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4

第十课《暮江吟》江西乐平调

[复制链接]

52

主题

256

帖子

1993

积分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6
贡献
398
金钱
847
发表于 2024-5-13 16: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QQ图片20240513164833.jpg

52

主题

256

帖子

1993

积分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6
贡献
398
金钱
8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6: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具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单纯写景的作品比较少,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是其中之一。
白居易的诗文多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和关心百姓疾苦,他的作品长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因此在官场多遭构陷,虽曾历任高官,但一生也是命运多舛。
贬谪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56

帖子

1993

积分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6
贡献
398
金钱
8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6: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创作于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作者饱尝了在朝廷为官的酸甜苦辣,不愿再与他们为伍。长庆二年(即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由于不被采纳,于是主动请求外地任职,随即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由于是自愿离职,离开朝廷后,白居易的心情轻松愉快,在赴杭州的路上,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我们欣赏这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56

帖子

1993

积分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6
贡献
398
金钱
8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6: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作品赏析: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 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
<6>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这是首写景佳作,诗人分别取景两幅,一个是江面余晖图,一个是月上露起图,前者壮丽恢宏,后者晶亮唯美。
前两句中的“铺”字用得极妙,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此时的江面呈现出两种颜色,光照少的一半呈现深深的碧绿色,光照多的一半呈现出一片艳丽的红色。
后两句巧妙地给出了创作时间,描写的是晚上的景色,诗人通过对“露珠”、“月亮”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首诗的整体意思是,夕阳西沉,余晖洒落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呈现一半碧绿,一半艳红。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可爱,草尖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郎朗新月弯弯的好似一张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56

帖子

1993

积分

版主

朗吟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6
贡献
398
金钱
8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吟诵要点
1、入声字一、瑟、月都采用休止吟,根据这首诗的旋律和意境读的时候不用太刻意,自然一些,有入声的感觉就可以。
2、节奏点阳、江、怜、珠和韵字中、红、弓,要长吟。节奏点处可以换气,节奏点的时值不宜超过韵字的时值。
3、江西乐平调这个调子旋律挺美的,基本调吟熟以后,可以运用腔音带入韵味、情感,把这个调子的旋律美吟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9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