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74
金钱116205
贡献102924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74 点
贡献- 102924 次
金钱- 116205 枚
 
|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5-4 22:24 编辑
1、七律 劳动节有思
1)谢谢老师的诗作,让我看到了劳动节里世界的风云变幻。首联,指出了劳动节期间,中国气候的反常现象。颔联,进一步引申上联,具体地写出了天灾的惨烈程度。颈联,承接上联,从国际视角切入,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安定,从人祸的方面论述了当今局势的紧张。尾联,总揽全文,讲出了地球村里的各国,为了利益已经不管道义,这样中国这个爱好和平且勤劳的国家,本想帮助别人,现在都已经不愿意了,因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种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正是中国文化忧患意识的集中表现。
2)老师放心,我会盯住版块的,您多多保重身体要紧,其它的待康复后再说。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90590-1-1.html
2、旧文:议打油诗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打油诗要注意的要点,及谬误的辩证关系。我的理解是,打油诗在语法上,趣味性上 ,追求的是直言快语却似露非露,诙谐幽默,所以语言多通俗易懂,不加修饰者为常见。在听读形式上讲究顺口,不拘泥于某种格式,也就不能以格式来评判打油诗的优劣。在文法上与其他诗没有区别,讲究的也是要言之有物,且句词安排要合理,也是要让别人能够正确的理解所表达的内涵为上。在诗外的功夫上是一致的,也需要诗人认识和情感的合理正确来支撑。
“有才也没用”这样的话,是社会的现实,也是人的立场和选择问题。这即要看个人追求以什么才是有用,也要看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生产关系能用什么样的人。比如以功名利禄为有用,为得志,那写诗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出路,好多穷困潦倒的诗人也多。如果这个人就是一个把写诗当发财机会的人,那写诗对他来实际是入错了行,就像宝马女跑到了穷乡僻壤来谈结婚条件,怎么谈结果也都不能令他满意。相对而言,好好的学诗对他来说就是谬误,因为违背了他的初衷,也不能带来他所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和爱好而写诗,那心无旁骛的坚持写诗就是他唯一的出路,因为这就是他想要的,这就像一个牧马人终于找到了放马的职业,这是专业对口的问题。比如今天社会注重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私人企业纳税来支撑,那私人老板就成了如今有用的人,虽然曾经他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由此可见,都是选择的问题,是人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选择,终究还是统治阶级的选择。写不写诗也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而只有追求的不同。写打油诗也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真实的个人爱好。好的追求本身没错,错的只在错误的追求,以错为对,对就是错,这时的谬误也许就是真理本身。然而以大多数人利益来说,人类和谐发展来说,有用的只有真理,只有追求真理的人才是有用的人,这是客观的事实,也就不以某一时代和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3、闲话写诗二:律诗创作与律诗欣赏,
谢谢老师对“律诗创作和律诗欣赏”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律诗意境的营造,结构的章法,唯情调了解的不够透彻,不过我也会试着说说,重点谈自己对“情调”的感受。
律诗的情调我是这样理解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境界对人情感体验的判断,是人稳定的价值观对外界的一惯性判断,也同样是真实未被扭曲的反应。比如李白的豪放,这非但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性格,更是他为人处事的态度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愿意被过多的拘束的人。再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抱有儒家的仁政思想,即“至尊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人生态度。但在现实中却打破了他这样的美好愿望,唐朝官兵和安禄山叛军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最后被伤害的都是老百姓。杜甫在权衡利弊,反复考量实际情况后,仍会表明和发出“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等等慎重的个人态度和呼声。这和今天看到干部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是一样的道理,但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发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呼声,这是一种思想斗争后的清醒,表现为一个人的风格就是沉郁顿挫。当然我也查了,实际上“沉郁顿挫”是杜甫上表中自己发明的词条,原意思和我理解的不一样,不过我还是觉得,用来解释杜甫的性格和写诗格调的形成很合适。这就是我对律诗情调一词的主观理解,对错我也不知。
至于意境营造和章法,书面语等等,这些律诗其他的规律,通过读老师的文章,我大概的能理解。虽然理解的还很浅显,但以后通过实践的验证想必会记忆深刻的。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90299-1-1.html
4、写诗的一个积淀:读书,读人与开卷有益
谢谢老师对“写诗的一个积淀:读书,读人和开卷有益”的论述 ,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开卷有益。以字面来解释,读书当然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这本身就是书的存在价值。实际情况则不然,有些人读了书非但没有明理,反而越来越虚荣自恃,越来越糊涂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不是书出了问题,多半是人读书的目的不纯,而自身出了问题。比如那个反动军阀张宗昌,虽然也写过几首歪诗,但诗中无不透着痞气,他是有名的三不知将军,也叫狗肉将军,最后落得个文不足以安邦,武更不能定国 ,成为了民国的笑柄,这就是开卷未必有益的证明。现在有一句话更能说明问题,叫“流氓我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说的也是这样的人,实际上是文而不化的结果,是文痞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人是观念的产物,先入为主的认识对人的观念影响很大,甚至是终生的。不是有句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说的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说的也是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作用,这些话都是要好好理解 ,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我想,建国初期做官要政审,也是基于这样的道理,这是对客观事实的遵循,并非有些狭隘者心中所想的压迫。改革开放后放宽了这些,甚至取消了这些,种种的贪污腐败现象,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生发,这其中的道理也是令人深思的。当然,这是以普遍现象来论,事实是,如果一个人有良好反思的精神,他就能摆脱这种环境的局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人,这就是战胜环境和战胜自我的结果。比如,鲁迅兄弟两个,大哥可以做到民族的脊梁,而小弟却成了伪政府的高官,一母所生,受教育程度也相仿,同样的有文采,其走的路却是截然相反的。所以,老师说的读书就是读人,就是读环境,也是这样的道理。人对待人,书,环境都要有分辨力,都要有所学习,有所批判,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要坚守做人应有的原则,如此这般才不至于迷失自我。
老师说的诗没有统一的标准,让我明白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理的。首先诗所表达的是诗人的真善美,也就是每个诗人的真情实感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内植,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所以诗才充满了个性美。但我们不能说这个个性美是美,那个个性美就不美,综合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宜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每一个独立的写诗个体。不能说省长写的好,百姓写的就不好,写诗又不是排排坐吃果果,更不是比谁的权力大。如果真的要比的话,就比谁在自身的位置上,有没有正确和准确的反映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再问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有没有走在艺术的规律上,这关乎到艺术的普遍规律,代表着真理的方向,这个方向却是唯一的。只要人说话做事都建立在正确的人性基础上,那么他的所言所行就基本无可指摘,唯有提升的空间,却没有多少被批评的余地。
而现今的社会,人们做人做事普遍并未走在规律上,因急功近利而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就造成好多人纸上谈兵,而听不进实践论。纸上谈兵多以观点论,普遍缺乏有效合理且正确的依据来支撑,也就搞得人人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实际上真正明白道理的人很少,甚至连听得进去道理的人都不多。根本原因都是人们普遍缺乏良好的自我定位,从而缺乏良好的反省意识,更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防范意识,从而让任性和自恃成为了人们普遍的特点和特征,造成的结果是谁也不服谁,都以成王败寇论英雄。普遍以双重标准对人对事,嘴里骂着富豪,不甘心被别人摆弄,实际自己也想成为富豪,并乐意去摆弄别人,这就是因人认局限和人性缺陷所造成的矛盾心理使然。 读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人一定要善于反思自我,包括从他人和周围环境来照镜子,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努力的弥补这些,如此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90300-1-1.html
5、律诗、绝句与打油诗比较
谢谢老师对“律诗,绝句,与打油诗比较”的论述,让我明白了律诗,绝句,打油诗的渊源和特点。很久以前,我觉得打油诗就是顺口溜,很不正规,但是听着好听。学诗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想过要写打油诗,觉得有失体统,这就是我对打油诗曾经的偏见。现在想想原因,一是自己不够理解什么是诗,二是自己也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打油诗,是没有调查研究,却又凭主观好物决定的结果。我也曾错误的认为,只有律诗才叫诗,甚至诗经都被当成不成熟的标准,这也同样是因为我对诗经并不太了解的缘故,同样也是对诗的历史渊源没有清晰的认识,以致造成了自己的成见和偏见。直到跟着老师学习以后,我才逐渐的改变了自己这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到今天为止,只有爱好的偏驳,在内心深处已经不敢小视任何诗体了。
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清晰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诗,什么是写诗,诗是一种表达的功能和趣味,是通过凝练的概括性语言,是通过深刻的认识和意境支撑,是通过独特的音韵美和形式美的方式,向人传播美的思想和内涵的一种体栽,而学诗就是选择这种方式表达的行为。诗有自己的尺度和原则,以真实为个性,以个性为善根,以善根打动别人而产生美的体验,这就是真善美的传播和转变过程。同时这也说出了,为什么无病呻吟和憋诗不是诗,因其空有诗的形式,实际上是违反了诗的尺度和原则,即违背了实事求是和与人为善。没有对这些原则的遵循,甚至视这些原则对自身是束缚的人,实际上是不能正视客观事实,又不能战胜自我的表现。客观世界都有规律,但规律并非一定是束缚,实际上束缚人的也往往不是规律,而是人自己贪婪且蠢蠢欲动的心。比如写诗,有些人能写上两句以为很了不起,这就是繁荣犯了虚荣主义的毛病。诗是一个文学体裁,只是人内涵和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形式,对于农人而言,就像使用镰刀和锄头一样,难道会用镰刀的人,就要看不起会用锄头的人吗?或者是相反,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 ,实际上是什么合适就拿什么来用,割麦的时候就要用镰刀,锄地的时候只能用锄头,这也是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结果。
对律诗,绝句,打油诗也应这样的看待,是当用则用,只要能合理且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说什么,就可以放开用,哪里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和计较?计较多了反而是对这些表达形式不熟悉的证明,哪还有什么自恃和虚荣的理由?所以,也就不宜对律诗,绝句,和打油诗,因偏爱其中某一种而对其它产生偏见和成见。较为合适的是,先学其中的某一种表达体裁,然后再慢慢的覆盖其它,这是一个学习由少到多的过程,也同样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样我多少能够明白,认识有自身的规律,学习当然也有自身的规律,表达同样有自身的规律,可以说人的一切一切都应遵循规律而行,都应探索和发现规律,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观好物做规定来替代规律,这就包括以诗论诗,和挑刺的评诗现象。
总之,老师的文章溯本求源,从诗的历史演变发展规律,人思维运动规律 ,及文学艺术的表达规律等等,多角度和多种方法的论述了写诗的规律和真谛,让每个读文章的人都受益匪浅。我因此对诗歌有了更全面且清晰的认识,自己的疑惑和不合理的认识也被一扫而空,这样自己的认识就会更趋向合理,从而带来自己观念的转变。我相信每位看到文章的人都会有所触动,从而对律诗,绝句,打油诗的曾经成见和偏见都会有所改观。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9523-1-1.html
6、七律 回看海军三型主战舰艇交接入列仪式
谢谢老师的诗作,让我明白了强国就要强军的道理。首联,回顾了历史,交代了当前事件,写出了此事正是对强军之梦的一脉相承精神。颔联,进一步扩充上联内涵,用双关语,既交代了现实中我们科技强军的成果卓越,同时也昭示了中华儿女的强军之志和这样的坚定决心。颈联,承接上联,从理性的角度,抚往惜今,表达了中国儿女的忧患意识和居安思危精神。尾联,说出了解放军战士的号令统一,军容规整,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独巍峨”三字,是否有指台独分子和美帝国主义的自高自大?这个我还有待进一步分析。总体来说,此诗真情流露,氛围庄严肃穆,很好的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7895-1-1.html
7、打油诗的两个境界:诗与非诗
谢谢老师对“打油诗的两个境界:诗与非诗”的论述,让我明白了打油诗和诗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只是趣味的不同而已,如此看来,打油和玩笑的意思差不多,也是诙谐的意思,当然不是真正的玩笑,而是严肃的玩笑,玩笑和诙谐只是他的壳子。 只要是诗,都要有内涵,反映的都是正确且真实的价值观和认识。所以,不管是律诗,古风,打油诗都要遵循这些普遍规律,如果没有的话,也不能称其为诗了,只能算是顺口溜。这就解释了,平时喜欢给有些人盖打油诗帽子的人,其实他们也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诗。
从老师的文章我明白,打油诗只是更注重内涵而已,甚至为此而放弃了部分格律规定,也只是为了更注重表达而已。甚至为此而改变了原来的情调和表达方式,比如正话反说,比如幽默讽刺,比如调侃的恭维,比如插科打诨等等。不管怎么样,该表达的东西还是要表达出来,或明或暗,正像反对一样,有理异而趣合之妙,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总之,我们不应该对打油诗有任何偏见和成见,一定要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来欣赏那些不一样的烟火,毕竟它们的本质都是光明。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9029-1-1.html
8、怀念明日立秋诗友
1)谢谢老师的鼓励和认可,我刚才去中国诗词论坛上已经发过了,不过他的账号现在在锁定状态,估计也是看不到的,有些事情也不以人的主观改变,只能顺其自然了。
2)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育,确实不能任其自然发展,我一定想办法去找他,希望还能找的到。
后记(2021.5.4)
3)对了,老师,我这个颈联算不算是流水对?网上查了,他们说的都不太清楚。
4)如果说流水对是语意相对,那么结构形式上我这样合适吗?请老师解惑。
5)现在老师的教诲,我明白了,以后一定注意,这首纳入古风。
6)谢谢诗友的鼓励,问好诗友,一起加油。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6374-1-1.html
9、接盘侠
谢谢老师的教诲,现在男多女少是客观事实,也是尽人都知道事情。有些女性同志,更是因这个理由而坐地起价,就连周围的小国也因此组成诈骗团伙,来专坑中国人。所以,近些年来,年轻人是越来越结不起婚了,有些被骗的人,也不敢再结婚了。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2469-1-1.html
10、七律.驱逐
谢谢诗友的诗作,俄罗斯和中国样,都是欧美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俄罗斯以前本是苏联,天真的相信了帝国主义的谎言,误以为放弃了社会主义道就能得到西方的原谅和支持,事实总是打脸。所以凡事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要对敌人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是真道理,而这一切都要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前提,在中国就是坚持和会主义道路。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9339-1-1.html
11、七律二首 嘱自学写诗
1)谢谢老师的七律“嘱自学写诗二首”,让我明白了写诗的诸多事项和禁忌。第一首,首联,写出了自学写诗者的迷茫和任性,迷茫是因为找不到方向,任性是自以为找到了方向,这是任性和迷茫的辩证关系。颔联,承接上联,做进一步的引申,说出了死记硬背和人云亦云的写诗现象,这也是自学写诗的基本特征之一,以知识当文化的普遍文而不化现象。颈联,承接上联,继续补充内涵,指出了就诗论诗的错误现象,沉迷于前人的窠臼和漏洞里,让写诗和作者本身没有了必然关系,这实际上是对写诗的误解,是人诗两层皮的写诗陋习。尾联,总揽全文,指出了这些错误的写诗现象,都是因为认识不到位,从而把写诗当成了脱离真实的胡编乱造行为。全诗总结出了自学写诗者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引人深思。
2)第二首,首联,指出了自学写诗要少被自己主观局限,要批判地对待书本中的知识。颔联,承接上联,指出了没有老师教诲,已经是自学写诗的客观不利局面,如果认识到这些,就不能让客观世界来迎合自己的主观选择,这样的话就很难走出认识的局限。颈联,承接上联,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自学写诗的人容易被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偏见所左右,如果要想写诗,首先就应该避免这些局限。尾联,纵览全文,讲出了不管是学古人的诗论,还是看今人的文章,都应该去粗取精,都应该批判性的继承,只有具体情形具体分析才是写诗的关键,也是自学写诗的人最难做到的地方。
3)总的来说,第一首诗是指出问题,而第二首诗,则是教导自学的人如何避免上述的问题,一前一后,上下呼应,这是唯物主义写诗者,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6070-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