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14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一章前三节

[复制链接]

35

主题

264

帖子

10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266
金钱
415
发表于 2025-1-21 17: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他坛: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

本系列主题:“叶氏学术大旗不砍,中华传统诗难未已”

第一章  厘清叶嘉莹先生的“第一身份”干系极大

第一节  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的典型特征

文/特约记者整理
记者:
吟者先生您好!本来已经说好的,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主题定为“叶氏学术大旗不砍,中华传统诗难未已”。一周来几次约您,您怎一推再推呢?
吟者:
实不相瞒,吟者还是觉得着手采取包括进京上访、给最高上峰写信——包括公开信和自媒体视频在内的任何更为直接有效的“非常措施”为宜,实在不宜继续陪着彼等耗下去了!一味地姑息迁就,无异于“养虎为患”啊!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叶先生仙逝以来这波“逆天”级别的“盖棺论定”逆流已经引发了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越来越多的人怒而发声了,《叶嘉莹毕生都在败坏中国诗词传统》、《叶嘉莹的老干部体诗为什么能火》等等纷纷见诸网上,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另外,近日疑似食物中毒,尚未根本好转,昨晚又闹得挺厉害,身体实在欠安,才几次挡了你的驾。不过,今早忽又明显好转,料应并无大碍,那就继续吧。
记者:
还是希望您能再给各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最后一次机会!“非常措施”固然可以立竿见影,然而一旦实施,毕竟牵连甚广,诸多颇为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将“晚节不保”,却又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届时恐怕“连哭都找不着调儿”啊!您说呢?
吟者:
关键是有些“牛鬼蛇神”偏偏“给脸不要脸”啊!今天已是2025年元月8日,离2035满打满算只剩10年了啊!我曾多次强调,诗词文化乃是“龙头性文化”,一旦届时“龙头依旧委地”,连党和国家恐怕都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啊!叶先生仙逝后这波“盖棺论定”逆流何其猖獗!分明“誓死高擎叶氏学术大旗”的节奏嘛!
当然,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那就再破一次例,再给彼等最后一次机会吧!
记者:
《易中天谈文人真面目:一个本性两副嘴脸三种姿态》有云:
“士人、学人、诗人的特点是真,文人是伪。士人有真风骨,学人有真学问,诗人有真性情。文人呢?只有花腔,没有学养;只有欲望,没有理想;只有风向,没有信仰。所以,他们也“只有姿态,没有立场”。尽管那姿态,往往会秀得“绚丽多彩”,能够“颠倒众生”,甚至“惊世骇俗”。 这也并不奇怪。前面说过,文人的“本职工作”和“历史使命”,就是帮闲和帮腔,偶尔帮凶。只不过,有帮得上和帮不上、受重用和被排挤、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别。但,无论当班还是待业、在岗还是编外,甚至不过“闲杂人等”,其实“自作多情”,也都要走台、献艺、开屏,而且是秀给别人看的。既然如此,便并不需要什么学养、理想、信仰,也不需要自己独立的立场,“风姿绰约”即可。 故,文人也可能有学问,但那是用来卖弄的;可能有性情,但那是用来表演的;还多半会有聪明才智,但那是用来舔痔疮的。”
由是观之,叶嘉莹先生的“士人”、“学人”身份,水分疑似相当之大呢!
吟者:
有人说,叶先生其实是沾了“无知少女”——“无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加女性的光。惜乎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加拿大籍。
岂止“士人”、“学人”身份啊!事实上,叶先生的“学术泰斗/巨擘”之类名号,更是当不起的嘛!《易中天——学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三》有云:
“学与问,哪个更重要?问。传授、传承、传播、学习,一般学者,甚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做。但,他们在做这些工作时,未必都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未必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这四条的,是学人,也只能是学人。
这大约就是学人与学者的区别。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诚实的态度,坚实的基础,足够的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哪怕一辈子都出不了成果,也是学者。学人却原则上必须有成果,至少得有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有大小,成果可以有多寡。”
“何况对于学人而言,问题又远比成果重要,因为他们首先是“问题中人”,甚至是因问题而生的。因此,凡学人,必有“问题意识”。他们总是能察觉到,哪儿有问题……我们甚至可以极而言之,一个人,只要能发现问题,哪怕不能解决,没有成果,也是学人。
也因此,真正的学人,一定是想问题的。他们还一定是真有问题,才去做研究;真正有所得,才去写论文。为了评职称、混饭吃,或者完成任务,不惜制造“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的,不但不是学人,连学者或学匠都不是。这一类,跟“为文造情”的,没什么两样。只能算作学术界的“辞人”,或曰“伪学者”。”
记者:
早在叶嘉莹先生健在之时,您和自由人先生便都曾说过: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学术”而言,叶先生不过一介“充其量的加拿大籍二流学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叶先生八成是被境内外各路势力“捧杀”了吧?
吟者: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捧杀”其实是相互的。叶先生对“老老干”、“新老干”、“匠人类”乃至某些“雅腐大鳄”者流的“捧杀”也相当厉害啊!比如,叶先生便曾对现已判定为“雅腐大鳄”的唐某宁给予如是“绝对超高评”:
“您的书法得毛主席之神,您的诗则与太白之横溢颇有相似之处”。
“先生大作可如东坡所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记者:
唉,叶先生是真敢“捅词儿”啊!我也注意到,已有诗友如是调侃了:
“看来,李杜苏辛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等凡胎肉眼根本就不识得。惭愧!”
不过,话说回来,叶先生大抵应属“客套一下夸人而已”吧?不可当真吧?
吟者:
不然!关键是叶先生诸如此类“漫无边际的绝对超高评”,居然被人拿去到处显摆,一方面自我炒作,一方面则用以跪舔当事人,带坏了风气才最致命啊!
比如,《周某升:聆听霜凝先生谈艺术 亲近一种立体的人生》便有这样一段:
“难怪叶嘉莹先生这样评价霜凝先生:“您的书法得毛主席之神,您的诗则与太白之横溢颇有相似之处”,又说“先生大作可如东坡所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记者:
是啊!“自我炒作”、“大花轿,人抬人”之风早就甚嚣尘上、令人发指了啊!
《唐双宁被查!书画圈这些人捧过他的臭脚》所披露的“群体性跪拜跪舔”实在触目惊心啊!居然包括叶嘉莹先生以及冯某庸先生等一众大家、中家、小家啊!
吟者:
“抱团取暖”、“吹吹拍拍”、“自我炒作”、“大花轿,人抬人”之风固然不是叶嘉莹先生一人带坏的,以“名义上”的“超级诗词学术大拿”身份领衔“漫无边际地顺情说好话”的负面影响却是极大的啊!这是与“士人风骨”格格不入的!
也正因此,早在叶先生健在之时,吟者便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叶先生其实当不起“真正的士”——无论穿不穿裙子,都当不起。那就不是“士人”之作为嘛!事实上,叶先生诸多“神级名号”,都是这场“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的产物啊!
记者:
“造神”是为了“吓人”。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任内人事大规模异动”又算个什么呢?不久以前,本届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居然第n次发生“任内人事批量异动”!统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半副会长及秘书长都被撤换了啊!实在太恐怖了啊!
吟者:
中诗学会最高管理层“任内人事频繁异动”纯属“骚操作”!企图死死拿捏而已矣!《中华诗词学会海外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所披露的信息更恐怖啊!其实早在吟者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都那么快”!最高上峰不可不察啊!
记者:
追根溯源,还是对叶先生“第一身份”的偷梁换柱吧?叶先生曾经亲口说过:“我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学者,最后才是诗人。”结果呢?结果却被公然“移花接木”、“混淆视听”!一介诗词老师/教授,竟成“学术泰斗/巨擘”了啊!
吟者:
就学术言学术,“学术泰斗/巨擘/宗师/巨星/诗灯/传灯”之类“神级名号”,叶先生其实一样都当不起。但若置于“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及其“愚化、同化背景”乃至“国际斗争背景”下考量,却又顺理成章啊!
记者:
纳闷儿!中诗学会“问题堆积如山”,“几乎乏善可陈”。叶先生怎就视而不见呢?其他方面姑且不论,“诗教在线”问题多严重啊!那可是叶先生的强项啊!
吟者:
中诗学会就是个“超级大染缸”嘛!尤其是其“中高端”,谁置身其间,又能不“变颜变色”呢?叶先生也不例外,也得适应。我在《引言》中曾经这样说过:
“事实上,叶嘉莹先生若不投其所好——以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为彼等“挣口袋”,同样难逃被封杀之命运,更不可能被捧到“中华诗词蜃楼”半天云上嘛!”
记者:
“学术性”的中诗学会“诸多原则性问题”尚且“堆积如山”,真个“乏善可陈”啊!“学术泰斗/巨擘/宗师”理当属于“诗词学人”,怎么可能毫无察觉呢?
无数铁的事实表明,叶先生与中诗学会中高端“强权外行老干”乃至“雅腐大中小鳄”及其“舔夫”、“轿夫”、“吹鼓手”,应属“赤裸裸的相互利用”关系吧?
吟者:
姑且不论他人,再来重温一下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要点吧:
“以情代诗论”、“知人论诗论”、“力挺哑韵论”、基于平水词林无声哑韵的“确切诵读论”、“以形代质论”,乃至“在诗之毛梢层面上教作诗”的“中华诗教理念”!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怎就愣被抬举成诗词学术界绝无仅有的超级大神了呢?有人尊叶先生为“泰斗”、“巨擘”、“宗师”,叶先生便赞有关人等为李杜苏辛啊!
关键之关键,还是各有关方面有意无意地混淆、模糊了叶先生的“第一身份”啊!问题的严重程度居然远超寻常想象,极为严重啊!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侧重从“媒体定位”、“天降神级名号”、“中诗学会属性”等角度简单掰扯一下,看看“叶老师”是如何成为“叶泰斗”的。先说“媒体定位”吧。这些问题若不厘清,“高擎叶氏学术大旗”之历史性丑剧,便永无落幕之时啊!





第二节  从“媒体定位”看叶先生的第一身份

记者:

此前您曾以大量实例表明:中诗学会的任何一项“骚操作”,都有众多官媒、半官媒以及其他重要媒体跟风造势、推波助澜,这可绝非什么好兆头啊!

吟者:

业已“市场化”的媒体——尤其是官媒、半官媒“带节奏”式跟风造势、推波助澜负面能量的确极大,足以营造“超级三人成虎效应”并“混淆视听”啊!

记者:

在《“把荒诞当事业做”的中诗学会必须立即坚决全面取缔》中,您曾谈及2024年11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对叶先生胡乱定位,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啊!

尤其是其中这段糊涂透顶的“定论性表述”,简直就是在“颠倒黑白”嘛:

“在西方从事教学工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

吟者:

吟者已经强调过无数次了,先师们创造唐诗宋词辉煌的时候,不少美西方国家还“不知在谁的娘胎里转筋”呢!唐诗宋词与美西方文艺理论连“一毛钱”、“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嘛!李太白、杜子美采用了哪条美西方文艺理论呀?

最要命的是,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分明是“去中国化”的嘛!竟被“权威官媒”忽悠成“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真是令人无语啊!

不过,必须郑重说明:《朝闻天下》乃至央视有关部门以及其他官媒,其实也是“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的受害者,亦即被中诗学会“忽悠、误导、愚化、蒙蔽、裹挟”了。问题出在媒体,病根却在中诗学会啊!

记者:

这个说明很有必要。如此一来,《朝闻天下》称叶先生“与清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之类“笑话”的严重程度,也便减轻许多了啊!资深诗友都知道,“纳兰性德分明是清初人”嘛!病根既然出在中诗学会,各大媒体也便都解脱了吧?

吟者:

大抵如此,也未尽然。“文化间谍”、“诗词汉奸”者流,无论如何都是逃不脱的!“崇洋媚外”、“汉奸情结”严重者流也是逃不脱的!这可是原则问题啊!

记者:

“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之类论调多了,“学术泰斗”之类高帽多了。诸如此类媒体真太多了啊!

吟者:

“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分明是叶嘉莹先生的“重大失误”嘛!其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不就是由此成为主导的吗?更催生了中诗学会“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的加强版“非中国式诗论”啊!“后果”何其严重也!不少官媒、半官媒以及诸多资深媒体,怎还“一窝蜂”似的变相另类定位呢?

记者:

忽又想起《高阳说诗》之《莫“碎”了“七宝楼台”!——为梦窗词敬质在美国的叶嘉莹女士》中的这句名言了:

“我真不知她用一把欧美名牌的钥匙,怎能开得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

吟者:

怎奈加拿大皇家学会“一忽悠”,中诗学会“一顶礼膜拜”,各路媒体“一跟风造势”,“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居然“就被叶先生肆意乱捅、更被捅烂了”啊!

其实,钱钟书先生对叶嘉莹先生的“极度不屑”式评语更犀利,入木三分啊!

记者:

诸多重要媒体介绍叶先生时,都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之类称谓排在首位——即便未排在首位,通常也是着重强调“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之类名号的。你也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他/她还这么说,这就不是简单的“三人成虎效应”了,而属“超级三人成虎效应”了吧?

吟者:

是的。此等“超级三人成虎效应”实在太过骇人!尤其是叶先生仙逝后那波“盖棺论定”逆流,真个实在“太过逆天”啊!我们不妨一起来考察几个实例。

最离谱的,当然是文题中便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泰斗”字样的。

比如,2024年11月25日京报网首发、新浪财经等多家网站转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辞世,享年100岁》、京报网同日首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曾自费回国教书,学生听到不肯下课》、天津政务网同日转自天津日报的《百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病逝》、大公报2024年11月25日的《中华诗词泰斗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等等,都是文题中便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泰斗”之类字样,文中更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之类名号。其他中小媒体也便只能“跟风吃瓜”了啊!

同样离谱的是,文题中或是只称“古典文学研究学者/专家”名号,或将“古典文学研究学者/专家”置于“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之前,其实是在偷梁换柱嘛!

比如,新华社 2024年11月24日的《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去世》、中国新闻网2024年11月24日的《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央视网2024年11月24日的《长镜头 叶嘉莹:一生只为一件事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频道2024年11月24日的《叶嘉莹:一生只为一件事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都是只称学者。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年11月25日的《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封面新闻 2024年11月25日的《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11月25日06版的《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去世》等等,文题中也是只称叶先生为“古典文学/诗词研究学者/专家”,而不是叶教授、叶诗人。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5日 第7版上的《别了,“诗词的女儿”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逝世》等篇之文题,则是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名号置于“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之前的。

经各大媒体如此这般一忽悠,“三重身份”的叶嘉莹先生之“第一身份”,也便由“老师”、“教授”,摇身一变而成“学者”、“专家”了!分明是在混淆视听嘛!

记者: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文题中虽未强调“泰斗”、“学者”、“专家”,正文中却重点谈及,也是先称“学者”后称“教授”、甚至径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此举所收到的实际效果诚可谓异曲同工,这方面的实例也不少呢!

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11月24日的《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中国青年报2024年11月25日02版的《“诗的女儿”把生命留在了诗里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逝世》、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5日02版上的《沉痛悼念!“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逝世》、香港文匯報2024年11月26日A15版的《中國作協:用一生詮釋中華詩學精神真諦》、香港文匯報2024年11月25日A6版的《別了,中華詩詞的女兒》、香港文匯報2024年11月26日A15版的《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作詩追思》等等,也都是在文内不约而同地称叶先生为“詩詞學泰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泰斗”的。居然全都是一个“腔调”啊!

人民网2024年11月24日的《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则是先称叶先生为“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后称“南开大学讲席教”的。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11月24日的《叶嘉莹先生逝世,万字旧文,怀念先生!》,也是先称叶先生为“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后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的。中新社“ 东西问”2024年11月24日的《东西问》还是先称叶先生为“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后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更称“叶嘉莹是学贯中西的诗词泰斗”呢!央视新闻 2024年11月25日的《再送一程#南开师生雨中送别叶嘉莹#》同样是先称“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后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的。如此这般忽悠,叶先生的“第一身份”能不变味吗?

更有甚者,11月25日的《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叶嘉莹同志逝世》居然更称叶嘉莹先生为“中国古典诗词领域领军人物”呢!那可是典型的官方背景啊!

另据中国作协的唁电,也是先称“古典文学研究学者”,然后才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的。并称叶先生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愣称叶嘉莹先生的逝世首先是“学术界”的巨大损失,其次才是“教育界”和“诗歌界”的巨大损失。

还有报道竟称“叶嘉莹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终身事业”!分明“胡扯”嘛!

吟者:

更恐怖的是,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啊!“跟风吃瓜”的中小媒体简直有如“蝗群”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必一一了。关键之关键在于,“带节奏”者多为“官媒”甚至“重要官媒”啊!这才是最为恐怖的,要多恐怖有多恐怖啊!

在此,必须再次郑重说明:央视也好,新华社也好,人民网也好,光明网也好,其他官媒、准官媒、其他媒体也罢,总体上其实都是中诗学会的受害者,亦即被中诗学会“忽悠、误导、愚化、蒙蔽、裹挟”了。受害面太宽了啊!

记者:

倒也难怪,欺上瞒下的《理事要在诗词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华诗词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不是连尊敬的马某同志和中诗学会多达二三百位理事都给“欺瞒”了吗?各路媒体记者们若不“跟风吃瓜”,又能“怎么样”呢?

吟者:

记者朋友也并非“全然无辜”。不懂诗词学术没关系,咱别胡说行不?咱别盲目跟风造势行不?那不是怂恿中诗学会“继续高擎叶氏学术大旗”的节奏吗?

记者:

那不正中“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之下怀吗?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成就了多少强权外行老干与雅腐大中小鳄啊!

恐怖之处在于,叶嘉莹先生亲口坦承的“第一身份”“老师/教授”,就那样稀里糊涂而又不容分说地摇身一变而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巨擘”了啊!

吟者:

凭心而论,就中国古典诗词学术研究而言,叶先生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二流学者”,其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和钱钟书先生、高阳先生之评便是明证嘛!

叶先生由“教授”到“学术泰斗”的穿越,各大媒体“瞎忽悠”可谓“居功至伟”啊!何况还有“加拿大皇家学会”尤其是“中华诗词学会”联袂忽悠呢?

关键之关键在于,叶嘉莹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居然颠覆了“关键染色体”层面上的所有要素啊!中华诗词早就“既不姓古典,更不姓中华”了啊!

究其原因,叶氏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从根本上“削平了诗词门槛”,客观上更使境内外“三大咸猪之手”共同受益,才有那么多境内外势力力挺、力捧啊!

“漫无边际”地“力挺力捧”者流中,“加拿大皇家学会”同样居功至伟啊!


第三节  从“神级名号”看叶先生的第一身份
记者:

重温第一章第二节《从“媒体定位”看叶先生的第一身份》,依然触目惊心啊!诸多“官媒定位”中,11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的说法无疑最为典型,最具权威,影响也最大。有鉴于此,还是摘录几段《朝闻天下》相关报道原文吧: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昨天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北京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材生,加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叶嘉莹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被称作是“诗词的女儿”。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叶嘉莹曾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一个四合院内,本姓纳兰,清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在西方从事教学工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

“1990年,叶嘉莹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吟者:

“朝闻天下”这几段报道原文中,至少有三点尤为值得诗词学术界关注:

首先,《朝闻天下》的报道也是先称叶先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然后才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的。这说明诸多重要“官媒”的“口径”是一致的。

其次,称叶先生“与清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虽是个低级错误,却似小实大,因为那毕竟是央视嘛!同时暴露出诸多媒体都在“跟风造势”的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之谓简直错得离谱嘛!此前曾经谈及,此处不赘。

另外,几乎所有“官媒”资讯中,大抵都回避了叶先生的“国籍”问题。吟者早就说过,叶先生乃是“充其量的加拿大籍二流学者”,这个细节非常重要。

记者:

有道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叶先生不仅是“加拿大国籍”,其诸多“神级名号”中,“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无疑最为响亮,最为耀眼,同时也最骇人吧?

吟者:

是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乃是地地道道的学术名号。“加拿大”啊!“皇家学会”啊!“院士”啊!能不骇人吗?真个吓倒了一大片,蒙蔽了一大片啊!

记者:

殊不知,“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一“神级名号”的分量反而最轻。是吧?

吟者: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个“中国古典文学大行家”呀?纵然真有个别行家,也应是“半吊子”型的嘛!总体上也应属“外行愣推”嘛!一如中诗学会“野蛮推举带头大哥”嘛!

记者:

无论如何,既然“加拿大皇家学会”能把如此“神级名号”单独授予叶先生,说明叶先生在加拿大国内的“中国古典文学学者”中应属首屈一指的吧?

吟者:
问题是叶嘉莹先生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并非针对“加拿大文学研究”,也不是针对“比较文学研究”的,而是针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啊!
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重大疑问: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人真正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呢?几乎寡到无嘛!

记者:

“加拿大皇家学会会长/副会长/院士中”中,连一个“中国古典诗词行家”都没有吧?然则,彼等愣封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究竟能有几斤几两呢?

吟者:

应该“比鸡毛没重多少”吧?一如中诗学会所推举的“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还有个问题,就是前曾谈及的叶先生的“国籍”问题。网上曾有多个加入外国国籍“宣誓词”版本。比如,加入美国和加拿大国籍时宣誓词分别如下:

加入美国国籍宣誓词(版本之一)

“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美国。当法律要求时,我愿为保卫美国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时,我会为美国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时,我会在政府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借口或保留,请上帝保佑我。”

加入加拿大国籍宣誓词(版本之一)

“我将忠实地效忠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她的后嗣和继任者;我将切实遵守加拿大的法律,履行作为加拿大公民的责任。”

记者:

此外,加入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国籍的宣誓词中也有“我将忠诚于大英帝国”、“我将为法兰西无懈奋斗,为法兰西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宣誓忠于澳大利亚和它的人民”、“我发誓遵守日本国宪法和法令”之类字样呢!不可不察啊!

吟者: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段、不同版本之间略有出入,但是,诸多“美西方国家入籍宣誓词”中,显然都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之点是雷打不动的,那就是:

“效忠于国籍所在国实属天经地义。”

记者:
这就是说,纵然叶嘉莹先生“效忠于加拿大”,也照例是“天经地义”的喽?

吟者:
以“国籍”和“誓词”的角度观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却无可厚非。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但是,终须“听其言,观其行”嘛!

记者:

叶先生乃是“中诗学会”原始股,是创会发起人之一,也是资深顾问。值得注意的是,中诗学会创会之前,叶先生便已在美加闯荡多年,一直声不彰名不显,“中诗学会成立不久”,加拿大皇家学会便慷慨授予其“院士”名号了啊!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一有如“天上掉馅饼”的“天降神级名号”,在境内外“牛鬼蛇神”眼中毕竟“非同小可”啊!起码为叶先生日后推销“非中国式诗论”,进而成为中诗学会事实上的“太上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了吧?

吟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关键是“授予时机的拿捏”可谓“恰到好处”啊!

更值得注意的是,叶先生前脚刚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演讲中以“非学术方式”、并以“颠覆知人论世”、“转而知人论诗”方法,高调得出“这个汪精卫真是写得好,尽管他外表上做了大家以为是汉奸做的事情,但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之荒谬结论,“学术性”的中诗学会后脚便高调授予叶先生“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此后更将一系列“顶级桂冠”戴在叶先生头上啊!以致整个业内开启了“黄袍加身”、“争戴高帽”模式,“骚操作”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啊!

由是观之,倒是难怪《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叶嘉莹同志逝世》称叶嘉莹先生为“中国古典诗词领域领军人物”呢!叶先生实乃中诗学会之“太上皇”嘛!

记者:

我怎觉得,包括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和中诗学会出让“中华诗教理念”在内的无数铁的事实表明,诸多相关“事件”总是透着那么一股子“不对劲”呢?叶嘉莹先生八成是被“加拿大皇家学会”和“中诗学会”利用了吧?

吟者:

岂止你觉得“不对劲”啊!稍具常识者、稍具家国情怀者,谁都觉得“不对劲”嘛!相当程度上,叶先生的确被“加拿大皇家学会”和“中诗学会”利用了啊!中诗学会和各级学会官网上“指猴为马”的“诗教在线”不就是明证吗?

由比叶先生还长一辈的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和年龄略长于叶先生的中国台湾著名学者高阳先生对叶先生的“不屑式点评”可知,叶先生“盛名之下,其实不副”嘛!“加拿大皇家学会”、“中诗学会”不过是利用叶氏牌位而已。

一言以蔽之,“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也不过尔尔!“炒作造英雄”而已矣!

记者:

叶嘉莹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无疑最具破坏力。其“超级大神”地位,不过是“各有所图”的境内外势力联袂发动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的产物,不过是旨在“吓唬人”,刻意营造一种“狐假虎威效应”而已吧?

吟者:

完全可以这么说:“境内外三大咸猪之手”联袂“炒作”而已。在此基础上,“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中高端“强权外行老干”乃至“雅腐大中小鳄”愣造一个“超级大神”,同时踢开“真正的诗词学术精英”,反而“专门大力吸收强权外行老干”及其“舔夫、轿夫、吹鼓手”,如是而已矣。

记者:

总之是脱离了党和政府的有效掌控吧?彼等如此“骚操作”猫腻安在呀?

吟者:

至少有三层猫腻:其一,“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等“天降神级名号”太骇人了!在“崇洋媚外”者流眼里,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呢!何况“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呀?其二,境内外“争抱叶先生粗腿”、“争搂叶先生后腰”的“既得利益集团”谁也不肯收手!其三,叶先生的“非中国式诗论”是“去中国化”的!

其三最为恐怖啊!前曾谈及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居然全都严重关乎“关键染色体”啊!当代主流所谓古典诗词真个早就“既不姓古典,更不姓中华”了啊!“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把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换成赝品,并使他们相信这些假的东西”之类鬼蜮伎俩全都高度应验了啊!

当然,最深层次的猫腻则在于,“境外颠覆势力”、“文化间谍”、“诗词汉奸”乃至“雅腐大中小鳄”,以及“大发而特发诗难财”的“诗词企业家”们,全都看清了叶先生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的巨大利用价值!一旦“继续高擎叶氏学术大旗”,境内外各路“牛鬼蛇神”便可永久性地共同受益了。这才是最致命的啊!

然则“家国情怀”安在耶?“让狗吃了”呗!“巨额雅腐暴利”诱惑之下,谁还顾得了那么多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性”的中诗学会才是罪魁祸首啊!



35

主题

264

帖子

10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266
金钱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5-1-21 1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真是振聋发聩啊:
吟者:
关键是有些“牛鬼蛇神”偏偏“给脸不要脸”啊!今天已是2025年元月8日,离2035满打满算只剩10年了啊!我曾多次强调,诗词文化乃是“龙头性文化”,一旦届时“龙头依旧委地”,连党和国家恐怕都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啊!叶先生仙逝后这波“盖棺论定”逆流何其猖獗!分明“誓死高擎叶氏学术大旗”的节奏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2 14: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 于 2025-1-22 14:49 编辑

这的确是个问题: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个“中国古典文学大行家”呀?纵然真有个别行家,也应是“半吊子”型的嘛!总体上也应属“外行愣推”嘛!一如中诗学会“野蛮推举带头大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2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不争的事实: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个“中国古典文学大行家”呀?纵然真有个别行家,也应是“半吊子”型的嘛!总体上也应属“外行愣推”嘛!一如中诗学会“野蛮推举带头大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2 14: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先生的辨析还是蛮有道理的:
学与问,哪个更重要?问。传授、传承、传播、学习,一般学者,甚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做。但,他们在做这些工作时,未必都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未必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这四条的,是学人,也只能是学人。
这大约就是学人与学者的区别。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诚实的态度,坚实的基础,足够的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哪怕一辈子都出不了成果,也是学者。学人却原则上必须有成果,至少得有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有大小,成果可以有多寡。
何况对于学人而言,问题又远比成果重要,因为他们首先是“问题中人”,甚至是因问题而生的。因此,凡学人,必有“问题意识”。他们总是能察觉到,哪儿有问题……我们甚至可以极而言之,一个人,只要能发现问题,哪怕不能解决,没有成果,也是学人。
也因此,真正的学人,一定是想问题的。他们还一定是真有问题,才去做研究;真正有所得,才去写论文。为了评职称、混饭吃,或者完成任务,不惜制造“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的,不但不是学人,连学者或学匠都不是。这一类,跟“为文造情”的,没什么两样。只能算作学术界的“辞人”,或曰“伪学者”。”

点评

诗词学术问题堆积如山,那么多神魔居然视而不见!坡等算是学者呢,还是学人呀? 哦,只剩1%了,回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2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1751

帖子

66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82
贡献
1729
金钱
2383
发表于 2025-1-22 1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 发表于 2025-1-22 14:56
易中天先生的辨析还是蛮有道理的:
“学与问,哪个更重要?问。传授、传承、传播、学习,一般学者,甚至有 ...

诗词学术问题堆积如山,那么多神魔居然视而不见!坡等算是学者呢,还是学人呀?
哦,只剩1%了,回府!

点评

应该啥也不是吧?诗词学术被祸害成那副德性,那是诗词学者甚或学人的作为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2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2 2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七千步A 发表于 2025-1-22 19:26
诗词学术问题堆积如山,那么多神魔居然视而不见!坡等算是学者呢,还是学人呀?
哦,只剩1%了,回府! ...

应该啥也不是吧?诗词学术被祸害成那副德性,那是诗词学者甚或学人的作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3 13: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个“中国古典文学大行家”呀?纵然真有个别行家,也应是“半吊子”型的嘛!总体上也应属“外行愣推”嘛!一如中诗学会“野蛮推举带头大哥”嘛!

如此说来,“加拿大皇家学会”愣推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的分量还真是比想象中轻得多呢!

点评

根本就没什么分量可言嘛!当然,在崇洋媚外之徒眼里,则另当别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3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3 14: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大媒体尤其是官媒、半官媒的诗词类从业人员,也有个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问题吧?

点评

从有关媒体在这波“双唇接地天”级别的“盖棺论定”逆流中的拙劣表现来看,确有必要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7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64

帖子

10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266
金钱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5-1-23 18: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 发表于 2025-1-23 13:55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 ...

根本就没什么分量可言嘛!当然,在“崇洋媚外之徒”眼里,则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驿站吟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059
贡献
82959
金钱
893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24 0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构思别致,文笔流畅,妙语连珠,诗意盎然,雅韵绵长。点赞问好!小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驿站吟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059
贡献
82959
金钱
893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24 08: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构思别致,文笔流畅,妙语连珠,诗意盎然,雅韵绵长。点赞问好!小年快乐!

点评

谢过首版老师!遥祝春节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5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64

帖子

10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266
金钱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5-1-25 17: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董九 发表于 2025-1-24 08:28
拜读老师佳作,构思别致,文笔流畅,妙语连珠,诗意盎然,雅韵绵长。点赞问好!小年快乐! ...

谢过首版老师!遥祝春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1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462
金钱
754
发表于 2025-1-27 1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 发表于 2025-1-23 14:06
各大媒体尤其是官媒、半官媒的诗词类从业人员,也有个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问题吧? ...

从有关媒体在这波“双唇接地天”级别的“盖棺论定”逆流中的拙劣表现来看,确有必要啊!

点评

莫非有关媒体人员也被“严重愚化”甚或“严重同化”了?那可实在太过恐怖了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7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64

帖子

10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266
金钱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5-1-27 17: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少 发表于 2025-1-27 15:21
从有关媒体在这波“双唇接地天”级别的“盖棺论定”逆流中的拙劣表现来看,确有必要啊! ...

莫非有关媒体人员也被“严重愚化”甚或“严重同化”了?那可实在太过恐怖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