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精华75
注册时间2014-8-20
威望4970
金钱92888
贡献74461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威望- 4970 点
贡献- 74461 次
金钱- 9288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3-9 16: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有一名将,不仅能打仗还能写诗,甚得苏东坡的赏识
醉东枫 2022-02-20 23:14
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名叫章质夫,是北宋一名将。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章质夫率军进攻西夏,西夏军围环洲。章质夫出击,大败西夏军队数十万,有效遏制了西夏的侵犯。
章质夫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能写诗,这或者才是他能成为苏东坡好朋友的原因吧。元丰四年(1081)年春夏之际,已经被贬黄州的苏东坡与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章质夫,常有诗词酬唱,章教会苏“承喻慎静以处忧患”,苏甚是敬佩。章质夫还写了一首《水龙吟·杨花词》形神兼具,笔触细腻,备受当时文人推崇,盛传一时。
《水龙吟·杨花词》
(宋)章质夫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杏,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东坡赞为妙绝。他在《与章质夫》信中说:“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信中说,章的《水龙吟》写得如此之好,使苏在欣赏之余也唱和了一首送给章,以表达赠别之意。这首词就是《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之其中。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为借柳絮拟人抒情的咏物之作。咏物词,贵在既出物之形态,而又别有所寄,即应在不即不离之间。苏轼这首词,明咏杨花,暗咏思妇,更隐然寄托了身世坎坷沦落的寂寞幽怨。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起句“似花还似非花”,以写意的笔致写出柳絮的特性与命运:柳絮名为“杨花”,暮春时与群芳一起飘落,成为撩人一景,但群芳有人爱惜,柳絮却是任其坠落。这一传神描写既写出杨花的特点,而又隐含思妇的处境,为写人言情留下了许多空间。“非花”一词,更是提醒读者词作并非着力于描花,而更注目于咏怀。
“抛家”以下,写杨花飘落,如弃妇无归。以拟人手法将杨花喻为伤春思妇,又以女性情态描摹柳絮的盈盈之态,浪迹天涯的无情杨花有了人之情思,柔肠百结的思妇更显萦损之态。花人合一,相互辉映,凄凉欲绝。
“梦随”数句,杨花纷纷坠地时而随风上扬飘舞不定的姿态,恰似思妇梦随郎君心意决绝,却被莺呼起只剩空虚怅惘。思妇之神,杨花之魂,尽皆表达得出神入化。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开头三句,作者在这里用落下的花瓣来伴随杨花,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杨花的怜惜。接下三句转入寻找杨花的痕迹,进一步说出了离人的怨恨。
最后几句,这里既有奇妙的想象,也有极度的夸张。在这里无限的春色可以用数字来精确的计算了。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爱惜,也流露出对春天离去的无限感伤。到了这里,杨花的最后结局,和作者的怜惜春天的感情融合到了一起,把借助于景物表达感情推向一个高潮。
下片的最后,全文在这里做了简单利落的收束。留下的是无尽的想象,让人们去回想品味。从眼前可以看到的流水,幻化成思夫女子的泪水;由泪水的一点一滴,又变幻成飘落的杨花,虚幻之中有实景,实景之中有虚幻,在这虚实的变换当中,心灵的感悟也就自然而来了。
这一情中有景,景里有情的奇妙安排,与词中的第一句的似花非花遥相对应,使得全词的感情脉络既隐约又朦胧。不是仔细地品味,不是认真地寻找,是很难理解这首词的真正含义的。
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经典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苏东坡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