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8-31
威望153
金钱453
贡献286
高级会员

威望- 153 点
贡献- 286 次
金钱- 453 枚
|
发表于 2023-8-30 16: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豁然 于 2023-8-30 16:25 编辑
第十一讲作业
迎春15-豁然
一、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按写作手法分为五种?
(一)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的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二)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三)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四)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另一方面可使全诗跌宕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五)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这多出现在律诗中。
二、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首先,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对仗的句子除平仄相对外,还要区别词性,使词性相对;
其次,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第三,“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第四,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注意:承句动词不可叠用;
第五,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
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第六,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第七,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第八,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
三、选做题:写一首七律《晚秋》
晚秋观荷
梦亭岛上看西湖,暮色阴阴荷叶枯。
傲骨独留群绿去,秋容已见万花无。
曾经婀娜亭亭立,莫叹凄凉郁郁躯。
人世蹉跎飞逝过,银丝怎得又登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