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京音乐(五) 梵钟袅袅步梁尘,羽化升仙第几轮。 天上芦笙非我有,人间箫管任吾逡。 诗心未泯禅心动,法相空悲色相侵。 婉转京音虚万籁,也听高古也听今。 (新韵)
附:(新韵)
智化寺京音乐(一) 袅袅琼音天籁鸣,於今何处守空灵。 但闻智化云门乐,谁解中华大雅声。 昼锦堂悲好事尽,望江南怅喜秋风。 传承工尺千年韵,泪眼依稀恭耳听。
智化寺京音乐(二) 法相森森天籁鸣, 禅房花木绕琼声。 而今枢密幽玄事, 尽在菩提般若中。 云门乐——黄帝时期的乐舞。一开始用“尧天乐”,后发现天字重了。 昼锦堂、好事尽、望江南、喜秋风——智化寺京音乐的乐谱,唐宋旧谱。 好事尽——曲牌名,是专有名词。“三仄尾不改”! 泪眼依稀恭耳听——我第一次听京音乐时真的哭了,这就是我梦绕魂牵的中国古乐?后来发现,如今我们的耳朵被西方音乐“洗脑”了,不习惯了。即使是中国民乐,也是解放后被音乐教授改编过的。一旦听到原汁原味的民间古乐,就不习惯了!我曾问过京音乐传承人胡老师,既然有二三百首乐谱,为什么现在只能弹奏四五十首?他说。中国古乐都是口传心授,有很多“阿口”,类似于“雅尔一呼嘿嘿、龙哥力哥龙”等,只能是师傅教。我们学的时候(八十年代末),师傅已经老了,只会这些。我好像明白了,工尺谱只记音高、指法,不记音程,所以发挥的余地极大!只有他们是正统代际相传的,其他都可能随时“变异”。
智化寺,建于1446年,是皇宫弄权太监王振所建的家庙。智化寺京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惟一按代传承的乐种,传袭560余年从未间断,现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京音乐出自于宫庭,传承于智化寺,他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与西安都城皇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以及福建南音齐称为中国“五大古乐”。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神秘,古朴典雅,至今仍然保留着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智化寺所保留下来的古老乐谱、乐器、乐曲,特别是它的『京音乐』,在中国佛学界、音乐界更具珍贵的文献价值。1821-1861年,京音乐向外传授到天仙庵,以后又分别传授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寺、夕照寺、观音庙、火神庙、九顶庙及普宁寺等十余座寺院,智化寺京音乐逐渐成为北京北传佛教音乐的中心。智化寺音乐在管乐和法器的演奏技巧与方法上,五百六十多年来仍然保存了历史的原貌。 智化寺《音乐腔谱》谱中记谱符号、点板方式与民间不尽相同。这种记谱方法恰与宋代字谱相同。其中点板符号”同唐代工尺谱一样。它留有唐宋音乐字谱的痕迹。谱中曲牌来源不一,丰富多彩。有与唐代教坊曲同名的《望江南》、《千秋岁》等,有与元曲相似的《山荆子》、《点绛唇》等。其中最多的是为宗教活动服务的曲牌,如《三宝赞》、《金字经》、《五声佛》等。 智化寺音乐的曲牌分为只曲和套曲两种。单独演奏的曲牌叫“只曲”,若干首曲牌联缀演奏的名“套曲”。白天礼拜《华严宝仟》时用的套曲为《中堂曲》;晚上施放《瑜伽焰口》时用的套曲名《料峭曲》。套曲结构模式有所谓序、身、尾之分。如《料峭曲》的序曲为《好事近》,以《千秋岁》、《醉太平》、《滚绣球》为“身”曲,以《四季》为“尾”曲。这表明所谓套曲是由若干首曲牌按照序、身、尾的曲式排列组成,其中转宫换调都有一定规律。 京音乐的最大优点是保存了宋代古乐甚至更远的隋唐燕乐遗音,为国内、国际都十分罕见的完整、隼硌、真实的古代音乐资料。部分曲目:醉翁子、喜相逢、垂丝钓、四季、送仙人、水晶宫、醉太平、千秋岁、小华严、三皈赞、山荆子、拿天鹅、雁过南楼、春夏秋冬等。
智化寺京音乐(三) 古乐悠悠智化禅, 垂丝调伴小华严。 清修时妒庭中树, 日日笙歌伴管弦。 垂丝调、小华严——智华寺京音乐中的两个曲牌名。
智化寺京音乐(四) 古刹京音天籁鸣,清幽时伴圣朝声。 专权弄庙桀黠后,如是我闻佛眼中。 管奏笙吹观自在,明承宋制度虚空。 毗卢殿内伽蓝乐,玄妙悠扬诉远衷。 专权弄庙——智化寺原为明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仿“伽蓝七堂”规制,堪称京城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太监要什么家庙?祖坟斗进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