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长信 于 2021-8-29 17:36 编辑
两界两岸 -夜半路经台湾-宜兰县-礁溪乡-白石脚的大众庙.
w3-miao.temple01.com/about.php?tpl=07fad5e&msg=1
文/林长信
1) 被客运巴士过桥时震醒 望见在亮光中红通通的小庙 而车行不远就有间小警局 是谁在保护谁我不知晓 抬腕才发现忘了带表 又再度睡着(zao2)
2) 看见东渡来的先民祖墓爱西望
但或系闽客争水*给屠村废弃 再后几代人来烧林垦荒
把捡到的骨殖堆多成垄 名曰义民、万应公,祖德馨香 后世就建起小小的大众庙 邀请死生两界的大众尚飨// *福建先民又称河洛/福佬人渡过台湾海峡的黑水沟来营生.据说十有三船会被乱流淹沉.幸得登陆后,就陆续有:1汉番(原住民)之战、2漳泉(州人)械斗、3闽客(家人)之争、4日据平蕃(杀台湾的河洛人、山地人)5白色恐怖…,先民能一代代活下来,宁勿铭谢天恩?
2021-3-28#2153(隔行押韵) 诗思:心灵契合非因祖灵显赫之威逼,而是出自人心的追求和善,国泰民安。自然是[勿忘而宽恕 Not forget, but forgive.]。庙身,即是个温柔敦厚的诗家。> 复诗友1:《以事实写叙事诗》如果是写叙事诗,而非抒情诗,则以其【事实胜于雄辩】,由【事实】自身先来说服读者,好让读诗人就能轻松地跟上作诗人的理路,比肩观赏行笔路上的百花或奇景。个人若非写魔幻诗歌或童谣,通常偏爱于写叙事诗。因为工商社会在求速效压力下的90后的城市青壮年,他们不相信眼泪与梦想与琼瑶的恋曲,他们习惯以【务实】为武装的盔甲在拼搏生活。现代人地气是:很现实。//
> 复诗友2:勤劳的华人只要是为了谋生,不管是闯关东;是中土处处温州人;是普洱茶商走丝路;是开拓大西北;是下南洋;是去欧美/南美/非洲为华工...都是为了叫自己/让这一代父母/要下一代人有更好的未来。一些客死途中与异域的,遗下的尸骨寄在当地的宗亲会中,他们的骨灰向往着魂归神州。//
#2153
.. 《警察局附近的大众庙》摘自:谷歌地图/2021-07-11. >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附:《罗丹的大理石雕-大教堂》1908年 布满刻刀痕,是分屬两人的兩隻右手的組合。原命名《聖約方舟》,似構成,也似哥特式建築的神秘內部空間。羅丹喜爱呈现[空虛],他对手的形体特有喜愛和熱情。他单独地只雕刻手,使之成为自我具足、自主的形式。 w3-musee-rodin.fr/zh-hans/cang-pin/diao-su/da-jiao-t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