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4
金钱10417
贡献7955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4 点
贡献- 7955 次
金钱- 10417 枚
|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04:36 编辑
如题请教于有识者,先谢
清乾隆年間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其卷上《五言律詩》一章,所列五律諸式中有“孤平式”,引例詩三首;
杜甫《翫月呈漢中王》詩起句“夜深露氣清”。
又李白《南陽送客》詩第二句“寸心貴不忘”。
又戴叔倫《送友人東歸》詩第二句“出關送故人”。
並於三詩例句首字旁均標出“孤平”所在。三句俱為用韻句“仄平仄仄平”,其首字原為平聲而拗用仄聲者。例詩後註曰:
“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但五律近古,與七律不同,故唐詩全帙中,不無一二用者,然必借拗體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筆,非無心也。若不察而誤用,失之遠矣。”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並引鄭谷《書村叟壁》詩首句為例:“草肥朝牧牛,草字用仄,使朝字亦用仄,則肥字為平字單行而不纉矣。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按:纉也者继也,不接之意;李汝襄的‘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这里的实质跟王渔洋的平不令单是一样的,平不接平,故不纉也。但李汝襄后面的话就有为前人五律误用孤平开脱的意思了,这点其实并不可取,误用便误用了,何必开脱?事实上李汝襄所举例的四首中只有李白的《南陽送客》是明显拗体,其余都不是,戴叔倫的《送友人東歸》只是在出句上有三个特拗句,并不失粘失对,故不能判为拗体。李宪乔说:“惟次句仄平仄仄平,乃为单平落调矣,诸名家集中所必不用。即检全唐之诗,亦只有一两句犯者。然或一时错简,未可为训”,此态度可取。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李汝襄的这段话是在解释平不令单、孤平自救,下面的那段话前面的易懂,即援例释上面之义,但后面的‘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就有点费解了。草肥朝牧牛,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是否说草肥朝牧牛的句式变为仄仄平仄平的句式,如八月湖水平一样故名拗句而可用也?草肥朝牧牛,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更是费解,是否说草肥朝牧牛的句式变为仄仄平平平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三平尾虽也是拗句,但却是古风句,为大忌,为什么故名拗句而可用也?此费解之处只能祈有识者了。
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是否是另外之解呢?或漏字,如猶不得於下也?不得如此好象不得如彼,这样的文意才是通的。若为‘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易,猶不得於下易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就容易理解了,古人省略倒也是常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