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诗友1:没有什么,就是写生活琐事与童趣。外孙女到我(诗文中的主角)的工作桌上来凑热闹捣蛋;抢了画笔,画了彩虹爱心送给大家,(文字就跳接到到)叫外公高兴得像起舞的蝴蝶。日常生活而已。 诗歌图写自己经历的身边生活比较容易有质感/肌理/texture;而小捣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动作,会渲染出行笔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引生出读者似曾相似的共鸣。//>
复诗友2:《作品的质感与笔触感》林长信2021-11-281)个人对蝴蝶这生物是完全不懂。但因为住在国外时,看男女家长陪孩童扑蝴蝶、翻寻蝶名、作分类的标本匣,养成男女孩童自小就学会面对真实、作科学的逻辑判断的待人处事的习惯,很是钦服,记忆心中- -可称:成竹在胸。
2)所以,以写小说的习惯,假设自己是蝴蝶图鉴的绘制家(我会先在谷歌上查证一下“图鉴绘制家”在做什么、他们在工作上的术语等等,以期蕴集有一些的基础认识,才不致于写到离谱的地步,对不起读者花耗的时间。),写他在与外孙女的相处。
3)而如果只是写一般的父母与祖父母,则画面与叙事的进行,很容易因对人物的身份过熟,而流入扁平化、油滑,导致诗文的质感不佳,有若《机械维修报告》;同时作者的笔触感也成了千人一面、千诗一首,或竟然被误会是抄袭。
4)又当写诗歌时,一件生活的常事,可以自不同的角度来采作题材,我就选有生活气息的“捣蛋”这一部分,于小诗的短文内加以夸示的突出描写,相对较容易引生起读者因熟识“捣蛋/捣蛋的结果”而有所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