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5|回复: 29

写诗的十二个问题:从“辛苦多时才半诗”说起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0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诗的十二个问题:从“辛苦多时才半诗”说起六



  七、诗是美和美的产品,还是本领和本领的产物?
  明白了诗本发自心声,其实诗怎么加工都是不为过的。或许有新的心声出来,且一脉相承,完全可以进行新的提炼,况且诗和说话一样,都是需要构思的。
  构思的过程,是支配思维的过程,也是用语言配合思维的过程,但发自心声的思维总是由灵感托起的。灵感和心声犹如孪生姐妹,都是与人相对极度的情感在一起的,是情绪化的表现。没了情绪,即便有所欲言,又见谁会滔滔不绝呢?(以下见分节)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是人的本能,因此才给灵感了可能,灵感也以本能的方式,进入了人的情绪之中,从而起着保持和控制情绪的作用,进而使人有感性,又有知性,乃至理性。是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的思维过程。
  所以,诗不仅仅是感性的,还要有知性,乃至理性的支撑,这才成就了诗的美。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情绪多来源于外界对内心的触动,灵感也来自外界对心灵的触动,前者易于让人冲动,后者应该容易让人激动。实际上应该先有感性的情绪,然后知性,然后理性,可见,灵感是成熟化的情绪,是有指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显然,前两句是感性,而后两句则是知性的。没有知性,这首诗不仅不会存在,作者的发现及其语言的美,也势必荡然无存。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感觉到感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和提取的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的过程也就是灵感的延续,这才有了构思的空间。假如这首诗不是作者即兴而成,只要有前两句的感性基础在,这种灵感就有保持下去的可能,一般就不会影响作者向知性的转变,也就有了进一步加工和提炼的可能,包括时间和条件,其作用,表面看是在语言上,内在看是在思维上,深层看则是直接或间接地取自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发现和感悟。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样看来我前面时候把构思和灵感的概念有混淆的地方。这样看来,灵感也有可能是对自然外界的表达冲动,至于它吗指向和作者自身的 修养和生活底蕴有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生活,诗是不成立的,除了假大空便一无是处,没有了灵感,诗连创作的可能都没有了,何谈心灵的结晶?
  诗是美的,既美在感性,也美在知性,二者缺一不可。美在感性,是因为感性体现着人的视野,胸怀,修养,好恶,是心声的出发点,美在知性,是因为知性体现着人的生活积淀反映在深度,广度和厚度上,所表现出的人性品质、生活观念和态度,也就是精神境界。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感受到到了感性就是一个人本能表现,知性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表现,两者相辅相成而无法截然分开。而灵感应该就是心声对于外界触动的直接态度和反应,是语言的语境,是思维的抓手和开始,是构思的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诗是美的,因感性而美,诗又是美的产品,然而却是知性的产品。是知性赋予了这个产品的美,而不是简单的对感性的复制。前面比较了顾城《善于发明的农人》和舒婷《致橡树》,是可以看出点门道的。
  有人以为,写诗有点天赋、天才、本领什么的,就够了,其实是对诗的误解。顾城不可不谓天才,亦不可不谓有本领,为什么写出的诗,却缺乏合理的知性呢?
  诗最终不是炫技,也就无法从炫技中走出来。倒是不以炫技为能,反而技高艺湛。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是感性美也是知性美,总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才美,或用感性的形式表达理性。感性是灵感的火花,知性是火花的燃烧,烧的是修养,也同样事是生活底蕴,最终是智慧在燃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结于四句,是好诗,结于六句仍然是好诗,结于八句,那种悠然之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呼之欲出,作者偏偏结于十句,而这后两句实在是可有可无,然而对作者而言,非此则语之未尽,非此则道之不快。
  今人要是有谁这么写,恐怕早把什么“老师”、“名家”的鼻子气歪了吧?说不定你自己就先行砍掉了。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没必要拘泥于成法,就像陶渊明的最后两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句把整首诗引向了思考和哲理的境界,从而易于对人有所启迪,即志存高远的人自然淡泊而无意于逢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0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比较陶潜诗,这首显然是把知性似乎隐含了起来,四句看似都在写景,也不像李白《望庐山瀑布》那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么说,这首诗里就完全是感性的美了?其实只要知道,作者到底关注的是景,还是人,就明白了。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首诗通篇写景,实际是为了表达羁旅之愁之孤之冷清,是借景抒情,运用的是以感性表达理性的创作方式。这是我个人的意见,错谬之处,还请您严厉批评,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1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6: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表达心声需要触发灵感激情,否则难以快速调动思维。

点评

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48
情绪是人的本能,因此才给灵感了可能,灵感也以本能的方式,进入了人的情绪之中,从而起着保持和控制情绪 ...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情绪多来源于外界对内心的触动,灵感也来自外界对心灵的触动,前者易于让人冲动,后者应该容易让人激动。实际上应该先有感性的情绪,然后知性,然后理性,可见,灵感是成熟化的情绪,是有指向的情绪,是趋向理性的情绪,甚至是突然顿悟的情绪体会。错谬之处,还请您严厉批评。

点评

注意从实践体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7: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48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显然,前两句 ...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感觉到感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和提取的过程。

点评

不是感觉和觉得,实践没有感觉和觉得,任何感觉和觉得,都是过程重要参数,却不能定性,也就不能当我认为,我感觉,来说。到说这话的时候,是多少有了结果的时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49
思维的过程也就是灵感的延续,这才有了构思的空间。假如这首诗不是作者即兴而成,只要有前两句的感性基础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样看来我前面时候把构思和灵感的概念有混淆的地方。这样看来,灵感也有可能是对自然外界的表达冲动,至于它吗指向和作者自身的 修养和生活底蕴有关。

点评

不要论,先当知识,注意实践体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50
没有生活,诗是不成立的,除了假大空便一无是处,没有了灵感,诗连创作的可能都没有了,何谈心灵的结晶?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感受到到了感性就是一个人本能表现,知性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表现,两者相辅相成而无法截然分开。而灵感应该就是心声对于外界触动的直接态度和反应,是语言的语境,是思维的抓手和开始,是构思的前提。错谬之处,还请您严厉批评。

点评

还是先当知识,储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51
所以,诗是美的,因感性而美,诗又是美的产品,然而却是知性的产品。是知性赋予了这个产品的美,而不是简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是感性美也是知性美,总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才美,或用感性的形式表达理性。感性是灵感的火花,知性是火花的燃烧,烧的是修养,也同样事是生活底蕴,最终是智慧在燃烧。

点评

哦,还是等着体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51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没必要拘泥于成法,就像陶渊明的最后两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句把整首诗引向了思考和哲理的境界,从而易于对人有所启迪,即志存高远的人自然淡泊而无意于逢迎。

点评

这个对,但注意原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3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2 18: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22 09:53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比较陶潜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首诗通篇写景,实际是为了表达羁旅之愁之孤之冷清,是借景抒情,运用的是以感性表达理性的创作方式。这是我个人的意见,错谬之处,还请您严厉批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6:50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表达心声需要触发灵感激情,否则难以快速调动思维。 ...

很好。

点评

谢谢老师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7:34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情绪多来源于外界对内心的触动,灵感也来自外界对心灵的触动,前者易于让人冲动, ...

注意从实践体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尽量从实践体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7:37
谢谢老师的文章,我感觉到感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和提取的过程。 ...

不是感觉和觉得,实践没有感觉和觉得,任何感觉和觉得,都是过程重要参数,却不能定性,也就不能当我认为,我感觉,来说。到说这话的时候,是多少有了结果的时候。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多从实践考虑问题,把感觉和觉得的话尽量少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7:46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样看来我前面时候把构思和灵感的概念有混淆的地方。这样看来,灵感也有可能是对自然外 ...

不要论,先当知识,注意实践体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注意从实践体会,尽量不空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8:00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感受到到了感性就是一个人本能表现,知性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表现,两者相辅相成而无法 ...

还是先当知识,储存。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记住了,先当知识储备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8:07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是感性美也是知性美,总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才美,或用感性的形式表达理性。感 ...

哦,还是等着体会吧。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以后会多从实践体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22 18:15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没必要拘泥于成法,就像陶渊明的最后两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句把 ...

这个对,但注意原则。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会注意坚守原则性的问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4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46
注意从实践体会。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尽量从实践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49
不是感觉和觉得,实践没有感觉和觉得,任何感觉和觉得,都是过程重要参数,却不能定性,也就不能当我认为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多从实践考虑问题,把感觉和觉得的话尽量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50
不要论,先当知识,注意实践体会。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以后注意从实践体会,尽量不空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52
还是先当知识,储存。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记住了,先当知识储备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52
哦,还是等着体会吧。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以后会多从实践体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2
贡献
102631
金钱
1158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4 0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3 22:53
这个对,但注意原则。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会注意坚守原则性的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