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潮落潮起 于 2021-3-2 13:53 编辑
题记 从插队离开北京算起,屈指已经四十一个春秋。身在异地念念不忘的是北京的香山。虽然夏天回京探亲也曾爬过几回,但都不如文革期间我与两个同学一块儿爬时那么值得怀念。那时的经历恍如昨日,那无人的公园(68年正是文革期间,北京刚刚开始上山下乡,香山一带根本无人来,显得十分清幽),香山饭店的炒香菇里脊,总勾起我对香山的无限怀念。当时正是“涂鸦充高雅,遇秋强说愁”的年龄,爬完山,吃完饭,回到家,就想起要写点什么以附庸风雅,于是乎就写了一首半通不通的歪诗。2010年翻出旧作修改后放到了“北京知青网论坛”,好歹算是“立此存照”吧。 七律·游香山 写于1968年10月26日 2010年10月23日修改于增城白水寨 少年最喜入山游, 今日重登鬼见愁。 阵阵松涛呼翠柏, 声声鹊语应斑鸠。 崎岖小路通溪谷, 烂漫鲜花乱眼眸。 薄雾京华遮万象, 香炉峰顶自清悠。 注: 重登:我是1966年班级组织春游时第一次爬香山。1968年算是生平第二次爬吧。 鬼见愁:即香炉峰,在香山公园西部,因顶峰有两块巨大的乳峰石形如香炉,故名。又因为其地势陡峭,登攀困难而俗称“鬼见愁”。 清悠:清静悠然,远离世俗貌。 秋天的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