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6|回复: 33

请教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发表于 2023-9-3 02: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04:36 编辑

如题请教于有识者,先谢

清乾隆年間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其卷上《五言律詩》一章,所列五律諸式中有“孤平式”,引例詩三首;
  杜甫《翫月呈漢中王》詩起句“夜深露氣清”。
  又李白《南陽送客》詩第二句“寸心貴不忘”。
  又戴叔倫《送友人東歸》詩第二句“出關送故人”。
  並於三詩例句首字旁均標出“孤平”所在。三句俱為用韻句“仄平仄仄平”,其首字原為平聲而拗用仄聲者。例詩後註曰:
  “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但五律近古,與七律不同,故唐詩全帙中,不無一二用者,然必借拗體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筆,非無心也。若不察而誤用,失之遠矣。”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並引鄭谷《書村叟壁》詩首句為例:“草肥朝牧牛,草字用仄,使朝字亦用仄,則肥字為平字單行而不纉矣。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按:纉也者继也,不接之意;李汝襄的‘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这里的实质跟王渔洋的平不令单是一样的,平不接平,故不纉也。但李汝襄后面的话就有为前人五律误用孤平开脱的意思了,这点其实并不可取,误用便误用了,何必开脱?事实上李汝襄所举例的四首中只有李白的《南陽送客》是明显拗体,其余都不是,戴叔倫的《送友人東歸》只是在出句上有三个特拗句,并不失粘失对,故不能判为拗体。李宪乔说:“惟次句仄平仄仄平,乃为单平落调矣,诸名家集中所必不用。即检全唐之诗,亦只有一两句犯者。然或一时错简,未可为训”,此态度可取。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李汝襄的这段话是在解释平不令单、孤平自救,下面的那段话前面的易懂,即援例释上面之义,但后面的‘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就有点费解了。草肥朝牧牛,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是否说草肥朝牧牛的句式变为仄仄平仄平的句式,如八月湖水平一样故名拗句而可用也?草肥朝牧牛,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更是费解,是否说草肥朝牧牛的句式变为仄仄平平平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三平尾虽也是拗句,但却是古风句,为大忌,为什么故名拗句而可用也?此费解之处只能祈有识者了。

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是否是另外之解呢?或漏字,如猶不得於下也?不得如此好象不得如彼,这样的文意才是通的。若为‘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不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就容易理解了,古人省略倒也是常事。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3: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的这段话本为门外谈诗提供,不知门外谈诗先生有无更详细的信息可提供?

点评

我没有《广声调谱》更多资料,就是你转这段,我也忘了我曾有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7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955
贡献
27983
金钱
346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3 06:4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将时间精力浪费于此?对于近体诗,所谓格律,把握四个字足矣——宽严皆误。其它方面,远比这点有意义。

点评

宽严皆误,对于作诗而言,四字足矣。对于研究者而言,仔细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13:06
这是研究语法、文意,大意是平不单行能懂,‘’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语法上好象不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7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955
贡献
27983
金钱
346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3 06:4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3-9-3 06:52 编辑

孤平,大忌也罢,该死也罢,总之不是地雷、毒气,谁用了灰飞烟灭,谁读了谁口眼歪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7: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3-9-3 06:43
为啥将时间精力浪费于此?对于近体诗,所谓格律,把握四个字足矣——宽严皆误。其它方面,远比这点有意义。 ...

这是研究语法、文意,大意是平不单行能懂,‘’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语法上好象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7: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3-9-3 06:49
孤平,大忌也罢,该死也罢,总之不是地雷、毒气,谁用了灰飞烟灭,谁读了谁口眼歪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9-3 07:3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肥朝牧牛
‘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此句意思是:朝为平声,则肥字平声没有前面的草字和它连平,却有后边的肥字和它连平,因此肥字平声不单行,但因朝字拗为平声,所以成了拗句。

点评

哦,深谢 应是朝为平声,则肥字平声没有前面的草字和它连平,却有后边的朝字和它连平,因此肥字平声仍不单行,所以成了拗句而仍然可以运用也。 肥字不得於上指肥字的上字,猶得於下也指的肥字的下字,即朝为平声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9-3 07:3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3 03:04
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的这段话本为门外谈诗提供,不知门外谈诗先生有无更详细的信息可提供? ...

我没有《广声调谱》更多资料,就是你转这段,我也忘了我曾有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07:50 编辑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9-3 07:30
草肥朝牧牛
‘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哦,深谢

应是朝为平声,则肥字平声没有前面的草字和它连平,却仍得到了后边的朝字和它连平,因此肥字平声仍不单行,所以成了拗句而仍然可以运用也。

肥字不得於上指肥字的上字,猶得於下也指的肥字的下字,即朝为平声自己,犹作仍解,此得作得到解,如此意思就明了

点评

你大概是当老师的习惯出考题考大家吧?我不信你真看不懂这段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9-3 07:3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始终不明一理,论家谈孤平,与诗家咏蚊子是一个道理,各有癖好。

点评

孤平对于近体格律来说是个原则问题,我想所要解决的是大家都知道其是诗家大忌,却不明白为什么是诗家大忌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学问之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9-3 07:4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3 07:36
哦,深谢

应是朝为平声,则肥字平声没有前面的草字和它连平,却有后边的朝字和它连平,因此肥字平声仍不 ...

你大概是当老师的习惯出考题考大家吧?我不信你真看不懂这段话。

点评

不是,确是语法上有点绕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当老师也好,作理论也罢,不能不懂装懂,一点不解就可能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可不敢把自己都还理解的东西灌输给他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7: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13:17 编辑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9-3 07:40
你大概是当老师的习惯出考题考大家吧?我不信你真看不懂这段话。

不是,确是语法上有点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老师也好,作理论也罢,不能不懂装懂,一点不解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可不敢把自己都还不理解的东西灌输给他人

点评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32988&extra=page%3D1 此帖立改 清乾隆年間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其卷上《五言律詩》一章,所列五律諸式中有“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8: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11:26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3 07:46
不是,确是语法上有点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老师也好,作理论也罢,不能不懂装懂,一 ...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 ... 2988&extra=page%3D1

此帖立改

清乾隆年間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其卷上《五言律詩》一章,所列五律諸式中有“孤平式”,引例詩三首;
  杜甫《翫月呈漢中王》詩起句“夜深露氣清”。
  又李白《南陽送客》詩第二句“寸心貴不忘”。
  又戴叔倫《送友人東歸》詩第二句“出關送故人”。
  並於三詩例句首字旁均標出“孤平”所在。三句俱為用韻句“仄平仄仄平”,其首字原為平聲而拗用仄聲者。例詩後註曰:
  “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但五律近古,與七律不同,故唐詩全帙中,不無一二用者,然必借拗體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筆,非無心也。若不察而誤用,失之遠矣。”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並引鄭谷《書村叟壁》詩首句為例:“草肥朝牧牛,草字用仄,使朝字亦用仄,則肥字為平字單行而不纉矣。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按:纉也者继也,不接之意;李汝襄的‘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这里的实质跟王渔洋的平不令单是一样的,平不接平,故不纉也。但李汝襄后面的话就有为前人五律误用孤平开脱的意思了,这点其实并不可取,误用便误用了,何必开脱?事实上李汝襄所举例的四首中只有李白的《南陽送客》是明显拗体,其余都不是,戴叔倫的《送友人東歸》只是在出句上有三个特拗句,并不失粘失对,故不能判为拗体。李宪乔说:“惟次句仄平仄仄平,乃为单平落调矣,诸名家集中所必不用。即检全唐之诗,亦只有一两句犯者。然或一时错简,未可为训”,此态度可取,我辈后学,不可指责前人,但也不能因前人的或一时错简为借口。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李汝襄的这段话是在解释平不令单、孤平自救,下面的那段话前面的易懂,即援例释上面之义,但后面的‘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的意思是朝为平声,则肥字平声没有前面的草字和它连平,却仍得到了后边的朝字和它连平,因此肥字平声仍不单行,所以成了拗句而仍然可以运用也,这是在解释孤平拗救,仍是赵执信的拗而仍律和王渔洋的平不令单。

其所引杜甫《翫月呈漢中王》詩起句“夜深露氣清”並引鄭谷《書村叟壁》詩首句為例只为引例而论,王力先生之举例相类,因唐人近体中孤平之例甚少之故也【王力只找到两例】,并不能说明孤平在出句上为大忌,据今之学者蒋寅先生的话来说,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颇有【又将唐人偶然的例外,或牵就字面的出格,都一一标以名目,有点琐屑无谓。】的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8: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08:23 编辑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9-3 07:38
九门始终不明一理,论家谈孤平,与诗家咏蚊子是一个道理,各有癖好。

孤平对于近体格律来说是个原则问题,我想所要解决的是大家都知道其是诗家大忌,却不明白为什么是诗家大忌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学问之道,这还真不是九门所说的多个褶子少个褶子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3 08: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平一词来自王渔洋,可见李氏之论在王之后。

点评

《廣聲調譜》是赵执信的声调谱增补之意,赵执信的声调谱影响很大,有不少人作其增补、补订,张司直撰《广声调谱》,卷数不详,有未刊稿本著录于区作霖等纂《同治余干县志》卷十六艺文志。吴绍粲《声调谱说》和董文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8: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08:2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9-3 08:11
孤平一词来自王渔洋,可见李氏之论在王之后。

《廣聲調譜》是赵执信的声调谱增补之意,赵执信的声调谱影响很大,有不少人作其增补、补订,张司直撰《广声调谱》,卷数不详,有未刊稿本著录于区作霖等纂《同治余干县志》卷十六艺文志。吴绍粲《声调谱说》和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也是,吴登鸿《增订声调谱》一卷


孤平一词实来于李汝襄,其实际留意到孤平的最迟可知的却是白居易,有其实无其名而已,方回、王渔洋、赵执信相承之,李汝襄为之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主题

502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67
贡献
5372
金钱
6956
发表于 2023-9-3 13: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3-9-3 06:43
为啥将时间精力浪费于此?对于近体诗,所谓格律,把握四个字足矣——宽严皆误。其它方面,远比这点有意义。 ...

宽严皆误,对于作诗而言,四字足矣。对于研究者而言,仔细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点评

所谓含有“孤平”的句式,也是众多句式在优选过程当中被遗弃的句式之一罢了,或者貌似最后被遗弃的句式。其实,没啥可研究的空间,更不具有什么特殊的学术价值。古人之所以说“大忌”,就是提醒后学,这是一个被近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7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955
贡献
27983
金钱
346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3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毅忠 发表于 2023-9-3 13:06
宽严皆误,对于作诗而言,四字足矣。对于研究者而言,仔细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

所谓含有“孤平”的句式,也是众多句式在优选过程当中被遗弃的句式之一罢了,或者貌似最后被遗弃的句式。其实,没啥可研究的空间,更不具有什么特殊的学术价值。古人之所以说“大忌”,就是提醒后学,这是一个被近体诗所遗弃的句式,很罕有再用。据王力先生说,搜遍了《全唐诗》只找到了三、五句含有所谓的“孤平”,再去除误传、误抄的可能性,因此“仄平仄仄平”只有两三句了——可见这个句式是早被遗弃了的,之所以后世将它翻出来吊打,就是因为初学者容易误用,因为这个句式可以用韵。

点评

这样的感悟就比较靠谱了 对,简了说孤平就是众多句式在优选过程当中被遗弃的句式之一罢了,近体诗是以律句为主所组成的体裁,所以在近体诗中避免用它----对句尤避,确实是没多大的研究空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3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4
贡献
7955
金钱
10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3 17:20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3-9-3 13:30
所谓含有“孤平”的句式,也是众多句式在优选过程当中被遗弃的句式之一罢了,或者貌似最后被遗弃的句式。 ...

这样的感悟就比较靠谱了

对,简了说孤平就是众多句式在优选过程当中被遗弃的句式之一罢了,近体诗是以律句为主所组成的体裁,所以在近体诗中避免用它----对句尤避,确实是没多大的研究空间,所以我在给学生讲孤平也就是把王力、启功论孤平的句式列出来并指出其特指性,因为有律句平不令单和篇构出宽对严的知识在前,不用几分钟就讲完了,孤平、特拗、三平尾、三仄脚这几个特殊性的句子压缩在一节课程讲,拗救一节课程,学生领会也快,创作上几无、甚至全无孤平、三平尾的存在,至于什么方回、李汝襄这些劳杂子是连提都不会去提的,花多乱眼,多说反而有害。
至于什么仄脚论孤平、首句论孤平,俺直接扔句土话,论个屁,跟落调句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之类一样的道理,能避最好,偶尔不避也不是啥大问题,多个褶子少个褶子的事,没有理由仄平仄仄仄就不是大忌,出句多了个褶子仄平仄仄平反倒成了什么大忌,不过就是在本是仄脚句的首句投机取巧用了个韵字而已


如果拎着个什么夹平、夹仄论满世界去胡扯的话,还让不让人写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5
贡献
21774
金钱
2844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9-3 17: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原句没问题。不懂得可以去请教古代汉语老师。

点评

此风太会装逼啦  发表于 2023-9-16 09:35
北山早都解决了你出来装个铲铲  发表于 2023-9-3 17:42
死不要脸  发表于 2023-9-3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