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5|回复: 2

[国学纵横] 浅谈以诗改词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发表于 2023-9-11 0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7 11:32 编辑

以诗改词古代已有先例,譬如苏轼就改编过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首诗为《水调歌头》,《听颖师弹琴》的原文如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现在来看看苏轼改编后的《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是不是很熟悉呢不奇怪,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前面有个序颇能说明苏轼改诗为词的原因,‘’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简了说就是有善琵琶的人向轼讨要歌词,轼便把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便给了善琵琶的人了。

      古人已然作了垂范,我们也无妨照着古人的方法改诗为词,简单点说就是先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然后再把一首自己喜欢且又比较能吻合原诗平仄的词牌稍加裁剪一下就可以了,譬如我自己改自己的诗为《南歌子》

原诗
晴野慰劳人,青畴入眼新。
惠风开锦绣,逵路洽芳春。
玉水莺歌起,厨乡村味珍。
从今忆余韵,山色总频频。

《南歌子》
旷野劳人
,青畴入眼新。繁开锦绣惠风亲,更得清馨逵路洽芳春。
玉水
莺歌起,厨乡席味珍。从今忆韵尽甘津,梦里多情山色总频频。

     这里无外就是改了几个字和添了几个字去适应词牌的平仄要求和句式要求,至于词中的对仗则可宽可严,短句的对仗相对要严一些,五言及五言以上的长句有时半对半不对也是可以的,
词中的对仗甚至好些时候是出于修辞上需要而呈现出对偶的形式,即便是格式上的要求也可灵活把握,譬如之前讲过的《浣溪沙》便能象近体律诗一样用偷春格、藏春格,平仄上也比近体诗要宽松得多,既可以上代平又可以入代平,押韵上也不避重韵,篇句中不避重字,语言可用些俚词俗语,语法上也可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这些都是比近体诗要宽松得多的地方。还有一种办法是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再把一首比较能吻合这首歌曲腔调和风格的诗改为自度词,譬如我曾改过首律诗以徐小凤演唱的据李商隐的《相见难时别亦难》改编的歌曲《别亦难》之曲调自度,先看原诗

仓海诗廊有寄
仓海诗廊对铁山,行来遥望是台湾。
碑存故国三千泪,客剩秋心八万斑。
难掬鹤池荷已碧,安吟精舍血犹潸。
遗民愁色越双甲,花自飘零云自闲。

自度后

仓海诗廊对铁山,行来遥望是台湾。
碑存故国三千泪,客剩秋心八万斑。八万斑。
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
总潸潸,望尽东南不欲还。

难掬鹤池荷已碧,安吟精舍血犹潸。
遗民愁色越双甲,花自飘零云自闲。云自闲。
啊啊啊,望台湾,啊啊啊,
血犹潸,何日台湾得复还。

      自度以能唱为准则,至于个别平仄不必太认真,因为歌唱跟吟诵是不同的,就客家话来说,吟诵必然是四声分明的,但在歌唱的时候平仄有时是能改变的,譬如平声分阴阳,阳平声跟上声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上扬的特征,它们之间互相代换一下也是可以的,而入声也分阴阳,阴入很象平声,阳入则象去声,唱的时候不论阴入阳入一但拉长了腔调就都不象入声了,再加上客家话又有些是平声仄读和仄声平读的现象,这就为自度产生了更多的空间。


      有一些词牌原本就出自于诗,譬如《渔歌子》、《浣溪沙》、《画堂春》鹧鸪天之类,以诗改词的话就容易多了。总之,选诗改词比自己去原创宋词是省了许多力的,因为诗的立意、平仄、对仗、押韵等篇构已经确定了,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裁剪即可改成宋词,这就为初学宋词者拓开了一条多练习的道路,多练以后就容易熟悉,熟悉之后再创作起宋词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100

主题

27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1
贡献
3247
金钱
4769
发表于 2023-9-16 09: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晓岚诗改词

有一年夏天,宫里做了很多把扇子,其中有一把,让乾隆皇帝爱不释手,可是空白的扇面却让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题些诗词上去,一时之间又不知道题什么好。于是派人把纪晓岚召来,让他题扇面。

纪晓岚想了想,觉得题些边塞风光的诗应该不错。大笔一挥,就把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其一题上,却在无意中了少了首句句末的“间”字。
乾隆接过定睛一瞧,便发现了纪晓岚的疏忽与错误,把扇子掷回给纪晓岚说:这是王之涣的诗吗?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欺君罔上!

纪晓岚忙拿起细看,才知道自己少写了一字,但是机智的纪晓岚却不肯认错,他神色自若的说:启禀皇上,臣题的本来就不是王之涣的诗,是词。
乾隆明明知道他在狡辩,不过,也想看看纪晓岚到底在耍些什么花招,就说:那么,你念给朕听听。纪晓岚道:臣遵旨,这应该是这么念的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首七绝经纪晓岚这么一改,顿时变成了一首词。乾隆皇帝仔细的念了一遍,果然改得好,原意也没有改变,微微点头。可是心裡不服气,嘴上也不愿称赞,就说:好哇,竟然有这样的词?那么你再念一首给朕听听看。

乾隆心想:“你能把七绝改成词,难不成还能把七绝改成五绝?我倒是要看看你有什么样的能耐!”谁知纪晓岚急中生智,把杜牧的七绝《清明》,改成了五绝: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乾隆听后,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文才与急智,这才连声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
古诗词的词语本身就比较少,结构都是有讲究的,将诗改成词或删减都是很可能的。不过乾隆和纪晓岚这个故事应该是传说。

点评

这个大抵是后人侃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17 2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2
贡献
7952
金钱
1041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鸣声韵 发表于 2023-9-16 09:33
纪晓岚诗改词

有一年夏天,宫里做了很多把扇子,其中有一把,让乾隆皇帝爱不释手,可是空白的扇面却让他总 ...

这个大抵是后人侃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