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发表于 2021-3-24 2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这个感觉、体会过程、这几句话,正体现了写诗和生活阅历、感悟、经验的关系,这就是有生活感受,才可以有悟,并得以悟进,没有生活跟得上,这个体会过程是没有的,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自恃有学,而不注意生活体验,以为什么都是用知识可以解决的,到了知识变成了成见,阻挡了对实践的悟和悟进,还觉得自己很有理,甚至对这样的改动不以为然。
写诗的人,既然能写出诗的样子,只要是真情实感,通常说明有诗意,且诗意是有价值的,哪怕诗意不完整,不秩序,写出来也不太合理,但只要写出来,就可通过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来还原这个诗意,并帮助作者按创作的规律,重新利用好。
懂得这个原理,除非诗意本身就是胡编乱纂,算不上诗意,怎么改都无济于事,否则都不必大动,改动越多,离原来诗意越远,越说明不会改诗,倒有可能改成不是作者写的,或不再是改诗,而是新创作了。
也是这样,改诗就是把原来诗意,调整为最有价值的状态,并把表达不合理、不准确的地方,调整过来,为作者形成以后的经验,指出适当的做法和途径,可是很多人都以为,别人改动越多,越高明,越觉得有用,其实是把规律弄反了。
改诗不是写诗的本领,而是教写诗的本领,是更高级的功夫,且涉及不仅仅是写诗本领,而是方方面面的学问和经验,很多人以为改诗评诗很简单,所以对别人的批评就不愿尊重,殊不知写诗处于哪个程度,自己怎么改还是这个程度,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可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抱着见仁见智的心理,去对待批评,也好维护面子,造成写诗怎么写,怎么改,都离不开原地打转。
人的进步和提高,在有悟和悟进之前,都相当于坐井观天,只有通过一次次有悟和悟进,一次次从井底到井上,才能实现一次次的进步和提高,这既是我的体验,老兄的体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任何时候,死的知识可能有益于创造物质,却不会创造精神,知识要创造精神,就必须通过生活磨练,通过有悟和悟进才能实现。就从给老兄改诗看,诗虽是老弟改的,但对于我,这仅仅算一次习惯了的工作,而对老兄则意味新的体验和新的精神意识,这个过程因为总是因人而异的,是我没法直接给予的,只能像老兄这样,是一个个人自己的创造。
我昨天写的一首诗《求实》,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希望人人能沉下心来,如同老兄这般,肯于接受本领差异之间的指摘和批评,不犯虚荣任性,没有任何心理情绪地,去对待能力上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长补短,和谐互动,让人人都能感到既写诗,又有提高的乐趣。
谢谢老兄,把感受提出来,这个对实践的有利证明,对交流怎么对待写诗,怎么对待评论,都很珍贵,而且老兄还能及时即兴一首诗出来,就更意味这是精神的创造,可见一点一滴的有误和悟进,对写诗多么重要。
不妨老兄再去看看,今天老弟答一位诗友的约评,题目《去中西医结合医院》,或许对老兄也有助益。以诗代话,几句体会,---
总感评诗累得慌,百般头绪细掂量。秋毫一漏难明察,巨细皆清才适当。
剥蒜剥葱梳至理,入情入理辨周祥。回回好事成相反,指摘不如舒服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