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1-12-11 22:27 编辑
扯淡:眸子眊焉 上一次扫盲,提及了古汉语(现代汉语也有)一些看上去“对称”的词汇,如乾坤(坤乾)、男女(女男)、生死(死生)、天地(地天)……这些对称的词汇在一些特定情形下,意思是彼此等价的。这类词汇,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它在诗句或文句中的意思,存在几种可能性:因为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字有时是分宾主落座的。这比方说“生死”,作者用来表达“生与死”,还是“生或死”,却决于上下文之意——如此以来,就有三种可能:
a/生与死等同,不分主次;(白居易:“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b/强调“生”;(韩愈:“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 c/强调“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地”,其实与“生死”一词一样,其意思也是取决于上下文,有时就是“地”的意思,如诗圣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杜甫《远送》)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杜甫《中宵》) 带甲的士兵只能“满地”都是,不可能“满天”都是。 亲朋只能散作“满地”,不可能“满天”。
“天地”有时偏指“天”,如: “天地有心归道德,山河无力为英雄。”(归仁《题楚庙》)
理论家的嘴最大:上嘴唇接天,下嘴唇触地——脸,在哪儿呢?——理论家哪里要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