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2|回复: 18

请教 此诗可有入声字

[复制链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5 17: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5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出此言?难道“日”不读入声?

点评

普通话里,日字也读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5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5 18:12
何出此言?难道“日”不读入声?

普通话里,日字也读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8: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8: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古入声,今声,平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1-6 17:10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6 09:57
入声的读音短促,“日”读ji,不读ri。

读ji,读ri 都是仄声或类似仄声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2 2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6 09:55
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叶嘉莹先生承认她自己读不好入声字,而除北京市及周边一些地区外,其它区域的方言里 ...

这个范围可能划小了.北方不少地方都没有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2 2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6 09:55
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叶嘉莹先生承认她自己读不好入声字,而除北京市及周边一些地区外,其它区域的方言里 ...

叶嘉莹先生承认她自己读不好入声字----一个专门研究诗词的学者,都读不好入声字,可见入声字是一个困难.普通话把这个困难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2 21: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6 09:57
入声的读音短促,“日”读ji,不读ri。

日之入声,恐怕不止ji,可能还有y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2 2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6 10:01
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用可以,但以它的标音制订诗词用韵,是对历史的倒退。 ...

不用标音,只能方言,方言自乱.因此用普通话写诗不是什么"对历史的倒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3 1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00:17
《切韵》都开明到糅合各地方音。

太无刚性,太多弹性,不免随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15:29
如果旧体诗的定位是传承的话,那自然而然得用旧韵,用旧韵才能与古典诗歌保持衔接;如果旧体诗是当代诗歌创 ...

传承不等于要写近体诗,按旧韵 写诗。

点评

传承虽然不等于写近体诗,但也不妨碍去写近体诗. 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当然没有必要用旧韵. 但如果就是愿意用旧韵,那也不妨继续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4 0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旧体诗,会签赏就够了,没必要再去学习写作。

点评

会鉴赏虽然没有什么不够,但会写作却也并不多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4 0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4 0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15:11
而我个人感觉,旧体诗仍然被边缘化,最现实的是写旧体诗的没有一个被媒体称为诗人,据说写旧体诗的多达20 ...

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个文学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4 0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15:11
而我个人感觉,旧体诗仍然被边缘化,最现实的是写旧体诗的没有一个被媒体称为诗人,据说写旧体诗的多达20 ...

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个文学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4 04: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15:29
如果旧体诗的定位是传承的话,那自然而然得用旧韵,用旧韵才能与古典诗歌保持衔接;如果旧体诗是当代诗歌创 ...

一切传承都是为了发展.如果不是为了发展,有传承的必要吗?
如同建筑,传承的是技法,而不是材料.
现代人写诗,是自己要兴观群怨,而不是替古人兴观群怨.
古人虽然比我们更会兴观群怨.但却不能代替我们兴观群怨.
这是不需要什么官方的说法.如同呼吸不需要官方说法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4 0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1-13 15:35
传承不等于要写近体诗,按旧韵 写诗。

传承虽然不等于写近体诗,但也不妨碍去写近体诗.
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当然没有必要用旧韵.
但如果就是愿意用旧韵,那也不妨继续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1-14 0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1-13 15:40
对于旧体诗,会签赏就够了,没必要再去学习写作。

会鉴赏虽然没有什么不够,但会写作却也并不多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8

主题

413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5
贡献
4861
金钱
9684
发表于 2021-1-14 09: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1-1-14 10:4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3 15:11
而我个人感觉,旧体诗仍然被边缘化,最现实的是写旧体诗的没有一个被媒体称为诗人,据说写旧体诗的多达20 ...

旧体边缘化或成弃婴,是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
改革开放后旧体写作复苏,九十年代开始活跃,但较长时间内都不被官方认可,文学史与大多报刊是拒绝的。
当下写旧体的固然不少,但大都是在学习与模仿中,真正成熟的写手所占比例还很少。200万,应该是个夸张。以已关闭的中华诗词论坛为例,它应该是诗词网站中当时最红火最有人气的,在当时确难有比肩,号称10万会员,但实际上,每天平经常参与写作交流的,也不过是2、3千人左右。
从县域来说,我的故乡是东北开发较早又经济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突出的,写旧体的,也不过3、5十人(大都是先写新诗后学旧体,完全旧体的极少),全国2千多个县,这才多少?加上大中城市,翻两倍距200万也有较远距离。
旧体不是被边缘,是由弃婴到边缘。文学中的小说、散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遭冷,近二十年一直在边缘。
文学走向边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配角的配角,是时代使然,是文学作用及能力无助于社会使然。物质决定精神,没有物质光有精神社会难以维系。在高速运转的社会进程里,在物质需求越来愈大而资源越来越少的时代面前,吃好住好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矛盾与课题,此时,人类社会哪还有闲心吟风咏月?全球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