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联特邀嘉宾
精华15
注册时间2018-12-17
威望1662
金钱4585
贡献2510
栏目嘉宾
中华诗联特邀嘉宾
 
威望- 1662 点
贡献- 2510 次
金钱- 4585 枚
|
本帖最后由 孟小清 于 2020-10-30 13:53 编辑
爱心,在“汤圆”手上“流动"
——发一篇关于真爱的文章,诚望真爱在“星海”不断成长……
庚子九九重阳之日,分别是母亲、父亲离世后的第三十二个和第三个老年节。远在天国的父母,已享受不到在人间过节的待遇。是日,我与老妻在葫芦岛老城区的阎家小厨酒店,订了一个包房,专为年近八旬的继母过节,同时特意请了姐姐作陪(姐夫因故缺席)。继母入常门已31年,从内心把常家当自家,对儿女的疼爱自心流出,对父亲的关爱无微不至,对人口众多的常家多有贡献,特别是在父亲晚年卧病的日子,表现出了一个续妻难得的热诚、爱心、坚韧和责任感。为此,作为长子的作者,在自己的诗文中,对继母不止一次地加以赞美和讴歌。父亲故去后,为了尽可能减少继母的孤独寂寞感,我们对继母的爱的热度依然不减,甚至比父亲在世时,还要尽心,还要"升温",还要“高看"。我想,父母的在天之灵有知,也会理解并肯定我们的这一举动。父母生前,即是孔孟仁爱思想的身体力行者,“德润人心”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肯定不希望至圣亚圣的“仁爱”,在我们的心中手上变冷,以至于“断掉”。而我们重阳宴母的“温馨行动”,正是从人伦大义出发,把德提升,把孝承继,把仁弘扬,把爱延续的必然。
因为是过老年节,我们没有邀请"级别"较低的小辈"与会“。然而,一个不速之客却"不得不"被"请"到了饭店,他就是我们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外孙汤圆。由于女婿在家学习备考,女儿便携汤圆出来到外面"转转",本来想带他去游乐场玩耍,可他却执着地坚持要“找姥姥"。因为姥姥是汤圆的“爱之骄阳”、“爱的皎月”和“最大保护伞”。没办法,我们便只好遂其所愿,让其"加盟"重阳之宴。席间,亲情融融,气氛欢洽,令人怡然忘老,仿佛青春又重返!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与会“者于席间把酒欢叙之际,被"犯贱"的姥姥喂饱了饭的汤圆,起身离开座椅后,竟出人意料地来到姥姥的身后,先是为姥姥捶背,继而又揉肩,动作轻柔而自然,很是暖心。然后,又转到姥爷身后,为姥爷带来最为"暖心惬意的享受"。在大家的一片高赞美誉声中,聪慧可人的汤圆,在姥爷等人的提醒"点拨"下,又与太姥姥结或了"一帮一"的"对子"……
这个小“花絮”的出现,不仅令作者对外孙汤圆的孝亲行动“怦然心动”,感到欣慰,而且引发了作者对孝悌和仁爱的思考。依据孔子的学说,仁爱是以孝悌为根本,然后将这种爱层层扩展出去,即由爱亲始,兼及爱人,然后爱所有人以至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孝根固,仁心浓,爱花盛。无论是对于少儿来说,还是就成人而言,孝和爱,都是必修课;修好此“课”,有利于人的成长,有利于人性的纯良,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爱,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和润滑剂。天下无数家庭的和谐美好,都需要爱的滋润和养护。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缩短或“归零”,同样有赖于爱的温暖,情的“牵拉”。“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正是你爱的承诺,让我看到爱的阳光闪烁……”爱应自觉,爱须真诚,爱要自然,爱得传承;爱,也是相互的,双向的。正如一位作者非常尊敬、颇有建树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在点评拙文时所说的,“天伦不悖,爱必永恒”!这,堪称是本文的点睛之笔,亦可视为敝作“中心思想”的精炼概括。爱的细雨绵绵,爱之细流涓涓 ,最终必然汇聚成爱的海洋! 在幼小的心灵中,在所有人的心田上,播撒爱的种子,将来定会绽放爱的花朵,流溢爱的芬芳,从而扩展成爱的万紫千红,收获爱的丰硕的"秋实"!人间多爱,让爱永驻,即是人类之福,世界之幸!
|
|