔,潘(潘安)鬓须皤(pó形容白色)。(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jū xì比喻光阴流逝的迅速);一名一利,未值鸿毛(鸿毛)。-----又/底(何,什么)曾嗅著,庙堂钟鼎(就是载入史册,名垂青史的意思。庙堂指朝廷,事迹写在朝廷的功劳簿上; 钟鼎,就是用来敲的很大的钟,鼎是古代的青铜炊具。),底曾拈(niān)得,帷幄(wéi wò古时军队里用的帐幕)弓刀。(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杏花雨嫩,红飞香砌;柳枝风软,绿映芳台。-----念/四方宾友,不堪渭树(指朋友处在遥远之处,表示对朋友的思念),一年春事,已属(属望。属意)庭槐(种植槐树的庭院。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自信子孙中必定有位至三公者,后其子王旦果然做到宰相。后人遂以庭槐为宰相的故实,引申为三公之位。亦指三公)。(宋·葛长庚《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卖花之人在绿纱窗外唱卖)。-----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宋·王炎午《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爱/洞门深锁,人间福地,双溪分占,天上星躔(xīng chán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有/村醪(cūn láo醪,本指酒酿。引申为浊酒)可饮,且须同醉;溪鱼堪鲙(kuài细切肉),切莫论钱。(宋·卢祖皋《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更/玉花骢(cōng)(唐玄宗所乘骏马名。 亦作'玉华骢'。泛指骏马)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指黑色的马尾巴在奔跑时展开),醉墨龙跳(指骏马奔跑时像醉酒的墨龙一样跳跃)。-----怅/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宋·刘过《沁园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称势纵横。(宋·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看/兔葵(兔葵,苗如龙芮,花白茎紫)燕麦,华清宫里;蝶黄蜂粉,恁(nèn本义是思;念)碧池边。(宋·刘辰翁《沁园春·送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盈满或虚空。谓发展变化。 有馀与不足。 盛衰;成败。 指虚实。 特指月之圆缺。)消息,时止时行。-----看/九重(指帝王)有命,晋侯锡马(源见“晋接”。谓受到赏识。锡,就是赏赐),三公(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论道,鼎足承君(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鼎有三足,所以诗文中常以“鼎足”喻指三公。《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宋·刘仙伦《沁园春·寿龚大卿恕斋治易》)○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向/天都(安徽黄山高峰名)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霜晓,仰盼龙楼(汉代太子宫门名。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指朝堂。借指太子)。(宋/汪莘《沁园春·忆黄山》)○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况/雨急黄昏,寒欺客路,月明夜半,人梦家林。-----甚/连天芳草,凄迷离恨;拂帘香絮,撩乱深心。(宋·方岳《沁园春·赋子规》)○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雨濡(rú沾湿,润泽)露润,还思宰柏(坟墓上的柏树,又称宰树、宰木);风柔日媚,羞见飞花(指寒食节)。(宋·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欲说又休,虑乖(不顺,不和谐。错过)芳信(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未歌先咽,愁近清觞(指美酒)。(宋·周邦彦《风流子》)○双调。前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句。十一、十三句相对,十耳、十四句相对。隔句对。
  羡/金屋(华美之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霉墙。(宋·周邦彦《风流子》)○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青未了、柳回白眼(眼珠向上翻出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红欲断、杏开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下片开头。
  揽/玉壶(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寓敬老、表功之意。喻人的纯洁清白的情操)英气,锺(锺会)为人物;银河(银河是数以亿计的星系和恒星组成的庞大系统,代表着无限的知识和智慧)精彩,融(孔融)作文章。-----问/石渠天禄(石渠、天禄、麒麟三阁是西汉皇家图书典藏与编校机构),借将班马(班固 与 司马迁),荷山(荷山,因地理形状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义该村村庄形似荷花,故名荷山。在今江西高安县南)锦水(即锦江),暂作龚黄(龚遂与黄霸)。(宋·姚勉《沁园春·一叶新凉》“寿庐守”)○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六、七、八、九句。六、八句相对,七、九句相对。隔句对。
  但/石城西踞(jù蹲,坐),潮平白鹭;浮图(塔)南峙(zhì直立,耸立),云淡乌衣(指燕子)。-----问/何人重向,新亭(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三国吴建﹐名临沧观。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名新亭。东晋时为京师名士周顗﹑王导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源见“围棋赌墅”。指当年谢安赌棋之别墅)。(宋·吴景伯《沁园春·登凤凰台》)○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望/虎丘(山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亦名海涌山)苍莽,愁随月上;蠡(lǐ)湖(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浩荡,兴趣逐潮来。-----叹/茫茫马腹,黄尘(黄色的尘土;比喻世事、人事)如许(如此;这样),纷纷牛背,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的意思。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难开。(宋·陈人杰《沁园春·吴门怀古》)○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望/行山远水,荆州(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夏、殷、周、秦、汉、魏)兴衰。-----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宋·陈人杰《沁园春·石城之胜》)○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向/蒹葭(jiān jiā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极浦(jí pǔ遥远的水滨),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帻(zé头巾)敧(qī依;倚)风。-----有/连天秋草,寒烟借碧;满城霜叶,落照争红。(宋·陈人杰《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连,为相连,紧连之意,苑,指林苑,园林.),波上飞甍(méng屋脊)。-----正/风嘶宝马,软红(其原意是指绵软的尘土,引申为指俗世的繁华热闹,也用来指柔和的红色。)不动,烟分采鹢(yì头上画着鹢的船,亦泛指船),澄碧无声。(宋·陈人杰《沁园春·咏西湖酒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宋·陈人杰《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例1  沁园春·留春  宋·陈人杰
    春为谁来,谁遣之归,挽之不还。纵小桃秾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毕竟须归,何妨小驻,容我一尊烟雨间。春无语,只游丝舞蝶,懒上杯盘。
    故园。风物班班。奈声利羁留身未闲。望归鸿影尽,白云万里,啼鹃声切,落日千山。春却笑人,年来何事,要得一归如许难。君知否,百八盘世路,尽在长安。
  1.作者简介
  陈人杰(1218―1243)一名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闽(今福建)人。应举不第,以才气自负,温游淮、湘。嘉熙四年(1240)回临安。三年后卒。有《龟峰词》。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2.对仗分析
  纵/小桃秾(nóng花木繁盛)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lán shān衰落、凋零,将尽)。(》)○双调。上阙。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
  望/归鸿影尽,白云万里,啼鹃声切,落日千山。○双调。下阙。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念/兰楫嫩漪(yī水波纹),向吴南浦(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杏花微雨,窥宋东墙(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心爱慕)。-----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xī lì形容轻微的风雨声和落叶声);寄书鸿雁,烟月微茫。(金·吴激《风流子》)○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六、七、八、九句。六、八句相对,七、九句相对。隔句对。
  见/长溪漱玉,千瓴(íng指房屋上仰盖的瓦)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指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元·张埜《沁园春·泉南作》)○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尽/洪涛万丈,鱼龙出没;苍颜(苍老的容颜。苍翠之色)十载,鸥鹭惊猜。-----爱/金山东畔,天开罨(yǎn)画(色彩鲜明的绘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才。(元/张埜(yě)《沁园春·宿瓜州城》)○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被/尘嚣沸耳,鏖(喧扰)成重听(指听力下降,听音失真,为耳聋之轻症),簿书眯眼、攻作(工作)昏花(指视力模糊)。-----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元·许有壬《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看/平湖秋碧,净随天去;乱峰烟翠,飞入窗来。-----爱/小轩月落,梦惊风竹;空江岁晚,诗到寒梅。(元·许有壬《沁园春·寄题詹事丞张希孟绰然亭》)○双调。前后的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奈/霜毛(白色羽毛。白发。借指老人)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一寸成灰。-----恁(思,念)/昏花老眼,底(何)须窥牖,支离(瘦弱;衰弱)病脚,最怯登台。(明·杨慎《沁园春·己丑新正》)○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指雁惊飞),悠悠渔火,长照愁眠。(明·高启《沁园春·雁》)○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远);雄风披拂,面面窗开。-----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清·史惟圆《沁园春·黄鹤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汽;露水),若有人兮。-----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隐含着不满或批评的语言)。(清·王鹏运《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壮夫有志,雕虫岂屑?小言无用,刍狗(chú gǒu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同嗤。-----笑/声偷花外,何关著作,情移笛里,聊寄相思。(清·王鹏运《沁园春·代词答》)○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况/零风细雨,乍停还续,蛩(qióng蟋蟀)声雁影,到处相随。-----似/江(江淹)魂销罢,黯然欲别;潘(潘安)愁尽处,如送将归。(清·黄永《沁园春·悲秋》)○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算/吾宗老辈,子安(传说中的仙人)去久;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泛指仙都;指帝都)旧侣,叔玮(荀瓌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来迟。-----正/三湘七泽(“三湘”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 “七泽”就有些不大好解了。有人说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三湘七泽泛指湖南各地),无边水气;荆门(在湖北)郢树(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一片斜阳。(清·黄景仁《洞庭春色·登黄鹤楼》)○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叹/其年难及,丁时(丁壮年)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清·黄景仁《沁园春·壬辰生日自寿时年二十四》)○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清·董俞《满江红·重到西湖忆旧》)○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沧海曲,桃花漾;茅店内,黄鸡唱。(清·宋琬《满江红·看演邯郸梦传奇》)○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看/地尽塞垣(sāi yuán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指北方边境地带),惊沙(指狂风吹动的沙砾)北走;山侵溟渤(míng bó,指溟海和渤海),叠嶂(dié zhàng重重相叠的山峰)东还。(清·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双调。前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阴云龙日(当天的地支是“辰”,就是龙日),难寻野马;轻颸(sī凉风)染草(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细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秋蛇。-----红袖招时,偏随罗扇(丝绢所制的团扇);玉鞭坠处,又逐香车(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即阿香车。神话中的雷车。指神仙乘的车)。(清·朱彝尊《春风袅娜·游丝》)○双调。前第五、六、七、八句。五、七句相对,六、八句相对。后第八、九、十、十一句。八、十句相对,九、十一句相对。隔句对。
  纵/连云石磴在(dèng石头台阶),漫劳(漫劳,徒劳)蹑屐(niè jī拖着木屐;穿着木屐),拍天孤浪,渐愧(渐愧,愧疚、惭愧而内疚。)乘槎(chéng chá乘坐竹木编成的筏。)。(清·傅世垚《沁园春》)○双调。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荷花影里,舞去还香。(清·李雯《风流子》)○双调。后第五、六、七、八句。五、七句相对,六、八句相对。隔句对。
  念/望崇(威望高)灵兔(传说中月宫中的玉兔),南山感月;名高绣虎(绣虎指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北海惊雷。-----令/蜀江裁楮,先生静待,淇园截竹,君子蒙灾。(清·储懋端《沁园春》)○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正/洞庭木落,宫莺(即宫中的黄鹂。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乍别;楚天云净,旅雁初回。------叹/年将半百,须髯如戟。运逢百六,心事成灰。(清·余怀《沁园春·和刘后村》)○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隔句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烟火光微,心灰凤蜡(凤蜡,蜡烛的美称);笙歌声咽,泪满鲛绡(鲛绡是指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是一种独特的衣服,特质“南海出鲛绡纱,入水不濡。”亦泛指薄纱。也指宫中美人跳舞时所穿的衣服。)。(清·金堡《风流子·上元》)○双调。前第三、四、五、六句。三、五句相对,四、六句相对。隔句对。
流水外,蝉鸣急;落叶里,归鸦集。(清·沈雄《满江红·夕阳》)○双调。后第一、二、三、四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大船)争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雄健有力)。(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双调。前第四、五、六、七句。四、六句相对,五、七句相对。后第三、四、五、六句。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隔句对。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馀霞。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宋·赵崇嶓《望海潮》)○开头几句。词中扇对一般四句组成,这种六句组成的很少见。
  
  作业
  沁园春·又见桃花红
  要求扇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