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远山绿叶

格律的本质

[复制链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4
凡探索唯务深、务精,才有真实意义,才让人知道何为是,何为不是。正因为古人探索之细,后人才能发觉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格律是古人探索声律音韵的结果,这种创造性的总结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必经的过程。古人在把音律推向极端的时候,不应认为他们在自寻枷锁,这样认识是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这是古人对音律研究透彻的表现,是一种严谨的学风,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4
从“八病”说可以看出,古人在探索过程中,力求把音韵推向极致,无非也是对美的认识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而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正是古人如此严谨彻底的研究探索精神,才让后人可以更容易的走在正确的路上,我们对古人永远要心存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4
认识既是实践的反映,也需要实践的最终检验。前人的发现和对美的认识,远远不是终点,其实也没有这样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认识再认识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存在不需进步的观点和思想,要想改变已有的思想和观点首先需要继承,然后才是发展,律诗就是继承古诗,而又对古诗进行了艺术化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5
前人的认识,为后人提 供了检验的基础和继续实践的可能,所以一代代人才能走在进步的路上,并形成一定阶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后人对前人的继承是批判性的,要在深入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八病”是声律音韵走极端的表现,严重束缚真情实感表达,应当摒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5
总之,一切以适应人类总的发展规律及其需要为基石,人的认识越能站在这一基石之上,认识才越可靠,生命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人的认识和思想只有瞄准人类总的发展规律才能长久和稳健,比如马克思注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就是瞄准彻底解放全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5
向古人学习,也离不开这一规律。并非古人认识到了哪里,后人就一定要定格在哪里,而是从这一规律出发,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后人要在古人研究认识基础上继续前进,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成果,就像一个争气的儿子那样,不能做啃老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6
传统诗词就是这样。它是发展中的文化艺术,不是死的事物,只有基本的套路和大体的规则,而没有死的规矩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词格律只是基本的形式要求,尽量遵守的情况下灵活机动使用,而非死板教条,比如杜甫的《卜居》中“主人为卜林塘幽”这句三平尾就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3: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6
古风没有因格律诗的出现而被淘汰,古人写诗也不曾拘泥一格一式,反重视兼而用之,这说明,格律诗在基本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格律诗相对于古诗是新的探索和发展,是认识进步的表现,今人写格律诗应该有更为客观清醒的认识,毕竟试错的事情古人已提前做了很多,像八音就是这样的试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6
这些探索和认识,不过是以一定痕迹或基因的形式传承下来,而审美和运用则重新回归了传统诗词的听读和谐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格律诗的是对古诗的格律化发展,是为古诗增加了形式美和音韵美,这种美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不应该成为表情达意的枷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7
痕迹传承下来,是认识的进步,因而有了格律诗。审美和运用的回归,依然是认识的进步,是对实践的再认识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格律作为近体诗的格式特征流传下来是合理的,符合艺术对精益求精的要求,而审美和运用的回归是形式服从内容的要求,也是实践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7
倒是值得反思的是,自古至今都有一些“泥古”现象。“泥古”就是要么抱着古人的“大腿”不放,要么亦步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曾经就“泥古”,尤其是刚接触诗词格律时奉若圭臬,但随着您的讲解,我慢慢就改变了自己这种极端的态度,主要是明白了表情达意为上这一道理,也就不再迷信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8
比如,当今还有人不及某些古人对“八病”之危害的认识,或重新当做新大陆来宣传,或守之为圭臬以为神圣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见过这样的人,很少谈内容,只是热衷于格律形式,是把内容和形式本末倒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8
当然,不泥古不意味“无古”。“无古”是看不到,乃至鄙视古人探索经验的表现。传统诗具有传承性,“无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也碰到过“无古”的诗友,就是打着创新求新的旗号,实际是夹带私货的犯主观主义,甚至没有了解的情况下肆意栽赃污蔑古人,这绝对不是好现象,起码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8
尽管“无古”者,有时以“推陈出新”自居,其实是只见其“新”,不见其“陈”的一种把戏,与“泥古”之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泥古”至简其“新”,而不见其“陈”,甚至污蔑古人,这就是典型的犯历史虚无主义,应该是即想夹带私货,又不愿意受传统格式约束的表现,是实用主义和选择性心理作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9
学习传统诗,正确的做法是,先有老实的态度去弄懂它,然后以辩证的思维博采众长,从而站在传统文化欣赏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就是既要能够继承古人思想实践,也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和发展空间,这是认识再认识的表现,是进步的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4: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2-22 14:57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39
这里要提到“取法乎上”一词。似乎什么人都以此为大旗,弄得后来者也不知纷纭。
...

谢谢老师的讲解,打这个口号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我前几年看到一本中药书上写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这句话,以为很有道理,也就是向最经典的人和事学习,比如当时我就读了一段时间和《黄帝内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0
事实上,即便想方设法避免所谓“八病”,以此为“上”,诗写不好还是写不好,不存在“歪打正着”的可能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 以“八病”为上就是迷惑于形式,就是文化欣赏认知上的歪曲,我以前也有按格填字的写诗经历,那是对诗的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0
对传统诗来说,学之,要先研究之。如何研究?不是钻进古书堆里,被什么理论“先入为主”一番,而是通过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学诗的取法乎上就是读好的古人诗作,直接从古人实践中去体会。我当初是先买了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研究,现在想想,就是没有找对路子,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0
读什么诗,意味着以什么为“上”的选择。这个“上”,应该是经典中的经典,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且今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学习诗词的“取法乎上”是读古人名篇,这和香菱学诗中林黛玉的方法类似,是学诗的最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1
学习是需要免疫力的。只有这个认识巩固了,方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不至于稀里糊涂地上了“先入为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学习需要有辨别能力,我之前读书都是看自己喜欢看的,经过您的教诲让我明白,读书要读能让人进步的书,不能受制于个人主观爱好的局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1
有的人,或从一己之好出发,或被别的什么东西已经“先入为主”,因而反对这样的“上”,那么他嘴里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见到论坛有很多人专聊诗词格格律,解读别人作品也多从这个角度入手,这应该就是被诗词格律先入为主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1
理解传统诗的格律,就是这个意思。并非“古人为什么将诗词如此细化?”而是必须“如此细化”,这是古人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八病”是古人探索实践进步的表现,只不过这个“进步”随着事过境迁而不合时宜了,因为它和诗表情达意的功能违背,是让束缚极端化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2
“八病”说,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份子。犹如“地心说”一样,当时或许是进步的举动,之后才是被了的错误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学习就是一个探索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这也是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八病”无疑再这个认识过程中因不合理性被人们摒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3
因此,后人的意义不是对前人的谄媚和复制,也不是对前人的无视和蔑视,而是借前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今人的使命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并在这个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对于诗而言,就是要旧瓶装新酒,要发出时代的呼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4
以诗代话,便是:
   不入死胡同,焉知胡同死。路是前人走,失足后人忌。

谢谢老师的讲解,“不入死胡同,焉知胡同死。”形象的说出了诗词格律的探索实践过程,“路是前人走,失足后人忌。”言后人当批判性的继承,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4
谢谢朋友启思,引来这些思考。我一直相信人是应该与人为善的,朋友这就是一例。有益之美,无不是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有美的胸怀和感受就可以写诗,与人为善就是打造美好胸怀和感觉的有效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应尽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1
贡献
101637
金钱
1147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5: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15:45
借窗外景,再诌几句,---
   思春春即来,念柳柳芽开。前雪三分白,今踪几处苔。   回头相与告,转日莫 ...

思春春即来,念柳柳芽开。前雪三分白,今踪几处苔。
回头相与告,转日莫闲猜。风起吹花瓣,玉兰旁有栽。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言美好愿望成真的喜悦心情;颔联,言雪未尽,苔已生,真实的描述了冬春交替和生机初始的环境特点;颈联,总结前两联而递进,言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和尊重客观事实;尾联,再次举例说明颈联,凸显了客观规律的真实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4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