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21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第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12-9 13: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讲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1

主题

432

帖子

3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22
贡献
952
金钱
1488
发表于 2020-12-12 0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承德
作者:慧泉
山城本是清凉地,不染凡尘仙镜中。
枕涧白云藏岁月,椎峰落照倚苍穹。
热河泉畔飞闲鹤,烟雨楼前映日红。
盛世康乾今尚在,明珠紫塞沐春风。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承德景色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开门见山直切主题。承句写家乡之美景,扣紧仙镜。转句盛赞今天家乡。尾句继续以明珠作比歌颂家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涧,峰,热河泉,烟雨楼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比较工整。但枕涧,椎峰,不太理解。岁月是并列,苍穹是偏正。闲鹤与日红,结构也不同,可以再酌。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基本正确。第3句仄声太多建议再调一下。
7、合理化建议:觉得转句盛世有些突然,可以再酌。对仗再调一下。
  

A07雨荷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承德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承德的无限喜爱和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是首联起,颔联和颈联承,七分句转,八分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山城、仙境、涧、峰、热河、闲鹤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颈联。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这首诗典古有康乾盛世和紫塞明珠,用得恰当,符合老师要求。
8、合理化建议:个人感觉,尾联还在继续写承德,没有融入自己的感情。是否再斟酌一下?
        最后,我想说承德避暑山庄真是人间仙境,读此诗后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立即前去游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59
金钱
98
发表于 2020-12-12 14: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B-21五星级作业: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典故:
(1)将军墓:五代名将周德威将军,我们村庄将军庙村因此得名。
(2)寸草心:出于孟郊游子吟。




诗小白评五星级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数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这首诗我没太看懂
1、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清早将军墓和内心)的描写,表达了(思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颌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柳絮、将军墓、乡村、炊烟、田苗、羁旅、草木、寸草心、童谣)符合主题,(石墙、)与主题无关,(柳絮飞与秋几度)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5678句)符合主题,(24分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与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田苗与陌野、仗义与风尘、几度与难归)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不是太清晰、物象选择缺乏特点。一分句中“石墙围”让人不明其意,是说作者被禁锢,不得自由吗?四分句没有接着三分句进一步描写,还是初学者老毛病,两句意思雷同。如果没有对将军墓的注释,很难看出你思念的家乡在哪,河堤、田苗、陌野几乎哪个乡村都有,不能称其为特点,家乡在中国哪里,城市叫什么名字都没写,基本上写跑题了)




千岁寒点评: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典故:
(1)将军墓:五代名将周德威将军,我们村庄将军庙村因此得名。
(2)寸草心:出于孟郊游子吟。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想念)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本诗以描写家乡的景物起句,同时点明了家乡的方位,颔联进一步写家乡的风景,颈联写出对家乡的思念,尾联以"寸草心”的典故作结,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河堤,柳絮,将军墓,炊烟,田苗,草木,陌野,童谣)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1---3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仗义乡村与风尘羁旅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转合很棒。物象选择可考虑再拓宽些,如田苗、草木过于接近。个别对仗词语可再调整。)




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京都顺义是家乡,空运时时往返忙。
天上飞翔曾靓点,城中变化必深香。
支渠填满夷为路,田野还林雨落杨。
反哺羊羔知敬祖,如何再续觅华章。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敬请 诗兄们指点




五星级试评:
梦了的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家乡北京顺义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家乡繁忙之中有恬静的自然景色,起承转合衔接不太好,整体结构有点散。起句交代自己了的家乡,北京顺义一片繁忙景象,颔联继续承接首联,第四分句没有表达深刻,转句回归自然,合句用典羔羊跪乳表达主题。句是好句,联是好联,凑成一个整体效果不好,情景没有交融,景色几乎没有,感情也没有到位。平仄格律和韵字运用正确无误,除了作者交代了顺义,诗中所选物像几乎都这样,我们家也是。没有特别之处。还需要其他同学点评,共同学习B8




五星级试评:


七律  ·  家乡连云港
作者:千岁寒
郁州古郡历沧桑,山水相拥神韵扬。
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
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水晶万户妆。
飞架陆桥连世界,西游经典续新章。


用典:
1,连云港属古郯国,"孔子师郯"时在此登山望海,留有孔望山。
2,连云港花果山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原型,悟空在此称王闹海。
3,"千帆过”取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在诗中形容进出港的船多。


1.千岁寒的这首诗通过对连云港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这首诗的起承转合符合要求,起句直奔主题,用古城历尽沧桑,山水相拥韵味十足,承句颔联承接很好,用孔子观沧海和悟空探宝的典故进一步描了家乡的自然景色,转句继续更加递进,更加展开的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合句七分句转向连接世界,八分句用一点代全貌,家乡会更加灿烂。
3.诗中所选物像山、水、峰、港浦、千帆、水晶、万户、飞桥等符合主题,所有物像与主题无冲突。
4.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起承转合合理,学习了。
5.对偶句“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水晶万户妆”对仗工稳。
6.平仄格律正确,韵字运用无误。
7.不足之处,个人理解在同一时间用目之所的景色描写应该更好一些。

点评

梦了学点评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梦了学点评 问好学友巧合,咱俩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2 19:31
梦了学点评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梦了学点评 问好学友巧合,咱俩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2 1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44
金钱
255
发表于 2020-12-12 18: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了 于 2020-12-19 19:09 编辑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第十五讲作业
B组10-梦了
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支渠填满两边杨,田野还林后辈强。
掩映坟茔留土地,周遭花草沁祠堂。
羊羔反哺知恩报,童叟思归拜祖昌。
往事随风虽远去,家亲永住入心房。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快乐老师点评:感觉遇到了小倩,有些阴森,写跑题了。
改为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京都顺义是家乡,空运时时往返忙。
天上飞翔曾靓点,城中变化必深香。
支渠填满夷为路,田野还林雨落杨。
反哺羊羔知敬祖,如何再续觅华章。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敬请 诗兄们指点

五星级试评:
梦了的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家乡北京顺义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家乡繁忙之中有恬静的自然景色,起承转合衔接不太好,整体结构有点散。起句交代自己了的家乡,北京顺义一片繁忙景象,颔联继续承接首联,第四分句没有表达深刻,转句回归自然,合句用典羔羊跪乳表达主题。句是好句,联是好联,凑成一个整体效果不好,情景没有交融,景色几乎没有,感情也没有到位。平仄格律和韵字运用正确无误,除了作者交代了顺义,诗中所选物像几乎都这样,我们家也是。没有特别之处。还需要其他同学点评,共同学习。

梦了学点评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梦了学点评
问好学友巧合,咱俩的律都提到墓。
学友好这是说春末的将军墓吗?草很肥有人在暮色路唱童谣?

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京都顺义是家乡,空运时时往返忙。
天上飞翔曾靓点,城中变化必深香。
支渠填满夷为路,田野还林雨落杨。
反哺羊羔知敬祖,如何再续觅华章。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香杏黄】整首以家乡为主题,首联破题点明家乡地址。颌联写到自身职业。颈联写出空中所见城乡之变化。尾联用典写出对家乡的热爱。
经检查整首格律正确。唯不足颈联填满与还林对仗欠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12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285
金钱
489
发表于 2020-12-12 1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爱一笑 于 2020-12-18 17:24 编辑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十五讲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开心
身处家乡渤海滨,乐安如愿换星辰
千村蔬菜人争富,万户园林众脱贫。
早是桓公归属地,相期汉帝继前尘。
迎来改革良媒好,古郡逢甘沐浴春。
典故:桓公,春秋时期齐桓公
            汉帝,汉朝时期刘彻
诗小白评开心一笑第十五讲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脱贫致富)的描写,表达了(改革春风吹满地,乐安人民很争气)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渤海滨、乐安、星辰、千村、万户、蔬菜、园林、春、良媒、古郡)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78句)符合主题,(56句没太看懂是什么典,作者也没注释)。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二三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早是与相期、丞辖地与继前尘)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丞辖地的丞字不明其意,是承吗?相期汉帝继前尘?汉帝不是仙游去了吗,怎么再来继前尘?古郡逢“甘”?甘霖吗?沐浴春?在春天中沐浴吗?建议八分句的字词结构再斟酌、调整一下为好)
优雅简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蔬菜,桓公,汉帝)符合主题,(康宁)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蔬菜与康宁、争富与脱贫)
6、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高巡费解,颈联用字再酌。
优雅简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蔬菜,桓公,汉帝)符合主题,(康宁)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蔬菜与康宁、争富与脱贫)
6、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高巡费解,颈联用字再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44
金钱
255
发表于 2020-12-12 19: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了 于 2020-12-12 19:33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6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44
金钱
255
发表于 2020-12-12 1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2
贡献
87
金钱
139
发表于 2020-12-12 2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心小白 于 2020-12-16 18:47 编辑

我写的诗: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诗小白
兴安东麓嫩江滨,农牧传家达瓦人。
下马酒中常醉客,摔跤场上不相亲。
依山酒食多生态,傍水天空少雾尘。
一代天骄虽逝去,雄风烈烈守呼伦。

用典:《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同学们评我的诗: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诗小白
兴安东麓嫩江滨,农牧传家达瓦人。
下马酒中常醉客,摔跤场上不相亲。
依山酒食多生态,傍水天空少雾尘。
一代天骄虽逝去,雄风烈烈守呼伦。

用典:《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优雅评阅: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12起.,3456承,7转,8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下马,摔跤,依山,傍水)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联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酒食与天空)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符合主题、物象选择合理,尾句呼伦,我记得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没有写全)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诗小白
兴安东麓嫩江滨,农牧传家达瓦人。
下马酒中常醉客,摔跤场上不相亲。
依山酒食多生态,傍水天空少雾尘。
一代天骄虽逝去,雄风烈烈守呼伦。

用典:《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开心试评诗小白十五讲作业:
1、本首诗通过在嫩江边上达瓦人热情好客,草原上摔跤,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物像符合草原上生活的达瓦人性格描写紧扣本首诗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布局合理:
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物像中(嫩江、达瓦人、下马酒,摔跤场、一代天骄)与主题联系紧密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12345678句)符合主题。
5、对偶句中二、三联下马酒、酒食"酒"、天空,天骄"天"不规则重字。
6、经检查本首诗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
本诗中二三联对偶句上再斟酌一下

我评同学们的诗: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典故:
(1)将军墓:五代名将周德威将军,我们村庄将军庙村因此得名。
(2)寸草心:出于孟郊游子吟。

诗小白评五星级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家乡
作者:优雅
家住曾经北大荒,风吹草动现牛羊。
无边平地接天阔,九曲宽河逐岸长。
今日小村楼拔起,此时黑土稻飘香。
稼轩久羡来游览,美酒频斟赋丽章。

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自南北朝乐府诗集的《敕勒歌》

诗小白评优雅第十五讲作业:
这首诗我没太看懂
1、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清早将军墓和内心)的描写,表达了(思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颌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柳絮、将军墓、乡村、炊烟、田苗、羁旅、草木、寸草心、童谣)符合主题,(石墙、)与主题无关,(柳絮飞与秋几度)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5678句)符合主题,(24分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与颌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田苗与陌野、仗义与风尘、几度与难归)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不是太清晰、物象选择缺乏特点。一分句中“石墙围”让人不明其意,是说作者被禁锢,不得自由吗?四分句没有接着三分句进一步描写,还是初学者老毛病,两句意思雷同。如果没有对将军墓的注释,很难看出你思念的家乡在哪,河堤、田苗、陌野几乎哪个乡村都有,不能称其为特点,家乡在中国哪里,城市叫什么名字都没写,基本上写跑题了)

七律·我的家乡
文:开心

身处家乡渤海滨,乐安如愿换星辰
千村蔬菜人争富,万户园林众脱贫。
早是桓公丞辖地,相期汉帝继前尘。
迎来改革良媒好,古郡逢甘沐浴春。

诗小白评开心一笑第十五讲作业: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脱贫致富)的描写,表达了(改革春风吹满地,乐安人民很争气)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渤海滨、乐安、星辰、千村、万户、蔬菜、园林、春、良媒、古郡)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78句)符合主题,(56句没太看懂是什么典,作者也没注释)。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二三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早是与相期、丞辖地与继前尘)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丞辖地的丞字不明其意,是承吗?相期汉帝继前尘?汉帝不是仙游去了吗,怎么再来继前尘?古郡逢“甘”?甘霖吗?沐浴春?在春天中沐浴吗?建议八分句的字词结构再斟酌、调整一下为好)
修改后的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诗小白
兴安东麓嫩江滨,农牧传家达瓦人。
曲棍球乡鱼米盛,老山头堡水云新。
柳蒿芽苦入佳馔。下马酒香迎贵宾。
忆祖擎鹰牵犬事,犹挥热血沸青春。

用典: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5
贡献
410
金钱
651
发表于 2020-12-13 08: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衔山 于 2020-12-18 18:03 编辑

B19晚晴:
      七律 我的家乡(六麻)
大别山中柳树洼,暖棚皆种邵平瓜。
循声可辨莺啼序,近院能观蝶恋花。
靖菊开时羊已壮,丹枫绽际蟹初爬。
一年游玩冬尤好,罩雀溜冰推雪槎。

       典故:靖菊、邵平瓜。
       我评——梅雪
    七律.我的家乡
环抱群山古隆中,秀丽景色习池风。
才多智勇藏雏凤,躬自茅庐隐卧龙。
楚接三湘要塞水,荊通九派鹿门通。
无穷美景襄阳好,来与山翁醉复同。

首联交待大的环境,家乡在“群山”中,吸引读者眼球,但嫌失替、失对。
如:隆、丽。
颔联承接群山,这里藏凤、卧龙,也悄悄地化用了典故。“多”失粘。
颈联转写景物,写群山的具体位置——三湘、九派。有山有水才美啊。
七分句总括,告诉读者这里是襄阳,如果大家来做客的话,“来与山翁”一起醉啊,为什么?因为这里美啊,还有史上名人,文化厚重,但“山”与一分句重了,显着无用了。“襄阳”接“楚”、“荊”。
总体看,符合七律的要求,格律无误,衔接也很紧密,脉络顺畅。物象选择贴题,没有游离。

      我的家乡  水璇
物阜人丰称宝地,海州一矿洞天长。
无私煤电驰全国,有幸诗书伴故乡。
款款细河垂锦秀,隆隆高铁入京堂。
篮球美誉吾城是,玛瑙琉璃亦是强。

    首句叙事兼论说,抛出主题,“海州一矿洞天长。”先答出一句,回答“宝”在哪里。
    颔联紧承“海矿”的贡献,当时名扬全国,同时,诗书氛围浓郁,目光从远处拉回到眼前,“故乡”点“宝地”。
    颈联转写家乡的优美景色,物象选的是细河、锦绣,呈现画面感,视觉;高铁奔驰,是听觉,一静一动,形成对比,追求律句变化。这仍然是写家乡,属于浓墨刻画,加深读者的印象。
    尾联,收得不太理想。如果写评价、感受,向外界推介,或许更好,表达写作目的。俩“是”,也不太合理,换一个可好?
    总起来看,作者选景、铺陈有致,结构清晰,下字准确,勾连到位,格律无误,再细致打磨一下,就更好了。加油,诗友。
    旱鸭子上架,瞎呱呱,如有不当,请海涵。

评我——梅雪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美景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总领,中二联细承,7句8句感叹即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柳,瓜,莺,菊.羊.蟹.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234567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整。用典妙!罩雀是什么意思?有点不明白!file:///C:\Users\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068.tmp.pngfile:///C:\Users\xu\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069.tmp.png
6、这首诗的平仄正确、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老师讲过用典最好在一联,邵平瓜和蝶恋花分别在一联,不过已经很好了!


点评

期待点评谢谢  发表于 2020-12-17 21:13
1格律 ,溜,在平水韵中仄。中华新韵中平声。 2用典自然,恰到好处。学习了。 3物象选材精准。 4起承转合到位。 5开篇点题,结句融情,很好。  发表于 2020-12-17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31
金钱
349
发表于 2020-12-13 19: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B11红梅花开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文/红梅花开


最喜家乡看大千,此中美景任流连。
常牵宝地经年梦,更有丁香半世缘。
袅袅清音海棠起,幽幽细水夏荷鲜。
举杯欲饮三沟酒,却醉春风五柳间。
注:1.典故:五柳。
2.宝地温泉,丁香岭,海棠山,细水河,都是景观名,三沟酒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C17-燚燚 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分析起承转合:
①首联,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②颔联和颈联,选用家乡独有的物象来说明家乡特色。
③尾联:升华主题并用了“五柳”的典故。


梅雪试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名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总起,中二联承接并细细道来韵味十足,让人身临其境。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的温泉,岭.海棠,夏荷均符合主题,只是我感觉在具体些会更好!没写家乡最有特色让人期待!抱歉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都符合主题,只是看大千是看大山吗?不懂!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这首诗的平仄合律、韵部千,连,仙,鲜,押下平一先韵,而间押的是十五删韵韵,没在一个韵部。
不到之处!望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96
金钱
153
发表于 2020-12-13 1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我的家乡——襄平
作者:晨宵对别离

襄平城老屹辽东,四季光阴各不同。
冬入晨曦观瑞雪,夏临夜色至徐风。
翰林府里春藏绿,太子岸边秋染红。
而况稻花皆雨顺,欲知其溯问天公。

炯炯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四季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赞美喜爱)的主题思想。(两空格皆不超过七个字)。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尾联转,不过转得不明显,尾联不够给力,拖后腿的)。(空格位置不超过三十字)。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瑞雪、徐风、春藏绿、秋染红)符合主题,(、稻花、雨顺、天公)与主题无关,(××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冲突。(只写诗中的物象)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句)符合主题,(78句)与主题无关。(写出诗中句子的序号)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和颈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没有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物象选择、描写和表达的顺序,个别句、字的调整等。)
(1)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句,晦涩不明,与前面关联不够紧密。
(2)1分句的老字不美,想是为了不失替把老城反来用了。城老了会是什么样?肯定不大美吧。
(3)3分句晨曦和观瑞雪没有逻辑关系,中午也行吧?建议换成具体地点,和后句变成时空对。还有观瑞雪的是你自己吧?至徐风总不是你吧?栉?
(4)春藏绿,感觉藏字不大妥当,既然是藏的,你怎么会知道?
(5)太子岸边为什么不直接写太子河边?这样更清楚让人明白河名是太子河,而不是叫太子岸。要说拗救,上句仄韵多了正好救回来啊。

七律◎我的家乡——襄平
作者:晨宵对别离

襄平城老屹辽东,四季光阴各不同。
冬入晨曦观瑞雪,夏临夜色至徐风。
翰林府里春藏绿,太子岸边秋染红。
而况稻花皆雨顺,欲知其溯问天公。

标注:翰林府为清朝三江才子王尔烈故居,太子河是关于燕太子丹的故事。稻花皆雨顺取自稻花香里说丰年。不知道算不算典故。


幽评:
1、这首诗通过对襄平城一年四季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就点名了家乡的地点,。颔联、颈联都是承接“四季光阴各不同这句”写出了四季美景。合句似乎没写出我的意思吧?是在赞扬家乡一直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吗?不知道理解对不对。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翰林府,太子河符合主题,晨曦和夜色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符合主题,(8)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颈联,对偶合理。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尾联的主题不够突出。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炯炯
娇姿绰约意天真。旖旎风情四季新。
长白天池飞晓镜,松江雪柳束银巾
可怜青鬓颜如玉,更爱金裳色动人。
不负家山好光景,平凡吾辈敢沉沦。

晨宵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中二联承,7句转8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2345678符合主题,(1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1起句意天真只能表示人,似人化家乡过于牵强。而且天字重复,建议更改一下。(2)3分句晓境意明镜,若拿镜子照天池于情于理也偏于牵强,
(3)7分句不负一词转的突兀,8分句其意也略空。

七律·淮乡
作者:幽
曾占长淮一要津,采珠于蚌以丰民。
荆涂两岳相呼翠,禹启双宫倍感亲。
夹岸榴红浸碧水,游峰痕淡泛青粼。
不钦他处繁华景,只恋家乡鱼米珍。
用典:鱼米之乡

晨宵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家乡山川和物产的描写,表达了赞美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荆涂俩岳,榴红,碧水符合主题,青粼与主题无关,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345678句)符合主题,(2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㓎和鱼出律),
7、合理化建议:(1作者每个句子单拿出来都通顺,句意也不错,但主题在开篇却模凌俩可,建议二分句重新展开对全篇的通领。
2㓎可用连或临,青粼词不美,且多表水,建议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83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5
贡献
210
金钱
320
发表于 2020-12-13 2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家乡连云港
作者:千岁寒
郁州古郡历沧桑,山水相拥神韵扬。
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
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水晶万户妆。
飞架陆桥连世界,西游经典续新章。

用典:
1,连云港属古郯国,"孔子师郯"时在此登山望海,留有孔望山。
2,连云港花果山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原型,悟空在此称王闹海。
3,"千帆过”取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在诗中形容进出港的船多。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连云港风物,历史的描写,表达了热爱,赞美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开门见山"历沧桑""山水拥"直切主题。承句写家乡之历史人物。转句盛赞今天家乡的山水。尾句先作结,后展望未来。觉得思路清晰。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瀚海,港浦,千帆,水晶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比较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基本正确。第6句孤平,建议再调一下。
7、合理化建议:觉得结句,西游经典,指什么?向西部发展,还是强调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呢,觉得可以说的明白一点。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可以算是典故吗?万户妆,觉得是凑韵字,可以再酌。

五星级试评:
1.千岁寒的这首诗通过对连云港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这首诗的起承转合符合要求,起句直奔主题,用古城历尽沧桑,山水相拥韵味十足,承句颔联承接很好,用孔子观沧海和悟空探宝的典故进一步描了家乡的自然景色,转句继续更加递进,更加展开的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合句七分句转向连接世界,八分句用一点代全貌,家乡会更加灿烂。
3.诗中所选物像山、水、峰、港浦、千帆、水晶、万户、飞桥等符合主题,所有物像与主题无冲突。
4.诗中八个分句符合主题,起承转合合理,学习了。
5.对偶句“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水晶万户妆”对仗工稳。
6.平仄格律正确,韵字运用无误。
7.不足之处,个人理解在同一时间用目之所的景色描写应该更好一些。

我的修改

郁州古郡历沧桑,山水相拥神韵扬。
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
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硅晶万户妆。
飞架陆桥连世界,西游经典续新章。

我点评别人的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无名草
春到汕头展画图,婆娑满眼百花铺。
金凤萌黄枝尚嫩,木棉竞艳色犹殊。
乡村忆昔多荒野,半岛如今遍路衢。
潮水连天帆竞渡,海滨邹鲁一明珠。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和今昔对比)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以家乡春景作起,同时点明了家乡所在,承句以南国特色的花木"金凤","木棉”作进一步描写,突出地域特色。颈联用今昔对比描画了家乡的变化,结句用"邹鲁"的典故说明了如今的汕头经济文化昌盛,已成礼仪之邦)。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百花,金凤,木棉,荒野,路衢,潮水,帆竞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2---3),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乡村忆昔与半岛如今略显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首联应该是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吧?你这仄起平收,与后面的不配)。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准确、描写和表达的顺序合理,用典恰当,首联及个别词尚需调整)


七律·家乡
作者:五星级

徒骇河堤柳絮飞,将军墓下石墙围。
炊烟环绕田苗壮,草木舒扬陌野肥。
仗义乡村秋几度,风尘羁旅梦难归。
悠悠寸草心依旧,一曲童谣绕曙晖。

典故:
(1)将军墓:五代名将周德威将军,我们村庄将军庙村因此得名。
(2)寸草心:出于孟郊游子吟。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想念)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本诗以描写家乡的景物起句,同时点明了家乡的方位,颔联进一步写家乡的风景,颈联写出对家乡的思念,尾联以"寸草心”的典故作结,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河堤,柳絮,将军墓,炊烟,田苗,草木,陌野,童谣)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1---3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仗义乡村与风尘羁旅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转合很棒。物象选择可考虑再拓宽些,如田苗、草木过于接近。个别对仗词语可再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17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7
贡献
469
金钱
632
发表于 2020-12-17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璇 于 2020-12-18 21:04 编辑

  第十五讲作业 水璇
    我的家乡
物阜人丰称宝地,海州一矿洞天长。
无私煤电驰全国,有幸诗书伴故乡。
款款细河垂锦秀,隆隆高铁入京堂。
篮球美誉吾城是,玛瑙琉璃亦是强。


晚晴评我:

首句叙事兼论说,抛出主题,“海州一矿洞天长。”先答出一句,回答“宝”在哪里。
    颔联紧承“海矿”的贡献,当时名扬全国,同时,诗书氛围浓郁,目光从远处拉回到眼前,

“故乡”点“宝地”。
    颈联转写家乡的优美景色,物象选的是细河、锦绣,呈现画面感,视觉;高铁奔驰,是听觉

,一静一动,形成对比,追求律句变化。这仍然是写家乡,属于浓墨刻画,加深读者的印象。
    尾联,收得不太理想。如果写评价、感受,向外界推介,或许更好,表达写作目的。俩“是

”,也不太合理,换一个可好?
    总起来看,作者选景、铺陈有致,结构清晰,下字准确,勾连到位,格律无误,再细致打磨

一下,就更好了。加油,诗友。
    旱鸭子上架,瞎呱呱,如有不当,请海涵。

梦了评我:
我的家乡
-水璇
物阜人丰称宝地,海州一矿洞天长。
无私煤电驰全国,有幸诗书伴故乡。
款款细河垂锦秀,隆隆高铁入京堂。
篮球美誉吾城是,玛瑙琉璃亦是强。
问好水璇诗兄
梦了试试学点评
仅供参考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赞美,抒发了作者的家乡的爱。
2、这首诗承句对的有些隔了
3、转句的是锦绣呢还是锦秀
4、这首诗合句是说家乡还有玛瑙吗?
5从承句看好像是山西。

我评晚晴:
B19晚晴:
      七律 我的家乡(六麻)
大别山中柳树洼,暖棚皆种邵平瓜。
循声可辨莺啼序,近院能观蝶恋花。
靖菊开时羊已壮,丹枫绽际蟹初爬。
一年游玩冬尤好,罩雀溜冰推雪槎。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四时)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柳树洼、邵平瓜、莺、蝶、菊、枫、蟹、雀、冰)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二三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格律(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溜最好能用平音,立意清晰,物象精准,有声有趣,学习了。)


我评梦了

B组10-梦了
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支渠填满两边杨,田野还林后辈强。
掩映坟茔留土地,周遭花草沁祠堂。
羊羔反哺知恩报,童叟思归拜祖昌。
往事随风虽远去,家亲永住入心房。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烟雨楼20期律诗班B组律诗十五讲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开心
身处家乡渤海滨,乐安如愿换星辰
千村蔬菜人争富,万户园林众脱贫。
早是桓公归属地,相期汉帝继前尘。
迎来改革良媒好,古郡逢甘沐浴春。
典故:桓公,春秋时期齐桓公
            汉帝,汉朝时期刘彻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安居乐业)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七句转,八句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渤海滨、蔬菜、园林、良媒、古郡)符合主题,(无)与主题无关,(无物象)之间相互冲突。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78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二三联),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无)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用典若古,最好能有解析)


感谢两位诗友悉心点评!
经晚晴诗友和梦了两位诗友的热情细心点拨,末两句修改。秀字也一并更正。
修改稿:

七律.我的家乡
         水璇
物阜人丰称宝地,海州一矿洞天长。
无私煤电驰全国,有幸诗书伴故乡。
款款细河垂锦绣,隆隆高铁入京堂。
今朝好梦腾云起,科技先锋再名扬。

点评

梦了试试点评 问好水璇学友,诗兄是山西人,煤电对诗书有些不妥,个见。 垂锦绣还是秀呢,坐高铁来找我吧。 有些没连上 试着评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0-12-18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50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
贡献
358
金钱
574
发表于 2020-12-18 13: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20期律诗班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B01-无名草
春到汕头展画图,婆娑满眼百花铺。
金凤萌黄枝尚嫩,木棉竞艳色犹殊。
乡村忆昔多荒野,半岛如今遍路衢。
潮水连天帆竞渡,海滨邹鲁一明珠。


慧泉问好无名草同学:
1、这首诗通过对汕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引以为自豪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直入主题。承句写景象的美好。转句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尾句继续歌颂家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花,木棉,路,帆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承与转联,比较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尾联加进一些自己的情感就更完美啦!

千岁寒试评:我能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和今昔对比)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以家乡春景作起,同时点明了家乡所在,承句以南国特色的花木"金凤","木棉”作进一步描写,突出地域特色。颈联用今昔对比描画了家乡的变化,结句用"邹鲁"的典故说明了如今的汕头经济文化昌盛,已成礼仪之邦)。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百花,金凤,木棉,荒野,路衢,潮水,帆竞渡)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2---3),对偶不合理的字词有(乡村忆昔与半岛如今略显不工)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首联应该是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吧?你这仄起平收,与后面的不配)。
7、合理化建议:(本诗的立意清晰、物象选择准确、描写和表达的顺序合理,用典恰当,首联及个别词尚需调整)


七律•承德
作者:慧泉
山城本是清凉地,不染凡尘仙镜中。
枕涧白云藏岁月,椎峰落照倚苍穹。
热河泉畔飞闲鹤,烟雨楼前映日红。
盛世康乾今尚在,明珠紫塞沐春风。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承德景色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开门见山直切主题。承句写家乡之美景,扣紧仙镜。转句盛赞今天家乡。尾句继续以明珠作比歌颂家乡。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涧,峰,热河泉,烟雨楼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比较工整。但枕涧,椎峰,不太理解。岁月是并列,苍穹是偏正。闲鹤与日红,结构也不同,可以再酌。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基本正确。第3句仄声太多建议再调一下。
7、合理化建议:觉得转句盛世有些突然,可以再酌。对仗再调一下。

七律  ·  家乡连云港
作者:千岁寒
郁州古郡历沧桑,山水相拥神韵扬。
孔子登峰观瀚海,悟空探宝戏龙王。
天成港浦千帆过,地蕴水晶万户妆。
飞架陆桥连世界,西游经典续新章。


用典:
1,连云港属古郯国,"孔子师郯"时在此登山望海,留有孔望山。
2,连云港花果山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原型,悟空在此称王闹海。
3,"千帆过”取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在诗中形容进出港的船多。


无名草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连云港风物,历史的描写,表达了热爱,赞美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开门见山"历沧桑""山水拥"直切主题。承句写家乡之历史人物。转句盛赞今天家乡的山水。尾句先作结,后展望未来。觉得思路清晰。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瀚海,港浦,千帆,水晶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颔联与颈联,比较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基本正确。第6句孤平,建议再调一下。
7、合理化建议:觉得结句,西游经典,指什么?向西部发展,还是强调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呢,觉得可以说的明白一点。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可以算是典故吗?万户妆,觉得是凑韵字,可以再酌。


七律·我的家乡(修改稿)
作者:无名草
汕头春到百花铺,满眼婆娑展画图。
金凤萌黄枝正嫩,木棉竞艳色犹殊。
遥思昔日多荒野,且喜今朝遍达衢。
潮水连天帆竞渡,海滨邹鲁一明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6
贡献
198
金钱
317
发表于 2020-12-20 05:24: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令页悟 于 2020-12-20 11:47 编辑



《家乡颂》
作业/蓝蓝的天空


明月装仓久运舟,千年遗迹世名搜。
东临渤海雄狮震,北望京都綵凤优。
风雪林冲曾到此,烟云孝达抱城修。
剑光百代镖旗惧,文脉诸家笔阵牛。
四库晓岚遵诏旨,故园王五铸风流。
先贤壮举高山矗,后继群雄志不休。


2020.12.19卯时完成。约定两人(领悟、飞扬)作业互评。
本人已评两人(领悟、飞扬)作业。


领悟点评
排律咱不懂,八句的还没整明白
1、这首诗通过对(林冲,晓岚)的描写,表达了(古城的古典文化)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1起,2承,中间转。最后合,起承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符合
4,这首诗的对偶句是(对偶工正)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整首诗合理
8、风和雄两个重字
分别在3,5,10,12中出现


(二稿)
一船明月过沧城,滚滚浪涛千载声。
镇海铁狮关北立,高天白鹭日边鸣。
林冲一夜枪辉映,千里四家曲奏成。
封建王朝为历史,百年国梦我先行。
2020.12.18亥时
注:”千里”是中国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沧州人)的”字”


飞扬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沧城)的描写,表达了(家乡要雄起)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首联起,中二联承,尾联转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铁狮子白鹭)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八句)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诗行文流畅,选景得当,气势恢宏,情绪高昂,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试着解读一下:一船的月光路过渤海,被海浪一拍,就跑到沧州城了,一呆就是千年。
为什么不走了呢?原来是勤劳的沧城人铸造了一个大铁狮子把海水镇回了大海,美丽的白鹭得以在日边高飞鸣叫。
想当年林教头的那个杆铁枪还在漆黑的夜里闪闪发光,有个叫千里的老马头儿与四大家合力为其谱了一首曲子。
古代那些事儿咱们就不提了,如今我们在为实现祖国的强国梦,一直冲在最前沿。


(三稿 ) 家乡颂
七律~作者/蓝蓝的天空


一船明月过沧城,水浪涛涛千载声。
镇海铁狮关北立,凌云白鹭日边鸣。
英雄顶雪遣神庙,侠气冲天动汴京。
古迹人文丰此地,桑田新貌后人耕。
2020.12.19卯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194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律声竹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7
贡献
469
金钱
741
发表于 2020-12-20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雪情缘第十五课《诗词的用典》作业:
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我的家乡为意,自命题,题目不限,写七律一首,平水韵,要求用上1-2个典故,并标注用了什么典故。
作业互评如旧。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梅雪
环抱群山古隆中,秀丽景色习池风。
才多智勇藏雏凤,躬自茅庐隐卧龙。
楚接三湘要塞水,荊通九派鹿门通。
无穷美景襄阳好,来与山翁醉复同。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卧龙”指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晚晴点评:
首联交待大的环境,家乡在“群山”中,吸引读者眼球,但嫌失替、失对。
如:隆、丽。
    颔联承接群山,这里藏凤、卧龙,也悄悄地化用了典故。“多”失粘。
    颈联转写景物,写群山的具体位置——三湘、九派。有山有水才美啊。
    七分句总括,告诉读者这里是襄阳,如果大家来的话,“来与山翁”一起醉啊,为什么?因为这里美啊,还有史上名人,但“山”与一分句重了,显着无用了。“襄阳”接“楚”、“荊”。
    总体看,符合七律的要求,格律无误,衔接也很紧密,脉络顺畅。
B11红梅花开评:
1.首联交代家乡的地理环境及秀丽景色
2.颔联写出家乡地杰人灵
3.颈联再写家乡重要的地理位置
4尾联歌颂家乡,升华主题,巧妙用典。
纵观全诗,写出了家乡的特点,只是结构安排不甚合理,二联三联可颠倒一下位置,会更自然流畅。
感谢快乐老师!晚晴.红梅花开的精彩点评修改如下:
  七律.  我的家乡
作者.梅雪
环拱隆中隐卧龙,习池泉馆醉山翁。
鼓楼亭阁人声沸,江汉湖光夕照红。
楚接三湘边塞水,荊通九派鹿门通。
襄阳景物名声外,来与闲侬乐此中。
梅雪奌评如下:
七律•我的家乡
文/红梅花开

最喜家乡看大千,此中美景任流连。
常牵宝地经年梦,更有丁香半世缘。
袅袅清音海棠起,幽幽细水夏荷鲜。
举杯欲饮三沟酒,却醉春风五柳间。

注:1.典故:五柳。
2.宝地温泉,丁香岭,海棠山,细水河,都是景观名,三沟酒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梅雪试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风景名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总起,中二联承接并细细道来韵味十足,让人身临其境。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的温泉,岭.海棠,夏荷均符合主题,只是我感觉在具体些会更好!没写家乡最有特色让人期待!抱歉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都符合主题,只是看大千是看大山吗?不懂!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
6、这首诗的平仄合律、韵部千,连,仙,鲜,押下平一先韵,而间押的是十五删韵韵,没在一个韵部。
不到之处!望海涵!
七律 我的家乡(六麻)
文/晚晴
大别山中柳树洼,暖棚皆种邵平瓜。
循声可辨莺啼序,近院能观蝶恋花。
靖菊开时羊已壮,丹枫绽际蟹初爬。
一年游玩冬尤好,罩雀溜冰动雪槎。
梅雪试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美景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首联总领,中二联细承,7句8句感叹即合。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柳,瓜,莺,菊.羊.蟹.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2345678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整。用典妙!罩雀是什么意思?有点不明白!
6、这首诗的平仄正确、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老师讲过用典最好在一联,邵平瓜和蝶恋花分别在一联,不过已经很好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23
金钱
205
发表于 2020-12-21 2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丰 于 2020-12-25 22:19 编辑

盛京怀古
文/茹丰
清帝建都于盛京,两陵宫殿尽闻名。
汗王壮志成金业,顺治中原灭朽明。
天若有情天亦老,海如无怨海犹平。
真龙已去山河在,埋没当年喊杀声。
我评1:
七律·我的家乡
作者:B01-无名草
春到汕头展画图,婆娑满眼百花铺。
金凤萌黄枝尚嫩,木棉竞艳色犹殊。
乡村忆昔多荒野,半岛如今遍路衢。
潮水连天帆竞渡,海滨邹鲁一明珠。


茹丰试评:
1、这首诗通过对家乡汕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直接写家乡春天的景象,承句对家乡景象的细致描写。转句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尾句是家乡赞叹。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花,木棉,路,帆等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承与转联,比较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人学业不精,提不出来建议!茹丰学习了!

我评2:
七律:家乡
作者:梦了
支渠填满两边杨,田野还林后辈强。
掩映坟茔留土地,周遭花草沁祠堂。
羊羔反哺知恩报,童叟思归拜祖昌。
往事随风虽远去,家亲永住入心房。
注:用典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茹丰试评:
1、这首诗描写了对家乡移风易俗、还林还草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是起句直接点名主题即为改善环境,填沟种树;承句对家乡改善对祖先祭奠方式的赞同;转句用典故诉说对祖先的缅怀;合句是往事如烟,但家亲能够安息,心里安然。
4、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均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皆符合主题。,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承与转联,转句比较工整,承句“掩映--周遭”似乎词性结构没对上。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经检查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本人学业不精,提不出来建议!茹丰学习了!
学友评我:
梦了学评阅,
盛京怀古
/茹丰
清帝建都于盛京,两陵宫殿尽闻名。
汗王壮志成金业,顺治中原灭朽明。
天若有情天亦老,海如无怨海犹平。
真龙已去山河在,埋没当年喊杀声。
1、这首诗通过京城古今对比。
2、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比较合理,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梦了知识有限 两陵没看明白。
4、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1234567句)符合主题,(8句)与主题无关。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颈联),有些不妥,常用语作对。
6、这首诗的平仄,押韵中存在的问题是(建 应平),若没有问题,可写(经检查、本诗的平仄、押韵完全正确)。
7、合理化建议:(建议合句再琢)
20201225
梅雪点评:
1、这首诗通过对盛京怀古,闻名两陵宫殿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精通历史,感慨时光流逝!山河依旧的主题思想。
2、这首诗首联总起,中二联承接,尾联感叹!
3、这首诗选择的物象宫,帝,中原符合主题。
4、这首诗的一二三四分句符合主题五六感觉不是为主题服务的。真龙不懂!
5、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对仗工整。
6、这首诗的平仄经检查正确,格律无误,押韵韵部完全正确。
7盛京是辽宁省沈阳市吗!汗王是成吉思汗!真龙又是指谁!读了你的诗我发现我简直就是白痴,历史一点都不懂。惭愧无地自容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3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