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4

填词知识11:词谱的制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995
贡献
63817
金钱
1555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填词知识11:词谱的制定



(一)例作的选择

制定词谱,先要选例作。例作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词谱的准确性。一般应选唐朝、五代、宋朝的作品。宋朝以后,由于元朝统治者重武轻文,词的格律规则部分失传,词人对格律的理解已经和前人不同,有的词人仅仅满足于字数和句数的相同,平仄全然不顾,所以不能使用他们的作品。至于现代的作品,更不能作为例作来校对词谱了。

(二)古人制定词谱的方法和局限

古人制定词谱,将古人同词牌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其句读、押韵、平仄以及变通与否,制成词谱,规定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等要求,以及哪些字可平可仄等。格式有不同的,另列一体,选最早或最常见的名家所作一体作正体。

但是这种方法有缺陷:第一,有的词牌例作太少,或者编者见到的作品太少,词谱中就会有许多可平可仄字校对不出来!严重影响词谱的准确性。第二,正体和变体区分不合理,区分过于严格,反而使正体的例作更加缺乏。还有的词牌,格律根本没有定型,各家,甚至同一词人的各首作品格式都不一致,根本没有正体可选。

那么正体和变体如何区分呢?

(三)正体和变体的区分

1、正体的特点:

(1)符合格律规则,以律句为主或基本用律句。

(2)使用频率最高和(或)出现最早。

2、变体特点:在正体基础上,出现字数、句读、平仄、押韵等变化,但是大部分格式仍然与正体一致的变调称为变体,变化过多,就不再是变体,而是同名异调。

3、成为正体的条件:正体的使用频率最好能占该词牌的50%以上或更高。而且使用频率最好明显高于使用频率最高的变体。出现最早并不是正体的决定条件。

4、正体和变体如何划分?

总则:按格律严格程度,小令>中调>长调,正体变体划分的严格程度亦相同。

(1)字数变化:某句字数的增减都能成为变体。

(2)平仄句式的变化:如果某一句的平仄格式变化,如"平平仄仄"变成"仄仄平平",就可能是变体。变化可以是一种律句变成另一种律句,也可以是律句和拗句的转换。

(3)押韵变化:平仄韵全篇变动,同时拌有句式平仄变化,肯定是变体。

(4)句读变化:明显的句读变化肯定是变体。但是要注意:五字句可以拆成2+3,六字句可以拆成2+4,九字句可以由上三下六变成上六下三。十一字句可以是上四下七或上五下六。等等。一般可以不认为是变体。

50

主题

447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5
贡献
4605
金钱
71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仲冬愉快!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厚爱鼓励!敬茶问好,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47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5
贡献
4605
金钱
71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16: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仲冬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副首版

九州雅集云溪漱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03
贡献
26528
金钱
2878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16:3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995
贡献
63817
金钱
1555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3: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翁 发表于 2022-12-14 16:18
辛苦了,仲冬愉快!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厚爱鼓励!敬茶问好,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8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