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15

七古, 筷子

[复制链接]

52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151
贡献
15665
金钱
17346

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1-28 11: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古, 筷子
文/张卫国
身本修竹与天争,粉身劈为数寸盈。
为饱世人口福欲,酸甜苦辣做先行。
沸水油锅自在趟,沾满臊膻与荤腥。
平生最爱勤工作,成双入对一世情。

52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151
贡献
15665
金钱
17346

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前写的,
那时候不懂平仄,对仗。
我按七古发出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云溪漱玉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84
贡献
15890
金钱
178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8 21: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本修竹与天争,粉身劈为数寸盈。
为饱世人口福欲,酸甜苦辣做先行。
沸水油锅自在趟,沾满臊膻与荤腥。
平生最爱勤工作,成双入对一世情。——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云溪漱玉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84
贡献
15890
金钱
178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8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局精巧,运笔精到,遣词生动,组句新颖,韵味悠长,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云溪漱玉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484
贡献
15890
金钱
178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8 22: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双入对一世情。真是奇思妙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筷箸是中华文化的体现,除了其食器的功用以外,在古代曾经有人将其形状之直与人格之直相类比,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上将手中的金箸赏给宰相宋璟道:“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此外,中国人喜欢使用方头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生最爱勤工作,成双入对一世情”。好句!点赞卫国老师的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筷子的使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和宗教礼仪,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文学作品里,筷子经常成为歌颂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唐杜甫《秋日阮隐居致韮三十束》诗:“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筯头。”宋黄庭坚《元明留别》诗:“桄榔笋白映白筯,椰子酒清宜具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

点评

碧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9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蔡丰明研究员认为,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的筷子堪称中华文明的传承链,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一些学者甚至将“东亚文化圈”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8 2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认识筷箸习俗的文化价值,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很有意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978

帖子

69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2
贡献
2101
金钱
2405
发表于 2021-1-29 07: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的炼意很好,唯句子还要炼。写诗都是这样,新诗改罢自长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5006
贡献
23308
金钱
33441
发表于 2021-1-29 18: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波流烟 发表于 2021-1-28 23:05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 ...

碧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点评

多谢邙山老师夸奖!我惭愧惭愧,只有虚心学习,苦练内功,才能赶上版块内各位老师的步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9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主题

2858

帖子

98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2
贡献
2724
金钱
3426
发表于 2021-1-29 18: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1-1-29 18:12
碧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多谢邙山老师夸奖!我惭愧惭愧,只有虚心学习,苦练内功,才能赶上版块内各位老师的步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