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潮落潮起 于 2021-3-1 13:04 编辑
题记: 1967年夏,我从齐齐哈尔返京时在山海关逗留了半天,可惜是文革期间,上面什么都没有,倒是沿着城墙向山上爬去看了看风景。长城并不完整,断断续续蜿蜒在山岭之上,爬到一半就没有路了,只能从山上眺望海景。虽然海上迷迷茫茫,但仔细观看,还是可以看到几条渔船在打鱼。回京后写了一首《浪淘沙》,但格律不对,后来根据词谱重新做了修改。 浪淘沙·登山海关 写于1967年夏 改于2010年9月11日 初上第一关,鼓勇登攀。 长城断续入云端。 遥想当年征战处,大好河山。
回首眺天边,云水相连。 碣石远望气如烟。 三两渔舟归海港,满载鱼鲜。 注: 征战处:自古修筑长城即为抵御外侮,从明朝抵抗清军入关到近代日寇侵华,都在长城处发生大的战争。 碣石:曹操曾写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 附原作: 浪淘沙·山海关 1967年8月 初登山海关,乌云遮天。 长城断续山中间, 一片云雾都不见,时隐时现。
攀山眺海边,云水相连。 薄雾淡淡罩渔船, 疑是渔家早炊烟,满舱鱼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