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味瓶 于 2023-12-1 08:41 编辑
《七古.无题》 日辇徐行火马飞,晨出晚没一回归。 令光普照明苍界,轨道偏离索尔悲。 短驾牛车长柄麈,龙颜九赐玉雕杯。 匹夫共有国家事,天下为公贤子暌。 * 注释:天下为公贤子暌。既,天下归公。国家政权不能以家族传承,而是民主大选。暌——释义1.隔开;分离,众目睽睽。
为——[wéi]做:有~。事在人~。敢作敢~。大有可~。充当:选他~代表。
变成;成:一分~二。化~乌有。变沙漠~良田。是:十寸~一尺。, 天下——(1)∶四海之内,全中国;(2)∶人世间,社会上;(3)∶全世界,所有的人; (4)∶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5)∶自然界,天地间。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为——归。 一、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记载,孔子在阐述社会政治理想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施政原则,即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这是一种崇高的“大同”理想,被后世不少治理者与仁人志士作为毕生追求服膺的理念。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后来梁启超提炼为“天下兴亡,...
天下为公,君为客”;顾炎武,他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应为匹夫所共有,后来梁启超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