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3|回复: 4

熊东遨诗之两解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7-6 0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熊东遨先生写了那么一首七律诗,有朋友作如了下鉴析

偕盛元兄登滕王阁
作者/熊东遨
登高但见古人哀,何处尘埃扫不开?
日月恒从江右起,水云俱向眼前来。
清时朝野多同调,福地东南有异才。
寄语浣花溪畔客,山河无恙且衔杯。
      诗人登阁开端不写眼前景,而是以心感发,是借登高之际神交古人,以古人之情怀抒发胸中之意志。古来文士登高怀远吊古言今者数不胜数,如辛弃疾《水龙吟 登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古人登高以抒哀怀,是什么原因呢?诗以设问开篇令人深思与遐想。颔联写景,从大、从远着笔,以日月升沉,江河流向为景衬出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感慨。令人联想孟浩然之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此联以日月升沉水流到海恒古不变之理为颈联世事人物变化埋下伏笔。颈联,身临胜迹,心怀世事,观天地之永恒,感古今之一瞬。福地东南,位指台湾。隐喻国家未完成统一大业,隐晦中暗含神州复兴早日陆海一统的寄托。尾联,浣花溪畔客,指杜甫,一饭不忘家国的诗圣杜甫草堂即在浣花溪畔。作者诗思千载,视通万里,引杜甫为知己,其实寄语的对象是题目中的盛元兄。山河无恙且衔杯,诗人运用诗歌美境于外,哀在其內的笔法表达出内心难于言说之情。杜甫《醉时歌》有句:“生前相遇且衔杯”,且衔杯,只是无奈之下的强饮而已,诗人借杜甫酒杯以浇胸中块垒,其胸襟与器识便一目了然。
       总观全诗,谋篇布局,笔法运用和思想情志是值得细品的。以上浅见一家之言,诗无达诂,读者亦可另开别境引申意会。

-------------------
      以下为个人浅见
      所谓诗无达诂,我细细地品味了一下却有完全不同的见解,觉得没哪么高大上,总观全诗,从题头看或有暗指,无外多夸赞熊盛元而已。

       熊盛元,江西人,江西亦江右也,登高但见古人哀,何处尘埃扫不开?首联大意是崇诗时代已经过去了,好友就看开点吧;日月恒从江右起,水云俱向眼前来。颔联大意是明星常从江西升起,景象万般一齐来到眼前,夸好友诗才好呗;清时朝野多同调,福地东南有异才。颈联大意是说和谐时代多老干体,只好友独是异才;寄语浣花溪畔客,山河无恙且衔杯。结联回应首联还是暗指熊盛元为杜甫之才,今虽不是诗歌的时代了,身处和平时代就且干一杯吧。

      但还是讶于作者笔力颇为雄健,借意象夸赞好友而抹去了媚俗之痕且粗读来似有境界开阔兼今古悠悠之感;诗内脱离
滕王阁而写,诗题上或隐去有寄,完整的意思是偕盛元兄登滕王阁有寄盛元兄。


      所谓诗向会人吟,从作者特意所选取的地名江右、东南上看,这诗独吟与好友看的意向还是比较明显的,笔法有点象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如不细品诗题的话也极易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描景诗看待。

465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74
贡献
102924
金钱
1162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6 2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的转文和引述,确实是各有特点,算是各抒己见。”诗无达诂“是理解深度的不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引申会脱离愿意,这个也是要时刻防范的。就此诗而言,我看到的是说理,讲的是一种盛衰对比,古今对比,反映的是今非昔比下的豪迈自信之语。之达老师已经对此文做了严谨的学术性解读,请诗友移步细读,问好。

点评

另一个问题是今人诗不似古人诗注释甚多,故也多难解,鉴赏者往往有一己之诗观而囿之,故思维往往受限,”诗无达诂“应是一己之诗观的体现,初赏如是,我赏如是,三赏亦如是,我可以从善如流接纳之达之赏,但也不应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6 23:46
对的,鉴赏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再创作,它是建立在鉴赏者对于诗意的理解之上的;之达的解读确实不错,转来同赏 登高但见古人哀,何处尘埃扫不开? ——古人登高便是哀声愁绪,哪里的飞尘(或世俗)那么难除?(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6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7-6 2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7-6 22:12
谢谢诗友的转文和引述,确实是各有特点,算是各抒己见。”诗无达诂“是理解深度的不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

对的,鉴赏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再创作,它是建立在鉴赏者对于诗意的理解之上的;之达的解读确实不错,转来同赏

登高但见古人哀,何处尘埃扫不开?
——古人登高便是哀声愁绪,哪里的飞尘(或世俗)那么难除?(登高悲鸣哀愁是古代骚人的常态,这老习惯老套路就不能抛弃吗?)在设问中开篇,“起”即凸起,诘问其实就是不赞同,没什么可以一定要因循的,我们登临(抒怀)不蹈旧辙。首联登凌新思维引发后联。

日月恒从江右起,水云俱向眼前来。
——日月恒久的在这里(江右)升起并照亮,江水彩云流动奔涌尽在眼底。这是咏景物,大哉,日月云水(乾坤郎朗,云水多姿),有此,不能不是“福地”。此联既是对首联的接续回答(如此之日月江云钟灵毓秀,岂能哀愁?)亦为下联埋下伏笔(福地东南的才子是不会再弹老调的)。

清时朝野多同调,福地东南有异才。
——清平(和平年代)年代朝廷和百姓多为志向一心,福祥之地东南这里尤有特出的人才。太平世界朝野之志向和喜怒哀乐基本一致(那就要唱出昂扬赞美的歌声),熊盛元是这里的特出人才(他的歌赋自然不会哀吟悲鸣)。此联经总结古今而呼:诗歌要与时代同步,东南这个诗才不负时代。这是对前两联的呼应和延伸。

寄语浣花溪畔客,山河无恙且衔杯。
——送你一句忧国骚人(送你一句写旧体的骚客),天下平安你就举杯畅饮吧!尾联扣题,呼应首联。(我们登临滕王阁,没有古人的思古愁绪;面对美好壮阔的复兴天地,我们惟有自豪与痛饮)。这便是熊氏登临的新思维,新视野,新主题,没有造作,绝无因袭,惟有自豪,足见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7-6 2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7-6 22:12
谢谢诗友的转文和引述,确实是各有特点,算是各抒己见。”诗无达诂“是理解深度的不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

另一个问题是今人诗不似古人诗注释甚多,故也多难解,鉴赏者往往有一己之诗观而囿之,故思维往往受限,”诗无达诂“应是一己之诗观的体现,初赏如是,我赏如是,三赏亦如是,我可以从善如流接纳之达之赏,但也不应抹煞初赏者之功。

所谓鉴赏有时就不是个对错的问题

点评

谢谢诗友的留言,说的也有道理,人是观念的动物,受自身思维的限制是一定的。但有些作者在写诗时,往往就会提前考虑,从而避免文本本身产生歧义,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的诗,很多能流传广泛,内容和思想虽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7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74
贡献
102924
金钱
1162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7 2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7-7 22:58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7-6 23:46
另一个问题是今人诗不似古人诗注释甚多,故也多难解,鉴赏者往往有一己之诗观而囿之,故思维往往受限,” ...


谢谢诗友的留言,说的也有道理,人是观念的动物,受自身思维的限制是一定的。但有些作者在写诗时,往往就会提前考虑,从而避免文本本身产生歧义,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的诗,很多能流传广泛,内容和思想虽然很重要,但用常语也是一方面。我想,”诗无达诂“纵然是真实的存在,但也是无奈的存在,毕竟诗人的内嵌别人不知,也同样有可能是表情达意方面出了问题,这都是可能的。在今天这个社会,作为解诗的人也要尽量还原作者本意,这才是解诗,而非违背别人的本意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想法。纵然能力有限,而不能准确的理解别人的诗,但还是要尽量尊重文本本身,因为这是表面意思,明白这个才能更深入的探索,否则一开始就注定了错误。举个例子,郭沫若同志对文学历史都时常充满了疑惑,为了解惑经常和考古队员一起在古墓中寻找线索。虽然这种方法有破坏文物和自私自利的嫌疑。但从另一方面看却是学术的严谨精神,也是尽量对己对人负责,否则就有可能误人误己了。以上是我对于解诗的一点个人看法,并非是对别人功劳的抹杀,因为有功谁也抹杀不了,有过一定也掩盖不住,这也都是客观的存在。当然,我说的未必正确,还请多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8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