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18.6667px]七律【咏史偶得之】
[size=18.6667px]踯躅蜗庐守岁穷,横经读史月朦胧。
[size=18.6667px]何妨吠雪笑南犬,姑且解冰讥夏虫。
[size=18.6667px]无肉不成韩干马,有吟难效杜陵翁。
[size=18.6667px]千秋故事几张纸,世变沧桑老眼中。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颔联自注:1.吠雪,岭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 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杨万里诗:“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宋陆游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2.夏虫,夏虫语冰,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