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1

卧薪斋学诗手记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青青子衿诗苑词曲专栏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7125
贡献
87114
金钱
1202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8 09: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卧薪斋学诗手记一
黄金山
《中国人民教师》杂志社总编刘连志先生在20114月写给我的第一册------《金山诗集》的序言中说:“我与黄金山老师素未谋面,近俩年才有文字联系。我对他的了解,完全源自于他的诗。读他的诗,我仿佛在与一个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在倾心交谈,谈生活的乐趣,谈尘世的不平,谈人生的无奈,也谈人生的真谛。‘诗如其人’,从诗集的字里行间,我窥见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乐观直爽,淡薄名利,忠实事业,求真上进,坚贞顽强。从诗集里还可以发现,诗人掌握了写诗的秘诀,那就是:诗要写天地精神,诗要写山水情怀,诗要写草木本性,诗要写百味人生,更重要的诗要写真本性,不矫情,不做作。同时,写诗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摄取诗魂精华,多角度审美。”刘先生还说:“心中有诗意,才会诉诸文字。而一个人,要永远保持这份诗意,真的是很难,很难!”刘老先生好厉害的慧眼,真的把我的诗读透了,把我的人也看透了。谢谢老先生对我诗的评价,这将成为我写诗的指南和动力!所以我后来的写诗,大都没有离开刘老先生的指导。注意写出我的精神和真本性,写出上述的几种精神!
我几乎天天在我的卧薪斋小屋里写诗,每天至少首,多则十来首。没有名师指引,也没有高水平的诗友磋商,只是自己埋头苦苦专研,坚持一边写一边学一边悟,诗写得不少,诗稿堆积很高,虽然很好的不多,但是自己感到确实进步了许多。也随手记下学诗的感悟,以便自己温习,也乐意给留给热爱学习诗词的后来者,给他们一些启迪。
郭沫若说:“旧体诗词有些形式是会有长远生命的,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某些词曲,因为是经过多少年陶冶出来的民族形式。”格律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可以称为国粹的。它讲究声律,音韵,对仗等知识,属于高雅艺术,因此学习好它还要有一定文学修养和一定的文字功底,因此一般人要学好,的确是有相对难度的。但是传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也无法泯灭的巨大力量,传统滋养着崭新的生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就是一个偏僻山野里的攀登者。
柳亚子先生为代表的南社革新派提倡:“一人有一人之诗,一时有一时之诗,一境有一境之诗。有性情之流露,斯有真事实之证明。”我写自己的诗,写自己的真实经历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用恰当和律合谱的文字来表达真情,而不用那华丽而带着矫揉造作的虚伪文字来掩饰自己,来装腔作势的显示自己的高尚,做“巧伪人”,博得看客的喝彩。
当然,诗要富有文采和诗意。而真正的文采和诗意却是藏在那个“真”字里边的,而不是飘在华丽的辞藻上面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没有文采,就是真实的描述,由于真,他就可以流传千古。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到唐代司空图《诗品》中,“自然”就作为审美的一个高雅境界而加以赞赏了。“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我没有读过高级的学府,知识浅薄,胸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写诗只能取于自然,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但是写得真实自然,流畅好读,自己觉得还有点感动,一发到网上或刊物上,也能让有相同生活感悟的人获得共鸣!如那句“何日阎罗来请我,阴曹地府做专员。”《七律·老故》就是写自己对死亡的乐观态度,发表在《清江璞韵》上,不久就被州里的几个有名诗人传开了,还拿这两句去教育其他担忧早死的老者。我感到和幸运,因有诗句得到流传,同时也感到只要诗写得自然真实,那诗就有生命力!(未完待续)

1万

主题

9万

帖子

3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青青子衿诗苑词曲专栏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7125
贡献
87114
金钱
1202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口罩的表情(随笔)
今天一大清早,邻居朱大娘送孙子去学校读书。孙子八岁多一点,读小学二年级。朱大娘和孙子因为家居偏僻的深山里,很少听到疫情的防护宣传,二人都没有戴口罩。刚上大路,就遇到一个高大的汉子同行。高大汉子戴着口罩,瞪着眼睛把朱大娘的小孙子盯了几眼。看得小孙子发火了,就冲着高大汉子说:“你这怪老头,没得嘴巴!没得嘴巴!”一连喊了数声,那个高大汉子也发火起来,对着小孙子把口罩一摘,指着自己的嘴巴说:“你看,这不是你妈妈的B么!”
朱大娘一听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不是他妈妈的B。”这是发生在山区乡下的一则关于戴口罩表情的笑话。真是笑得人肚子疼……
于是,我就联想到有关戴着口罩表情的问题。
2020年底开始,新冠病毒突然猖獗起来,人们都开始戴着口罩来做自身防护。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就随着改变了。
没有戴口罩的时候,熟人相见,都是眉开眼笑,握手问好。如果是半生不熟的人,也就互相对视一下,或者嘴角一个微笑,就相互擦肩而过。如果是陌生人,那就是各走各的,互不招呼,谁愿意去多事呢?但是戴着口罩走路就不同了。双方都戴着口罩,二人对面地用匀速步子走来。开始都不打招呼,假装不认识一般的低头走着。等到走到距离2米以内,二人才假装如梦初醒,双双抬起头来好像刚看到对方一样,假装惊喜地打个招呼,点个头什么的,然后目光再次落地,继续向前走。没有亲切的谈话,没有复杂的问讯,更不摆家常,各做各的路。倘若是陌生人,那是根本不打招呼的,用眼睛余光扫视一下就可以了。那是没有表情的。
因为有口罩盖着脸,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面部表情,人都害怕病毒传染,都把对方当做病源体,自然是以不打招呼为上策,即使认得也假装认不得。甚至藏在口罩里的嘴还会小声骂对方一句,反正对方也没有看见你的嘴动。非常时期,人们也就不再计较路上谁见谁没有打招呼,反正满路都是口罩:白的,绿的,花的,黑的……不见嘴脸,只露出一双眼睛。
口罩的副作用除了增加耳朵的负担,还有冬天的呼吸令眼镜一阵阵起雾以外,还抹杀了九成以上的人类表情。从明显的到细微的。表情是语言之外的语言,面对面交谈时,人除了听人家的话,还要看人家的面部表情和表情回应。可见表情是很重要的。语言必须用表情来补足。抹杀了表情,就缺乏了正常的真诚的交流,给虚伪者留下活动的空间。
比如说同样是“笑容”,温暖的微笑,谦恭的笑,不好意思的笑,皮笑肉不笑,奸诈的笑,冷笑……造成的印象可以完全相反。说话时被口罩盖着,苹果肌和嘴角被紧紧遮住,只是一双眼睛就难以担当大任。所以熟人们戴着口罩聊天,只好以加重语气和特别响亮的音量,让喉咙来弥补表情负担的礼节!
有专家研究过,自从全民到口罩以后,人们迅速把交谈的表情调节为“惊奇模式”,眉毛上扬,双眼圆睁,这并不是人们的惊奇质度降低了,而是因为这是唯一戴口罩还能辨识的表情。这个表情的意义可以解释为“我很惊奇”,转换为“我听见了”。可以断定,有朝一日人们去掉口罩后,还得把这种“惊奇模式”调整为“普通模式。”
在戴着口罩的年月,最有意思的参与聚会。台上的人戴着口罩讲话,吐沫横飞也看不见。台下的人有的闭着眼睡大觉,有的虚着眼做怪相,有的圆瞪着眼表示对台上的讲话有反感,有的……反正表情多多,但是都被口罩遮盖着,台上的人根本看不见,还以为自己的讲话很受欢迎呢?
于是又有专家提议,建议在设计口罩时加上一个软件在上面,这个软件就是在口罩上显示出戴口罩者的表情,这样一来对于讲话的评价就直接的了解到了,不必要再来搞调查问卷一类的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9-22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