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9|回复: 5

写诗:关于能力和思想感情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30 08: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4-30 08:53 编辑

古风 以诗代序
能力属好人,亦可属坏人。到底属何也,思想主其人。
——下文是刚刚贴在别网系列拙文中的一篇,原题《写诗的原理三百七十八(关于能力和思想感情)》,见huge诗词吾爱网。


写诗:关于能力和思想感情

  能力的实际存在形式,只有过去时和现在时,将来时也仅仅是可能而已,都不以主观来决定,绝不是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故能力总是客观的。
  客观的东西,在没有合理的认识和情感制约下,就会被不合理的认识和情感所制约,能力在失去控制下总是不靠谱的,往往倒成了满足玩心眼、搞花活的得力工具。
  不管对谁,不管怎样,写诗能力本身都还说明不了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相反即使写诗的能力再强,也怕从认识和情感两方面来推敲。
  要想学会写诗,尤其是把诗写好,把思想感情看做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成的,更不要一提思想感情,就麻木不仁,就脸歪眼斜,或老想让这跟写诗分家。
  写诗不带思想感情,写感性诗会流于呻吟和憋诗,写议论诗更会流于空发议论,这两方面即使写的有内容,也逃不出写成“两层皮”。
  即便写诗假装有思想感情,再怎么假装也仅能止于字面意思,不可能把内涵也假装出来,非但假装不出来,反而势必暴露内涵匮乏,并注定要么空洞,要么是高调,若如此,写出来叫不叫诗,都毫无价值,这就是主观拗不过客观的道理。
  写诗能力,并非表面看上去的“咬文嚼字”能力,而是对各种形式和技巧等方面综合运用和处理能力,根本无法抛开“运用和处理”就能完成,而“运用和处理”本身就是各种思想感情的结果,没有好,就有坏。
  何况,还需要“综合”?这就更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如果没有思想感情,没有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怎么“存”和“取”?
  这提示了,写诗能力终究不是无端驾驭形式和技巧,哪怕像背书那样照葫芦画瓢,也要明白,背书仅仅是类似装麻袋的能力,永远属于看着有货,而实际与垃圾无异。
  写诗永远不在于知道多少形式和技巧,这算不上能力,而在于知道了以后怎么运用和处理,尤其是交给什么样的认识和情感来制约和控制。
  人的认识和情感,既有人人大同小异的共性一面,也有再怎么大同小异终还是有异的个性一面,绝无完全相同的情况。正是这,才让人有了既基于共性可互相欣赏、又基于个性可独立自主,显现出活生生的十足气息。
  大同小异,让认识可互通观念观点、精神灵魂,让情感可互通喜怒哀乐、爱恨恩仇。个性,让认识可互有高低、广狭、深浅等差异,让情感各有心情、情绪、感触等不同表现。
  写诗的个性,就是用个性认识和个性情感,来个性化运用和处理各种形式和技巧,并通过这个过程建立起与共性情感、共性认识的联系。这就是写诗的综合能力,也是写诗的根本能力,简称“写诗能力”。
  如何把这个能力弄明白?如何掌握这个能力?只有认识和情感才能解决。认识和情感控制着整个写诗过程,有什么认识跟不上,什么就运用不到位,有什么情感跟不上,什么就会出现倾向错误。
  不到位的后果,于认识,往小是准确不准确,合理不合理问题,往大则意味倾向错误,是现象与本质问题,是是非观问题,反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怎么样,于感情,往小是心理心态怎么样,情绪态度怎么样,往大则意味教训,是做人与立场问题,是爱憎观问题,反映了最终的价值观到底怎么样。
  从认识和情感的关系上讲,这些既是认识基础上,由感情做出的选择,也是感情选择基础上,认识的作用与反作用能不能促其改变的结果,这尤其说明了后天学习和修养的重要。
  对于写诗,认识既控制着一个人在写诗形式和技巧上,有无客观把握规律的实际能力,也控制着人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性质,以及怎样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控制着自身处于什么样的层次和品质。
  思想是认识和情感的双重结果。思想是指稳定的观念和理念,既得来于人的理性认识,也受情感的制约,情感和认识相适应,思想才能稳定下来。
  思想一旦稳定下来,就以一定的认识和感情的方式,表现为人的自觉行动,所以“思想感情”也才常常并提,意思是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感情,有什么感情就有什么思想。
  单说感情和情感,感情即情感,仅仅是表述不同。感情倾向描述心情、情绪等心理活动,情感倾向与认识相对描述总体感情现象。不论说成情感,还是说成感情,都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机制,代表着人自我存在气氛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其程度。
  感情有稳定和非稳定两个特点,意味每时每刻的情绪、敏感、倾向、需要、热忱、亲疏、好恶、心情、心态等怎么样。感情也有性质合理不合理、健康不健康之分。例如,麻木不仁和自恃任性就都是不好的感情现象。
  就思想而言,认识使人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如果长于认识也必然长于思考,而思考要有材料才不会瞎想乱猜,故思考与材料之间,实际是认识与生活之间,又必定形成一定程度的学习、实践、探索、研究等系统联系和相应关系。
  系统联系一旦形成,就意味人开始有了相对于他人较完整较系统的精神世界,也意味进入了有目的有主见的生活实践,还意味活在了人性应有的能够时刻摆脱任何干扰的,充满各种人生价值可能的,可靠的生活轴线上,而这又最终体现在了始终有饱满的感情和充沛的激情上。
  这样,就意味走出了盲目散漫认识客观世界而不得不自然成长,不得不自以为是的恶性循环怪圈,人就必然强大了起来,进而对什么都相对比周围人看得清,看得透,同时也摆脱了受周围世界不合理因素的制约。
  如此一来,不但有了真正的极其靠谱的头脑,以及良好个性和独特创造力,更避免了随波逐流和随波逐流带来的人性缺失,还必然意味找到了真正人生价值所在。

132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773
贡献
22151
金钱
24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30 0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很好,极为精深地论述了写诗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对写诗很有益处。
文短而内容丰富,道理深刻,逻辑性强,语言精炼。足见老师在语言文字上也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
谢谢老师,祝福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75
贡献
102926
金钱
1162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30 1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能力和思想感情”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和联系。我的理解是这样,能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对技巧和形式的运用程度 ,如果抛开思想感情不谈,这就是一种使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如卖油翁的技能,这是一种形式美,给人的是视觉上的震撼。而艺术创作不能仅仅停留于视觉层面,因为它本身就是对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就算是描写的纯劳动场景,也必然有作者的主观情感,这也包括卖油翁,揭示出来的是一种道理。
      比如,人普遍存在好奇心,实际上这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充满着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把这种探索精神引导在对真理的追求上,就容易让人认识提高,从而带来感情的合理,这就是用理性来打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探索精神还有另一个方面,即沉迷于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以至于做出各种坑蒙拐骗的恶劣行为,这就是用物质打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两种不同的探索方向,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前者会超凡脱俗,后者会俗不可耐,当然,都能写出诗来,但诗的思想格局上就有天壤之别。前者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后者如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这两首诗都是高手所做,也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可是境界格局上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象。
     老师的文章同样让我明白了,思想感情的提升来自于学习,实践,探讨,钻研等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和联系,是一个人总素质的体现。可靠的认识总是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是一个认识再认识,否定再否定的真理探索过程和这样的结果,随着事事洞明,最终走入万法归一的全面认识和思想境界。唯有在这样的路上,走得越远才越有个性,这即是写诗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写诗所需要的思想感情,可见,艺术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401

帖子

24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8
贡献
397
金钱
1095
发表于 2021-5-1 05: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文论诗心人心诗歌创作,情意理发乎真善美的诗心心韵,个性的风采承为文明文化的社会风貌的美好情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建,诗者思想感情诗心抒发,向之客观事物的不断的深刻认知,实际实践的诗情诗感诗志行进,亦为诗者向之欣赏者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的深刻认知。老师文论,宏明诗心,人性行于艺术规律,人性向善致高尚的诗者美好情怀的思想内涵,发乎胸臆。诗者诗韵抒发,个性情感共为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活力生命的物质文明进步。老师文论诗心人心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步发展进程中的诗者诗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进程已经来到,诗歌学习的写作及创作,行进于工作生活实际实践的诗思诗心诗志诗韵诗质诗情精神昂扬,抒发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高尚境界,诗心宏发生命活力人诗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75
贡献
102926
金钱
1162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5-10 2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认识和情感之间一定要良序促进和同步,因为这才是和协和稳定的思想基础。否则认识和情感割裂就成了文而不化,成了做人做事的矛盾根源。比如,总强调认识就会使人就纯理科生,从而缺少应有的人性温暖,爱憎观就难以合乎情理;相反,一味感情用事也是思想认识不成熟的表现,对错也就难以把握,是非观就难以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7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75
贡献
102926
金钱
1162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3 22: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正如您说的那样,能力是客观的,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学习,不但进步的原因。学习既然无止境,能力也应是无止境的,可是人的生命有限,所以,人人都应该珍惜有限的时间,正如杜十娘《金缕衣》中说的那样”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当惜年少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8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